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正德皇帝游江南》(第一回 下)

第一回 孝宗皇临崩顾命 明武帝即位封臣

一晃三年过去,新皇帝朱厚照的守孝期也已经满了。梁储率领着大臣们一同进宫,请新皇帝入朝主政。朱厚照十分开心地批准了,只是当天仍然是穿着白衣素袍,进行祭祀活动,向先皇祷告。第二天五更三点,朱厚照身披龙袍头戴冠冕上朝亲政。

补充说明一下,五更大家都知道是现在的凌晨三点到五点,也叫寅时,但是这里的点呢,换成现在的时间单位是24分钟,换句话说五更三点就是寅时的第三个24分,也就是现在的凌晨三点四十八分到四点十一分之间。这么看来,古代的帝王大臣也不容易啊,三点多就得上朝,那在家不得一两点就起床。所以大家应该能理解,为什么宵衣旰食这个成语是用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的了吧。这个点能从床上爬起来得,都不是一般人啊。

朱厚照正襟危坐于大殿之上,接受文武百官的山呼朝拜,随后便在宫殿内设下宴席招待群臣。文武百官们一边谢主隆恩一边入席就坐,席间自然是少不了各式寒暄,大臣们觥筹交错推杯换盏。酒过数巡,新皇帝挑个时机便发话了,他说:“朕承蒙先帝托孤的恩泽,又受到各位爱卿的庇佑,继位做了君主。但是朕年岁尚轻,担心政务过于繁忙而不能事事妥善处理,倘若有疏漏不足之处,还请众位爱卿务必与朕同心同德,尽心辅佐朕左右才是。”在场的众位大臣听完这番话,放下酒杯异口同声的向自己的新老板奏对到:“皇上,先帝的教诲至今犹在耳畔,臣等必定鞠躬尽瘁以报答先帝与陛下的知遇之恩。只要陛下您愿意广纳谏言,臣等必当竭诚献计辅佐陛下”。朱厚照听完这番话,心中感到十分畅快,便说到:“众位爱卿如此尽心尽职,先帝的在天之灵必定感到万分慰藉,朕也能安心与各位共图大业以谋得举国安定升平。如今,唯一放心不下的是陕西一带,这片区域是国家咽喉重镇,先帝也十分重视这片地区,朕有意选派优秀的人才前往该地镇守把关,各位有推荐的人选吗?

梁储上前一步,向朱厚照推荐到:“现任兵部侍郎的杨一清足智多谋,我认为杨侍郎能承担起这份重任,陛下要是用他,可以保证陕西一带再无忧患。”朱厚照听完龙颜大悦,立刻就宣布:“杨卿家听封。朕现在就任命你为都御史,管辖陕西等地军务,同时兼理粮饷后勤,等你任期满后回京述职,再另赐其他的封赏。”杨一清正在席下坐着呢,听到任命便离席走到皇帝面前,领命谢恩。朱厚照又叫来内宫太监刘瑾,当着众位大臣的面,封他为神机营中军二司,兼带着统管御林军的部分相关事务。太监刘瑾突然听到这个好消息,立刻跪下磕头,长呼谢主隆恩。

听到这里,朋友们可能对这两个人的官职产生了兴趣,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让作者在本书开篇就详细交代他们的职责。

先来说说“总制陕西等处三边军务”,大家也许很好奇,这三边究竟是哪三边?陕西也没有国境线啊。其实明代的陕西行省比我们现在的陕西省管辖范围要大得多,辖地包含现在的陕西、甘肃、宁夏的大部分地区。而三边则是指,沿着当时陕西行省北部与蒙古残部接壤的边境地区,分别设立的延绥、宁夏和甘肃三处戍边重镇,这也就是为什么上文书中,朱厚照提到陕西一带地处咽喉的原因。三处重镇设立之初,都是奉命独自承担辖区内守卫边境的任务,每每遇到战事,相互没有协调防备的职责,所以产生了很多败绩。为了加强西北军事防御能力,提高各镇协调防御的效果,明朝统治者设立“总督陕西三边军务一员”,简称三边总督。这样的管理体系,在明代西北边疆御边活动中,较好的发挥了军事与民政作用,而这位三朝元老杨一清杨大人正是第一任三边总督。

再来看看相对来说,大家更为耳熟的神机营。神机营是明代京城禁卫军中三大营之一,创建于永乐前期,是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装备有火枪、火铳等,后期又添置火绳枪。这种独立枪炮部队建制,在当时中国乃至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比欧洲最早成为建制的西班牙火枪兵,还要早一个世纪。如此厉害的一个编制部队,朱厚照却安排一个太监在其中担任重要职位,究竟是新皇帝另有深算呢,还是这位公公本事过人呢?

刘瑾,原本姓淡,淡水的淡,陕西西安府兴平县人。出身十分低贱,年幼时被父母卖给一个姓刘的老太监做养子,跟着改姓了刘。刘老太监死后,明孝宗让他顶上养父的职位,伴随当时的太子,如今的皇帝朱厚照身旁。不曾想刘瑾这个人生性狡诈虚伪,诡计多端,又善于洞察人心。朱厚照还是太子的时候,刘瑾经常为他安排各种娱乐项目,还陪着他在宫里游戏玩乐,深得朱厚照喜爱,当新皇即位,他便自然而然地掌管着后宫大小事宜。此时的朱厚照在某些方面的知识已经开蒙,又生性贪图享乐,除了酒色对其他的都提不起兴趣,但这个年纪正是读书学礼的好时候,不适合册立皇后来满足他的需求,所以朱厚照在宫中整日闷闷不乐。刘瑾天天陪伴在他身边,自然能察觉到他的想法,于是就安排同党在宫外偷偷挑选了四名才貌俱佳的妓女,趁着天还没亮,用小马车装着悄悄运进宫内藏在别院里。朱厚照得了这四位金屋藏娇的美人,不分日夜得设宴享乐沉醉其中,开心得不要不要的,早就有了提拔刘瑾的意思,所以一入朝主政就立马对刘瑾进行封赏。

朝廷上各位大臣对刘瑾做的一些事以及他的为人自然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对于新皇帝提拔刘瑾的决定并不赞同,但是没办法,这是朱厚照刚坐上皇帝之位的第二条政令,这个时候谏言劝阻,肯定会给自己在新老板的心里老下不好的印象。所以每个人都只是低头默默喝酒一杯接一杯。宴席结束,朱厚照准备回后宫,大臣们也各自散了回家,只有梁储仍是坐定不动,先前他看着新皇帝给了刘瑾重权,心里一直有所顾虑。他想的是,如果仅仅只是刘瑾一个人,还成不了气候,容易牵制住,但实际上梁储听说刘瑾和宗室藩王朱宸濠,也就是宁王关系十分密切。更何况宁王诡诈虚假的为人,不仅大臣们知道,就连朱厚照也经常听先皇帝说起。

宁王知道刘瑾是朱厚照的近亲之人,所以主动结交认识,没想到两个人臭味相投相交甚密。如今刘瑾重权在握,梁储十分担心两个人狼狈为奸沆瀣一气,若是新皇帝养虎为患,二人图谋不轨,最好的应对就是提早提防。所以梁储左思右想,终于心生一计,于是在宴会结束之际,他立马起身,紧紧跟在朱厚照身后,一路走到藏着四个美女的别院门口,压低声音说到:“请陛下留步,臣有机密的事情要当面跟您说”,于是朱厚照回头让左右随从退下,梁储凑进一步低低地说道:“臣听说国家之外的战乱主要是外族挑起,而内部政变多是源于皇室宗亲,臣仔细考察过宁王,他这个人居心叵则,图谋不轨,先帝在位的时候就非常谨慎的提防着他,臣担心他长时间居住在皇城内,难保他不产生别的想法,还请陛下多加考虑。”朱厚照听到他说的,心里一沉,说到:“要不是有你提醒,朕差点都把这回事给忘了。”

那么新皇朱厚照会怎样安排宁王朱宸濠呢?诸位且听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