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在什麼低溫情況下可被凍死,零下十幾度二十幾度能傳播嗎?

實言誠信為本158


新型冠狀病毒耐寒不耐熱,零下60℃的低溫病毒可保存數年。

正常冬季的溫度無法凍死病毒,新冠狀病毒飛沫傳播,存活在空氣中的飛沫液體中,零下20℃也無法限制病毒的傳播。

零上56℃,30分鐘就可以殺死病毒,室內溫度高,25左右度能抑制病毒有效傳播,因此保持室內溫度並通風,能預防抑制病毒。


冬雪聽音


低溫下病毒可以被凍死?這種說法未必科學,雖說古話說“瑞雪兆豐年”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畢竟大雪之後很多蟲卵都被凍死了,所以來年的時候糧食能夠有更好的收成,這是有依據的。


對於細菌和蟲卵來說,強降雪或許能夠讓它們死傷慘重,但是對於病毒來說,就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了,可能有人天真地以為,低溫可以凍死病毒、蒸桑拿可以熱死病毒、喝酒可以抑制病毒以及抽菸可以燻死病毒等等,這些都是想當然的以為,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病毒畢竟不同於一般的生命體,它既可以是有生命的也可以是沒有生命的,對待病毒,我們可不能像對待細菌那樣。
病毒是一種比細胞還要小的物質,它是由一個蛋白質外殼和內部遺傳物質(一般是RNA)組成的,由病毒的結構我們就可以知道,它不可能完成獨立的生命活動,病毒的繁殖依靠的是RNA的功能,首先病毒要侵染其它的生物,比如說細菌,然後通過自身攜帶的RNA聚合酶或者是宿主細胞的聚合酶依靠宿主細胞的蛋白質為自己提供原料複製自己(先是RNA的逆轉錄,然後再產生蛋白質外殼),當新的病毒個體不斷出現,宿主細胞中的病毒就越來越多,最後病毒通過一種溶解劑將宿主細胞的細胞膜溶解,隨後去侵染下一個細胞。


從病毒的結構來看,病毒以蛋白質和遺傳物質組成,而蛋白質和遺傳物質都是不耐高溫的,以蛋白質為例,一般的蛋白質在50-60攝氏度的時候就會變性,而遺傳物質在80攝氏度高溫的時候,也會變性,所以說,一般在溫度50-60攝氏度的時候,病毒是可以被滅活的。以這次的冠狀病毒為例,在56攝氏度的時候30分鐘就可以被殺死,同樣的,酒精也可以消滅病毒,因為酒精也可以使蛋白質變性,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酒精的濃度需要控制在75%左右消滅病毒的效果才最強,酒精的濃度不是越高越好,因為濃度過高的話,反而會在病毒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不利於消毒。


此外,紫外線照射也可以殺毒。不過啊,以上所說的一些方法,對於人體而言也只有酒精消毒可以奏效了,畢竟人體不可能承受得住56攝氏度的高溫,也不可能放在紫外線下照射。病毒怕的是高溫,當年非典的消失就是因為氣溫升高導致病毒的活性下降。而病毒卻並不怕低溫,一般而言,病毒可以在4攝氏度的環境下長久存活,哪怕低至零下100攝氏度,病毒也可以存活,前幾天不是有一個消息說由於高溫青藏高原的冰川融化導致一些新型病毒現身嗎?由此可見病毒並不怕低溫,在低溫下病毒還可以過得更好。所以說下一場雪就能將病毒殺死完全是無稽之談,試想一下如果真如他們所說,寒冷地區豈不是沒有肺炎病例了嗎?



鏡像科普


冠狀病毒對熱較為敏感,-60℃可保存數年,所以一般低溫不起作用,病毒在4℃合適維持液中為中等穩定,但隨著溫度的升高,病毒的抵抗力下降,但必須達到一定溫度且超過相應的時間才能滅活病毒。溫度要到達56攝氏度,持續加熱30分鐘才可以使它死亡。

零下十幾二十度照樣可以傳播,

在室溫條件下,在不同體液、甚至物體表面均可存活2-10天不等。溫度主要影響病毒的生存時間,不會影響其傳染能力。因為冠狀病毒可以通過呼吸道氣溶膠傳染。



重新創業的老徐


新型冠狀病毒🦠比較適宜在低溫下活躍成長,因此不受低溫影響,一般情況下,溫度越低成活率越高,最低適合溫度在—60度°以下才可能凍死。

零下十幾度、二十幾度的時候,這種病毒🦠正是最活躍的時候。而溫度稍高一些時候,成活率很低,成活時間很短,只有二三十分鐘。其56度°溫度能夠成活三十分鐘。


992舒暢


不怕冷,低溫反而更容易保存病毒活性。


但是人會怕冷,這個溫度容易免疫力低下。


它主要怕高溫,酒精,氯仿等消毒劑。新型冠狀病毒在56℃下30min得以滅活,我相信在平常情況下是沒有這麼高溫度的,但說低溫也不是很對,病毒一般在低溫環境下更易生存,且我國各地之間溫差有點有點大,很難讓人信服是低溫滅活。


國臣幸福一家人


近日,湖北多地迎來雨雪天氣。不少“天冷凍死新冠病毒”的說法也開始流傳,對此,同濟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郭威表示,新冠病毒喜冷怕熱,降溫後會存活更久,且降溫一定程度會增加患者病情症狀,故應該更加註意防護。\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f3851413ba8546df9a83a0f2f472282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