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农村里最让你难忘的食物是什么?现在还能吃到吗?

冒蓝火的小农民


老家在四川农村,山里野果很多,都不知道学名是什么,小时候家人进山干活,看见野果就用大树叶包好带回来,是我们小孩子最幸福的时光。

最怀念的有:八月瓜,外婆总是采下来,放米缸里捂熟,留着我去了再吃。还有各种各样的覆盆子,小地瓜,牛奶子,羊奶子,都非常香甜。简直是上天给山里孩子最好的馈赠。

后来离开家,再也没有吃过原滋原味的小果子了。








蒙蒙的碧螺春


猪肉炖白菜。我出年于七十年代,家里很穷,一年很少吃肉,最盼望吃的就是猪肉炖白菜了。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临近过年了,把养了一年的黑年猪杀了,活着杀的时候也就一百八九十斤,杀了以后也就是百十来斤的猪肉。放学以后,就去看村口的杀猪,盼望着什么时侯杀猪的才能安排到我们胡洞来杀。一年没吃过猪肉对杀猪的渴望可想而知,终于轮到我们家杀猪了,心中很兴奋。

杀猪后,父亲叫上几个亲戚在家喝点酒。妈妈叫上邻居大婶切下猪肉的血厂脖子,切成一大片一片的。然后,从肉膘比较多的地方切一小块,切碎。放入一个大铁锅中先熬油,我那时就负责抱柴禾,有时帮忙烧火。等熬出些油,再放入切好的血脖子肉,放入葱段、姜片、花椒及大料袋,放点酱油,当肉片七八成熟时,放入切好的白菜,盖锅盖炖肉。看着冒着热气,大片大片的肉,我们小孩子的眼都看直了。

炖好后,先盛给喝酒的人。他们一边喝酒一边吃着肉,边谈着今年以来粮食的收成,评论着今年谁家的猪杀出的猪多。先后酒席散了,盛上米饭放上些猪肉炖菜,由我来小孩去给街坊四邻去送。送完后,我们几个孩子才贪婪的吃起猪肉炖白菜,是我们一年中很少能吃撑的几顿饭之一。记得有个邻居家的小哥哥,他们家特穷,一次吃杀猪菜时,吃了五六大碗,把他肚子撑的圆圆的,外面青筋暴露。撑的只叫肚子病,都把大人给吓坏了。






五月冰河


看到这个问题真是勾起了好多儿时的回忆。小的时候一年有那么一两次机会,可以跟着妈妈、外婆回农村看望外曾祖母。对于小孩来说,农村可真是一个天然的大游乐场,和当地的小朋友一起去捉泥鳅、黄鳝,摘草莓,爬到树上摘毛桃子,偷偷拿家里的香肠腊肉到野外烧烤……玩儿到饭点才回家,一进院子旁边就是厨房,很大一个土灶台,锅也特别大。外曾祖母小小的一团身影,坐在灶台边上往里添柴,外婆就挥舞着锅铲,给我们忙活好吃的。



那时吃过些什么菜现在已经记不清了,但印象很深的是饭的做法,四川这边叫“箜饭”,一般有豆角箜饭,土豆箜饭,豌豆箜饭。就拿豆角箜饭来说吧,做法大概是提前把米用清水浸泡半天,柴锅里倒油,油热后爆香姜片蒜片,倒入豆角翻炒,接着往锅里倒入一些清水,水不能太多,和豆角持平差不多,然后把泡好的大米铺在豆角上,盖上锅盖慢慢闷。等柴火差不多燃尽了,饭也差不多熟了,揭开锅盖,香味扑鼻而来,有米香,油香,豆角的清香,底部的豆角有些会发焦,所以还有独特的焦香味。撒上盐,翻炒均匀,一碗一碗的盛出来递给每个人……



许多年以后,记忆中的农村已经消失了,但记忆中的味道常留心间。我也试过自己做箜饭,做过很多次,都不是记忆中的味道。都说城市里的天然气没有农村的柴火做饭香,想必就是少了那炊烟袅袅的“人间烟火气”吧!



愿以食会友,你来或不来,小希都在这里,期待你的关注。


小希爱厨房


我儿时的记忆中好吃的东西很多,如麻糖其中有一种是用糯谷不去谷壳放在蒸笼上蒸熟晒干后用铁锅大火暴炒成花,把谷壳分开后加熬好的红糖和炒香的芝麻加工成麻糖片,味道美极了,至今难以忘怀。后来我多次回家,店铺买的都是爆米花和油炸花生冻米糖,看不到那种谷花麻糖,因这种麻糖加工复杂一点,现在的人追求间单快速。还有就是用雪里红加工的干菜,记得初中时住校,一碗干菜可以吃一星期,那时候农村落后,生活困难,干菜只能放点辣椒,没有油,只有干菜的香、辣味,就这间单味道,终身难忘。这种梅干菜农村还保留,我毎次回去都会带些回来,几十年来一直如此。用干莱加工扣肉、红烧肉,这味道是大飯店高挡菜没有的。老家的美味多,用古老土法加工的红糖买到几十元一斤,比其他地方产的红糖贵许多,而且往往是有价无市,不是关系很难买到真宗的。又如金华火腿,实际是老家义乌和东阳生产的,名气很大。我对这些没有什么留恋,唯独对谷花麻糖和梅干菜情有独钟,虽然它们都普通低端,在我心中比大酒店中山珍海味更好更适合自己。


龚爱民6965


我的老家,在鲁西南,距离黄河不远,无山有水却有美食,记得小时候发生过,许多许多地事,回想起那是,特别的得劲,朋友们若是有兴趣呀,和我一起回忆回忆小时候的美食。

榆钱

原来家家户户基本都有榆钱树,在青黄不接的58年,榆钱儿就是穷苦人的救命粮,虽然我们85后感受不深,但作为小的时候的美食也留下深深的印象,小时候吃榆钱的季节,家里都蒸上一锅,做成榆钱馍,或者用大蒜汁伴着吃,现在都想得很,现在算算有个十几年没吃过啦,每当看到老家人微信朋友圈发的照片,真是羡慕啊。

槐花

槐花具有淡淡素雅的清香,它不仅可以观赏,也可以食用,小时候,最喜欢和小伙伴用竹竿绑个镰刀,钩槐花吃啦,生吃甜甜的,蒸着吃和榆钱饭一样好吃,槐花一串串,晶莹发亮,看着都很美。现在的做法好像很也多,可惜没到吃槐花的季节,都不能回家,还是吃不上。

金蝉

金蝉,老家叫“杜拉龟”,“爬叉”,有唐憎肉的美称,营养价值很高,皮还是一种中药材。小时候,夏天都去摸爬叉,摸了之后去买,那是的零花钱就会卖爬叉得来的哦。现在越来越贵,要1元一个,人工养殖的也很多,想吃饭店里面也有卖,网上可以买到,每次回家带的特产也是金蝉,但很多外地人不敢吃。

马炮瓜、茅针草、烤地瓜、烤玉米、烧小麦、烧毛豆、烧蚂蚱....还有哪些已经忘记的叫什么的野果野草,都是儿时快乐的源泉,都深深的埋藏在记忆里,挥不去,又找不到。

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长大,让那过去的美食都留在记忆里,抖擞精神一起走向美好的新时代。


蓉漂大龄青年


农村里最让我难忘的食物

我是80年代出生在江南农村的。现在还清晰的记得。那时的天是蓝的,水是清澈见底的。河水,井水提上来是可以直接饮用的,所有蔬果都是绿色有机的,家禽是放养的,空气是没有污染的,夏天很热,冬天很冷房檐上结冰凌那是常有的事。

那时最叫我难忘的食物,就是每到夏天,用缝纫针做成鱼钩挂上蚯蚓,用种水稻拉直线用的尼龙绳系钩,去到小河边石头缝中钓---痴虎鱼(真实学名真不知道叫什么,我们农村都这么叫它。)

这种鱼很好钓,一会功夫就可以钓上一盘。记忆中痴虎鱼。永远长不大,最大的也只有手掌那么长,2两左右的就算是巨物了。此鱼,肉嫩,多汁。鱼身少刺,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

特备适合清蒸,红烧。放鸡蛋一起蒸出的那个味道真叫人永生忘怀。

现在这样的鱼,在我们这里基本已经绝迹了。现在市场上卖的都是人工饲养,它对水质要求特别高,非常不容易养。现在我们这里卖到90一斤,而且还很少见。


媲如朝露


在我们农村,小时候的零食真的是微乎其微。给我最大印象的是我们当地的特产贡糕,记得小时候过年的时候到亲戚家拜年,也就一条贡糕加一点酒肉,酒肉也是一点点。对于贡糕是我们儿时最想吃到的零食,可是到串门,一条贡糕要跑好多家亲戚,“注:我们带贡糕过去,亲戚回礼也是贡糕。”

等到亲戚都跑完了,这条贡糕也差不多要过期了,这个时候妈妈会给我们做油煎贡糕。放一点点菜籽油,将贡糕两三片一煎,煎到两边金黄色就好了。那个味道非常的香,咬在嘴里嘎嘣脆,因为贡糕是甜食,所以是又香又甜,真的是爱不释手。小时候,一盒贡糕真的不够我和我弟弟两个人吃,有时候都抢着干架!真的是回味无穷,馋涎欲滴,太值得回味了!

现在我们当地还在生产这种贡糕,因为它历史悠久,相传此糕在大明永乐年间曾做为贡品上贡给皇帝朱棣品尝,因此得名为"贡糕"。贡糕色泽洁白,软绵酥松、香甜可口,糕片具有厚薄均匀、搓推似牌、曲卷如纸、点火即燃之特点。属贡糕之精华,是馈赠亲友和招待宾客之珍品。现在我们过年送亲朋好友都是贡糕开头,其含义步步高升,高情厚谊,什么喜事都有贡糕!

现在很少做那种油煎贡糕了,但我今年做过一次,味道不减当年,好吃的很啊……








徽乡静静


我们老家是陕西人,从小家里一年四季都吃酸菜,我们哪里有句俗话说,一顿不吃酸,走路打窜窜。家家户户都做酸菜,酸菜面条,酸菜米饭,非常下饭。但这些年经常在外地很少吃,而且网上说酸菜吃多了不好,所以现在农村老家也吃的少了。

记得每年夏天,大一场大雨过后,我就带着第第妹妹拿着筐子,去树林里捡菌子,也叫野生蘑菇,有各种各样的 有的非常漂亮像①把小伞,有时候真不舍得把它摘调。回家晒干后 ,吃的时候用水泡开,加点肉,放倆个辣椒,这种味道已经好多年都没有吃过了。但是农村还是有的。




辰妈生活vlog


我出生在80年代,当年农村特别穷,农民住的也基本都是瓦房,生活中基本没有零食,连吃个糖都是奢望,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吃肉是最幸福的事情,但是让我最难玩的食物不是糖果,也不是肉。

杨梅

可能大家觉得很好奇,杨梅有什么好难忘的,因为当年我的零花钱都是自己赚的,自己去捡一些熟料袋、熟料瓶换几毛钱,然后就去买杨梅吃,一毛钱一小包,有十多个小杨梅,大小仅有跳珠的一半大小,现在的杨梅个头跟荔枝有的一比,另外里面还放了很多盐,又酸又咸,有一点点甜味,但是小时候的我却特别喜欢吃,试问这也叫零食?这简直就是丢地上的垃圾,这种垃圾食品现在肯定吃不到了。

玉米杆子

在我们南方这边种玉米的比较少,普遍都是种植红薯、花生、豆子之类的,有个别人会种一些玉米,小时候因为没什么零食吃,像甘蔗、苹果、橘子这些想都不用想,这些是过年才可能吃到的东西,因此看到有人种了玉米,去外面放牛的时候,就去找玉米杆子吃。那种又大又粗、底部发黄的玉米杆子有一定的甜味,吃多了嘴巴容易起泡。玉米杆子现在虽然能吃到,但是肯定也没人去吃了。

红薯

小时候农村穷,平时家里很少会买肉吃,白米饭平淡无味,而小孩吃东西又比较挑剔,不好吃就少吃,而农村的红薯却不同,红薯有种特别的甜味,关键是红薯还能吃饱肚子,因此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吃红薯,也不等父母去田里挖,自己拿着镰刀就去田里撬红薯,然后放入土灶里烤,烤红薯特别香甜,至今难忘。

不过现在农村都不用土灶了,没地方烤红薯了,还有就是现在的生活方式也变了,对红薯已经提不起兴趣。







宋总行走乡村


我小时候居住的地方,属于城乡交汇的地方。因为靠山所以这里的人,基本家家户户都在山上开垦荒地,种植玉米和地瓜。

最喜欢每年十月,玉米丰收的季节。因为这时候的玉米地里有很多,非同一般的“美味”!说一说那时候最难忘的几种美味:

一,烤玉米

一到玉米变黄干叶的季节,也是一年最忙碌的时候。一般都是全家老少齐上阵,趁着天气晴朗,把玉米棒子掰回家。然后分摊晾干,用螺丝刀穿下一排玉米粒,剩下的拿两个玉米棒一搓,就把玉米粒脱下来。留着磨面食用。

我最期待的就是收割玉米的季节,因为可以和大人一起上山,这时候可以挑几个用手指能掐动的玉米。找几个碎石头,垒个简单的灶,捡点枯枝点着了。把玉米用棍子一穿,架在上面烤。烤到表面黑黑的,玉米粒爆开了。就可以享用了。

那个具有最原始味道的烤玉米,嚼在嘴里咯嘣咯嘣的特别的香甜,尤其是那“烟熏火燎”的味道,真的是入口难忘!常常吃的小嘴“墨黑”!

二,烤蚂蚱



收苞米的时候,苞米地里的大“扁担沟”是最多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候,揪一个狗尾巴草。把抓到的“扁担沟”从脖子后面一穿,一会就会抓上一大串。

“扁担沟”母的大肚子那种,肚子里面全是籽。架在火上一烤,滋啦滋啦的冒油。不加任何调料,吃上几只那个香无法用“语言表达”。

要是赶上大人高兴,把抓回家的“扁担沟”,揪去脑袋、剪掉翅膀,然后用盐水浸泡一下。用家里的小勺里面放点猪油,把“扁担沟”放里面炸一下,那个香、脆,多少年不曾遇到那种美味了!

三,“乌米”

玉米的身上有时候会长一个大包,里面都是黑黑的象面一样的东西。这个吃起来面面的,而且有甜味,但是又不太甜。有一种说不来的味道在里面,但是真的很好吃。我们这里叫“乌米”,倒是挺形象的,不知道别的地方叫什么?也不知道吃这种东西,对人体有没有害处,反正小时候我是吃了不少,现在也好好的没事!

这三种东西,是我小时候在农村吃的最难忘的食物,现在也经常去农村的亲戚家,但是这几种东西除了玉米,剩下的基本绝迹了!

听亲戚说,现在除草剂用的厉害,所以以前满山的蚂蚱、蝈蝈、螳螂,已经很少看见了。现在的玉米倒是有的是,但是几乎没人会去烤着吃了。

最可惜的“乌米”,现在的苞米基本不生这种病了,所以基本是看不见了!即使有,估计现在我也没有勇气去吃这黑黑的东西了!

以上这些就是我小时候在农村吃过的最难忘的食物,估计现在即使能吃到,也吃出那时、那地、那味了!全当回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