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娟:“想家,想孩子,唯独没想过退缩”

3月8日,威海市立三院八病区副护士长孙小娟到武汉汉阳国博方舱医院工作“满月”了。她刚来时,舱里900多个床位爆满,而8日这天,舱里的一排排铺盖都卷了起来,孙小娟送走了最后二十几名治愈患者。

一位出舱的阿姨临走前拉了拉她说:“我们连你的脸都没有看到过。我们回家了,你却还不能回家,你有低血糖,自己要当心啊!”孙小娟使劲点头,眼眶里有泪在打转儿。

2月8日晚11点多,孙小娟接到医院护理部主任电话:“是否能加入第八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她回复得斩钉截铁:“非我莫属。”

事实上,她早收拾好行囊,只待出发,就如12年前一样。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3级地震。6月20日,孙小娟随队直奔受灾最严重的北川县中医院,一干就是3个月。“到处断壁残垣,每天余震不断,楼都在晃悠,我把手电筒和医药包放床头,万一自己被困住,可自救,可救人!”孙小娟说,那时候自己20岁出头,总爱胡思乱想,想父母、孩子、爱人,但唯独没想过退缩!

汶川如此,武汉亦如此。

孙小娟:“想家,想孩子,唯独没想过退缩”

在武汉汉阳国博方舱医院,每几小时,她就得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眼前是一片绿洲,有潺潺溪水,感觉好清凉。“只有几秒钟,再睁眼的时候,能缓口气儿。”

人手紧时,她负责4个单元100多位患者的护理,100个人就是100个问题,什么时候核酸检测,什么时候CT,心跳的这么快,找不到拖鞋了?每一个问题,她都要答复并给予解决。

患者们可以躺在床上看书、玩手机、休息。她穿着层层防护服如陀螺一样不停转——要掌握每个患者的基本信息,量体温、发口服药、观察病情、安抚情绪……如果是大夜班,凌晨1点半起来准备消杀物品。

“除了治病,更要疏导情绪。”孙小娟说,治心病,是方舱医院医务人员每天的重要工作之一。

孙小娟:“想家,想孩子,唯独没想过退缩”

186床的患者血压不稳,用降压药没啥用,心里惶急。孙小娟进舱先给患者量血压:“大叔,你一定记着,在床上坐30秒钟再起身,起身后再站30秒,中效药和长效药一起吃。”她在患者床头留个本子,每次量血压都记上。

那天量血压,这名患者问:“姑娘你多大?”孙小娟回答后,他说:“你跟我家姑娘也差不多大。”说着,大叔拿出来一个苹果:“姑娘,我给你留的,我还有。”

孙小娟心里一暖,她知道,患者的情绪终于稳了。

有个小女孩9岁,爸爸经过治疗可以出院了,但为陪在女儿身边,选择继续待在方舱。有天,爸爸过来问:“能不能把两张床合一起,孩子晚上蹬被子,这样能勤着给她盖。”孙小娟为让孩子爸爸放心,她一整晚都在关照孩子。她对孩子说:“今生无论你到哪里,父亲都是你的那棵大树。”女孩笑了,她哭了。

她想起自己的一双儿女——8岁的女儿和18个月大的儿子,一直是爷爷奶奶带。女儿待在爷爷奶奶家里已经一个多月没见过妈妈。有一天,孙小娟的女儿突然背着小书包就出门了,谁也拉不住:“我要找妈妈……”

有一天,她连轴转忙了几个小时,突然一阵头晕,靠着墙慢慢倚着,几个眼尖的患者一下子围拢了过来:“小娟,你要不要躺在我床上休息一下。”有个大姐说:“小娟,我们是一家人呐。”

对,我们是在拯救自己的家人啊!我们一起哭过,一起笑过,最终会一起脱去厚重的防护,洗去一身的疲乏,就像自己先生写来的信里说的——“且问何日归故里,待到山花烂漫时”。

看着方舱最后一批患者治愈出院,孙小娟心想,这一天,不远了。(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李森/文 资料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