當抗疫遇上過敏季,口罩的任務更重了

 “口罩摘不下來了。”

  這是來自北京市氣象局官方微博“氣象北京”下的一條留言。

  這個冬天,是我們傾盡全力與新冠病毒對抗的冬天。近日,全國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已降至兩位數,復工復產穩步進行。如今春回大地、萬物復甦,人們渴盼著徹底戰勝病毒,摘下口罩的那一天早日到來。

  然而,屆時還會有一群人“口罩摘不下來”——過敏季來了。

  3月1日,氣象北京發佈2020年第一期花粉實況及花粉濃度預報。通過分析,今年的花粉季相比往年提前。有網友評論:“提醒我該吃藥了”“瑟瑟發抖,關上窗戶”……

  為何在這草長鶯飛、百花爭豔的春季更容易過敏?疫情期間,宅在家裡的人,是否還會出現過敏症狀?如果過敏症狀嚴重,如何在疫情期間就醫?

  “不治之症”,每年家族“團購”發作

  “春季的花粉、柳絮等是容易引起季節性過敏的過敏原,其中,花粉過敏比較典型,不僅春季高發,秋季也高發,隨花粉濃度的增高,出現典型發作過程。”北京電力醫院變態反應(過敏)科副主任任華麗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任華麗強調,春季花粉過敏,突出表現為噴嚏、流涕、咳嗽,而上述症狀與普通感冒、流感相似,春季恰恰也是感冒、流感的高發季,因此要注意三者的區別。

  “首先,三者病因不同。”任華麗解釋,花粉過敏屬於免疫反應病,即機體誤把“花粉”當成異常物質,產生了一系列過度敏感的反應。這與遺傳因素有關,但並不傳染。普通感冒、流感皆因病毒感染引發,具有傳染性。

  “其次,三者症狀也有不同之處。”任華麗表示,花粉過敏除噴嚏、流涕、咳嗽外,還可能伴有眼睛癢、嗓子癢,嚴重喘息等,導致季節性過敏性鼻炎、結膜炎、咽炎等。而感冒、流感除呼吸道症狀外,還常有發熱、頭痛、全身不適等症狀。其中,流感不適感更為強烈。

  任華麗介紹,花粉過敏還具有五大特點:季節性,季節過後不用藥自愈;反覆性,每年都發生,可謂“不治之症”;速發性,來得快,去得快,會急性發作,離開居住地馬上好轉;有效性,用藥效果好,立竿見影;家族性,常有家族過敏史,常見的春秋花粉過敏,與大氣中花粉濃度高峰一致。

  抗疫期間,預防先行重症就醫

  現在還處於特殊時期,很多人宅在家裡,自覺降低外出頻率。那麼,這部分人是否還會出現過敏症狀?

  “就季節性過敏而言,較少外出、佩戴口罩等措施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與過敏原的接觸,但在家通風時,花粉等過敏原也可能趁虛而入,誘發過敏。”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秦賀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除季節性過敏外,也有人患有常年性過敏,通常與塵土、蟎蟲等室內經常接觸到的物質刺激有關,因此抗疫期間,居家辦公更易出現過敏反應,應引起足夠重視。

  以往,患者出現疑似過敏症狀時,通常考慮前往醫療機構進行治療和諮詢。然而,現階段,醫療機構人流量大,可能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那麼,患者在何種情況下需要就醫?在何種情況下可先自行觀察呢?

  在秦賀看來,往年發作過、已經確診的過敏患者往往在心理上已有準備,家裡也常備相應的藥物,按照以往經驗,出現相應臨床症狀時可先行服用相應的抗過敏藥物,春季花粉過敏可在過敏季來臨前1—2周提前使用抗過敏藥物以作預防。如果咳嗽、流涕等症狀較輕,可先行對症用藥觀察3—5天。若用藥後,不適症狀未見有效緩解或加重,則建議做好自身防護後儘快就醫。重症患者建議立即就醫。原因在於,過敏症狀若來勢兇猛、未及時得到有效處理,可能引發嚴重後果。

  “以花粉過敏為例,大量接觸花粉,嚴重者可能會出現休克和意識喪失。”任華麗補充道,此外,既往有過哮喘發作的患者,要及時應用吸入激素。

  秦賀進一步表示,對於新發症狀的患者,首先需要確定自身症狀是否為過敏反應,建議就醫,並確認可能的過敏原。

  “對於季節性過敏,尤其是花粉過敏,及時用藥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控制鼻癢、噴嚏、流涕等症狀,避免影響生活質量;另一方面,可避免出現其他咽炎、氣管炎、鼻竇炎、中耳炎等更嚴重併發症。”任華麗建議,花粉症患者,外出在佩帶口罩的同時,也建議佩戴花粉眼鏡,開車關閉車窗,回家後及時換衣、洗澡、洗頭髮,減少花粉吸入,關閉門窗,室內開空氣淨化器。秦賀表示,除用藥外,還可用生理性鹽水清洗鼻腔,預防和減緩過敏性鼻炎症狀的發生。

  記者瞭解到,過敏相關問題可通過網上預約耳鼻咽喉科或變態反應科室就診,也可以通過其他正規的醫療服務平臺進行在線諮詢。(實習記者 於紫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