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文是哪八股?為何深受批判?

筆者在中學學歷史的時候就瞭解過八股文的相關知識,在明清朝代相關的影視劇中也經常會聽到八股文、八股取士之類的名詞。一直很好奇,什麼是八股文?為什麼八股文深受後世名家學者的批判呢?

八股文是哪八股?為何深受批判?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八股文的相關知識。

一、八股文的源起

人們通常只知道八股文源於明朝,實際上有學者考證,其實早在唐宋就已經出現了八股文的雛形。

唐朝科舉考試所採用的“帖經”、“墨義”實際上就是明朝八股文的萌芽形態。唐朝科舉考試以“帖經”取士,所謂“帖經”,是拿所誦之經書,掩其兩端,中間只開一行,裁紙為帖。唐朝先採用口試方式,令應試舉子回答經義,後來改用筆述回答經義,這就叫做“墨義”。

宋初沿用此制,到了南宋,程朱理學興起,為了減輕應試舉子的負擔,於是廢考經義,考試範圍限制在朱熹集註的《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合稱之內,試題亦取自《四書》中的文句,所以後來的八股文又被稱為“四書文”。

到了元朝仁宗延祐年間,明確規定了科舉考試法,有個叫王充耘的寫了《書義矜式》一書,提出“八比”(即八股)的寫作方法,於是舉子考試都以八比體式作文應試。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國家百廢待興,急需各類人才建言獻策幫助治理國家。朱元璋起於貧民,且野心甚巨,力求成為一代明主,同時其個性極強,控制慾旺盛,因此一方面他希望各類有才識的人幫助治理國家,另一方面他又希望能很好地駕馭和掌控這些文人仕子。因此,他對傳統的科舉制度進行了改革,他採取固定統一格律,行文以《四書》、《五經》為題,不允許考生有自己的思想,答題也只是代古人立言,試圖通過推行這種考試方法,將天下知識分子的思想集於一統,從而讓自己的江山能夠永固。因此八股文在明初方始出現,它是由朱元璋首創的。

到了明代成化年間(1465-1487),正式定型。顧炎武《日知錄》中說道: 經義之文,流俗謂之八股,蓋始於成化(明憲宗朱見深年號,公元一四六五年至一四八七年)以後,股者對偶之名也。天順(明英宗朱祁鎮公元一四五七年復辟後年號,共八年)以前經義之文,不過敷衍傳注,或對或散,初無定式,其單句題亦少。成化二十三年會試;《樂天下者保天下》文,起講先提三句,即講“樂天”四股,中間過接四句,復講“保天下”四股,復收四句,再作大結。”顧炎武的這段表述,把八股文的出現,確定在明代成化年間,這是指當時鄉會試,即國家省級、最高級考試正式確定的文章規格。同時解說了八股文的文章格律。要求以固定句數、段落數,正反虛實嚴格對仗的格式來寫文章。

二、八股文是哪八股?

八股文也稱制義、制藝、時文、八比文。而所謂的股,有對偶的意思。所謂“八股”,其實就是文章的八個部分,即每篇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出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落下十個部分組成。破題,開首用二句設破題意。承題,用三四句或五六句承接破題的意義加以說明。起講,用數句或十數作為議論的開始,只寫題大意,宜虛不宜實。入手一二句或三四句,為起講後入手之處。以下起股至束股才是正式議論中心。這四股中,每股又都必須有兩股排比對偶的語句,一般是一反一正,一虛一實,一淺一深,亦有聯屬者,共合八股,故名八股文。

八股文應用於科舉考試的三級考試中,即鄉試、會試、殿試中均要求考生嚴格按照八股路數答題,不允許表達個人看法或見解,甚至到了清朝時期,對文章的字數都進行了嚴格限定。如清順治時定為550字,康熙時增為650字,最後改作700字。

三、八股取士為什麼深受批判?

所謂八股取士,就是通過讓考生根據考官的出題嚴格按照八股的格式答卷,成績優異者可以入仕做官。

八股文是哪八股?為何深受批判?

那為什麼八股取士深受批判呢?筆者認為,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

一是從八股文的源起來說。八股文出現的最初目的就是限制文人仕子的思想,確保文人仕子的思想與集權的中央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文人想要入仕做官,必須好好讀出題範圍中的書籍,即四書五經、朱子集註之類,甚至連每個字都得讀透,這樣一來,這些文人學者根本沒有時間也不會去讀考試範圍外的思想書籍,新思想也就不可能會出現,文人的思想和眼界受到了極大的束縛。

二是八股文務虛不務實。因為八股文的出題範圍非常有限,且歷屆科舉中的試題不能重複,因此考官出題的時候不得不絞盡腦汁,花樣頻出,甚至有的時候出題的立意和考點是什麼都不清楚,學生答題時自然也是雲裡霧裡,東扯西湊,頗有些糊塗老師考糊塗學生的意思,文章出來空洞無物,對於當前形勢分析、實際問題解決毫無用處。長期在這種思維訓練下培養出來的官員,自然很多也都是紙上談兵,對於國家治理心中卻實無一策。

八股文是哪八股?為何深受批判?

今天的我們看來,八股文確實毒害知識分子太深。明清時期八股取士的興起,給自宋元以來活躍的史學當頭棒喝,明清的史學失去了宋元時候的活力,從而導致受教育者缺少歷史修養,思想麻木,思維僵化,固步自封。加之對事件的認識缺乏歷史的眼觀與謀略,也為中國近代的屈辱埋下了禍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