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年前的武漢什麼樣?探尋武漢城市之根,黃陂盤龍城遺址

武漢,這座全國矚目的城市是我一年多來去過最多的地方,認識一座城市要了解他的歷史,於是我們來到位於黃陂區的盤龍城遺址,去探尋武漢這座城市的根。

3500年前的武漢什麼樣?探尋武漢城市之根,黃陂盤龍城遺址

3500年前的武漢什麼樣?探尋武漢城市之根,黃陂盤龍城遺址

3500年前的武漢什麼樣?探尋武漢城市之根,黃陂盤龍城遺址

盤龍城遺址距離武漢市區很近,乘坐地鐵2號線有盤龍城站,出來不遠就看到大門。走進大門,裡面是一座很大的市民公園,沿著步道一直走了十多分鐘,終於看到了城牆遺蹟。和繁華的市區相比,這裡顯得很空曠,土坡高臺上一棵棵孤零零的樹給畫面增添了些許點綴,遠處隱約的高樓隔水相望,彷彿歷史與現代正在遙相呼應。

3500年前的武漢什麼樣?探尋武漢城市之根,黃陂盤龍城遺址

3500年前的武漢什麼樣?探尋武漢城市之根,黃陂盤龍城遺址

3500年前的武漢什麼樣?探尋武漢城市之根,黃陂盤龍城遺址

沿著卵石鋪就的河床邊向湖邊走過去,城牆出現了一個坡,走到坡上望下去,牆內的坡度明顯變緩,田地池塘和周圍村子沒有明顯差別,但地下卻不知埋藏著多少文物寶貝。據資料介紹,盤龍城遺址發現了釀酒、製陶、冶銅等多種手工作坊,發掘過程中曾出土了3000多件精美文物,這裡出土的商代青銅器不僅數量大大超過河南鄭州的商城,而且有很多是同一時期中青銅器的精品。盤龍城還出土了陶片數以萬計,石器百餘件,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

3500年前的武漢什麼樣?探尋武漢城市之根,黃陂盤龍城遺址

3500年前的武漢什麼樣?探尋武漢城市之根,黃陂盤龍城遺址

3500年前的武漢什麼樣?探尋武漢城市之根,黃陂盤龍城遺址

在城外,考古工作者曾發現過多座墓穴,其中貴族墓主要分佈在李家嘴,中小型墓葬則分佈在樓子灣、楊家嘴、楊家灣等地,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在李家嘴發掘的一座貴族墓中出土了雕花木槨,還有3名奴隸隨葬。墓中有青銅器六十多件,其中有一件青銅鼎高達55釐米,僅次於鄭州出土的王室大方鼎,可見其規格之高,墓主人身份之高貴。隨葬品有青銅器、玉器、漆器、陶器等,出土兵器有戈、矛、鉞、斧、鏃等,其中一件青銅大鉞長41釐米,刃寬26釐米,其上雕飾龍紋,為軍事統帥所有。玉器中有一件長達94釐米的玉戈,是迄今全國出土文物中最大的一件商代玉戈,為國家一級文物,是2002年國家文物局公佈的首批64件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

3500年前的武漢什麼樣?探尋武漢城市之根,黃陂盤龍城遺址

3500年前的武漢什麼樣?探尋武漢城市之根,黃陂盤龍城遺址

3500年前的武漢什麼樣?探尋武漢城市之根,黃陂盤龍城遺址

土坡一邊,一個指示牌告訴我們這裡是北門,曾經當年車水馬龍川流不息的地方。走到坡上是一座平坦的高臺,和周圍草坪色彩明顯不同的一塊就是宮殿遺址。經過發掘、保護和復原,我們可以根據眼前所見腦補當年建築的模樣,在三千五百多年前生產力還很低下的時代,這樣的宮殿規模已算的上氣勢恢宏了。

3500年前的武漢什麼樣?探尋武漢城市之根,黃陂盤龍城遺址

3500年前的武漢什麼樣?探尋武漢城市之根,黃陂盤龍城遺址

3500年前的武漢什麼樣?探尋武漢城市之根,黃陂盤龍城遺址

從遺蹟殘存部分看, 在這一片東西約60米、南北約100米的夯土臺上,依南北方向的中軸線依次建有坐北朝南的建築。其中北面宮殿基址四周有迴廊,中間有四室,是寢殿的格局。二號宮殿基址建築技法大致相同,是不分室的通體大廳堂,估計是開會的地方。兩座宮殿的佈局與文獻中記載的“前朝後寢”制度完全相符。

3500年前的武漢什麼樣?探尋武漢城市之根,黃陂盤龍城遺址

3500年前的武漢什麼樣?探尋武漢城市之根,黃陂盤龍城遺址

3500年前的武漢什麼樣?探尋武漢城市之根,黃陂盤龍城遺址

站在城牆之上,腳下踩著沉寂三千多年的古老文明,看著遠方拔地而起的城市高樓,時光似乎穿越三千年,耳畔蕭瑟的風吹過,彷彿聆聽來自遠古的回聲。盤龍城這座長江流域佈局最清楚、文物遺蹟最豐富的商代前期城址,以其規模之大,規格之高,堪稱當時南方的中心城邑,長江流域青銅文明中心,也是武漢的城市之根。

3500年前的武漢什麼樣?探尋武漢城市之根,黃陂盤龍城遺址

3500年前的武漢什麼樣?探尋武漢城市之根,黃陂盤龍城遺址

3500年前的武漢什麼樣?探尋武漢城市之根,黃陂盤龍城遺址

來到盤龍城遺址博物館的時候,已是夕陽西下的下班時間,沒能進去一睹真容,留下了一點遺憾,也更期待著故地重遊,與盤龍城再次相約。

交通信息:

盤龍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10公里範圍內可到達武漢市人民政府、天河機場、漢口火車站、武漢火車站、岱黃高速公路。8條城市公交車經過盤龍城遺址,途經武漢市最繁華地段的地鐵2號線經過這裡直達武漢天河機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