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迫在眉睫,军长们纷纷请战,粟裕已下决心,却还要等一张地图

1949年5月初,粟裕和张震率领第三野战军机关自常州东移苏州,指挥进攻上海。

军长们几天来纷纷来电话请战,询问何时进攻上海。粟裕对他们说:

"军委和总前委考虑,接管上海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完成,我们暂不能进攻上海,也不要靠近上海,不要惊动敌人。不然,会把他们吓跑,上海就会陷入混乱。所以,进攻上海,犹如瓷器店里打老鼠,搞不好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大战迫在眉睫,军长们纷纷请战,粟裕已下决心,却还要等一张地图

粟裕和张震知道:防守上海的敌人战斗力不强,8个军中有4个是从长江防线上溃退下来的,遭到过不同程度的歼击,士气低落。上海的经济状况濒临绝境,财源枯竭,物价飞涨。从1948年8月到1949年3月,上海市的物价上涨了83万倍,大米每石金圆券40万元。上海的500多万民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翘首盼望解放。

粟裕和张震积极从军事上进行准备,他们分析了打上海的3种战法:

大战迫在眉睫,军长们纷纷请战,粟裕已下决心,却还要等一张地图

  • 第一,围困战法。解放战争后期我军对内地的若干城市采用了此种战法,但是上海情况特殊,上海有500多万居民,生活资料依靠外地运入,尤其是粮食和煤,所需量很大,长期围困,人民没有吃的,由于没有煤,不但机器不能运转,连自来水都没有喝的,人民生活将陷入绝境。而敌军因有海上通道,我们围不死,而且我军渡江以后,应力争迅速解放全中国。所以,长期围困的战法不可取。
  • 第二,选择敌人防御薄弱的苏州河以南实施突击。这一战法,虽避开了敌人设防的重点吴淞,伤亡也可能减少,但主战场将在市区,城市会被打烂。所以,这一战法也不可取。
大战迫在眉睫,军长们纷纷请战,粟裕已下决心,却还要等一张地图

  • 第三,把攻击的重点放在吴淞,钳击吴淞口,暂不攻击市区。这样可以封锁敌人海上退路,并迅速切断敌人抢运上海物资的通道。如果敌人要坚守下去,必将为保护其唯一的海上退路而集中兵力在吴淞口周围与我军决战,如出现这一情况,就可避免在市区进行大规模的战斗,使城市少受破坏,达到完整接管的目的。

吴淞周围是敌防御的强点,因此这种战法,将是一场硬碰硬的艰巨的攻坚战,一场激烈的反复争夺战,我军要付出较大的代价。但我们是人民的军队,为了保存城市的完整,保护上海人民的生命财产,付出一定的代价是必要的,值得的。

大战迫在眉睫,军长们纷纷请战,粟裕已下决心,却还要等一张地图

考虑再三,粟裕还是决定执行第三种方案。

5月5日,粟裕、唐亮赴丹阳向总前委汇报了以上想法。总前委和第三野战军前委权衡利弊,也一致认为,为了保全城市,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应该采用第三方案攻取上海。

5月7日,第三野战军上报了钳击吴淞的作战方案。次日,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复电同意。

大战迫在眉睫,军长们纷纷请战,粟裕已下决心,却还要等一张地图

粟裕召集各部负责人传达总前委的意见:既要消灭敌人,又要保全城市。粟裕和大家深入研究后确定了包围上海,从左右两翼迅速切断敌向吴淞口的退路,迫使敌人集中到苏州河以北的江湾、吴淞、高桥一带,尽可能将敌主力歼灭在上海外围地区,以减少对上海市区的破坏。为了不打烂城市,粟裕给攻城部队规定,进入市区作战,应尽可能不使用重炮轰击。

为了军事上的绝对把握,第三野战军前委与中共上海地下党取得密切联系,商量决定他们在战役发起前和战役过程中,为解放军提供敌人的设防部署情况。不久,上海地下党转来最新的上海守敌防御部署要图,粟裕、张震即令复制,下发第9、第10兵团。一场大战迫在眉睫了。

大战迫在眉睫,军长们纷纷请战,粟裕已下决心,却还要等一张地图

5月10日,粟裕下达《淞沪战役作战命令》:

  • 第10兵团司令员叶飞、政委韦国清指挥第26军、28军、29军、33军,配属特种兵纵队炮兵第5、6团和一个工兵营,首先以主力攻占吴淞、宝山,封锁黄浦江口,阻截敌之船舰运输。其余部队分割歼灭昆山、安亭、太仓、嘉定地区之敌,待命由上海西北地区协同第9兵团会攻上海。
大战迫在眉睫,军长们纷纷请战,粟裕已下决心,却还要等一张地图

  • 第29军、第28军主力应于5月12日晚,由太仓以北的岳王市和常熟以东的支塘地区出动,于5月14日拂晓前攻占吴淞、宝山。如吴淞、宝山一时难以攻占,暂以一部监视,而应以得力一部配合炮兵由吴淞与江湾之间楔入黄浦江边,攻占殷行镇,切实封锁黄浦江,尔后待命配合第26军向上海市区攻击。第26军应于5月13日控制昆山、安亭,策应第28军主力作战,掩护其侧背安全,尔后待命沿京沪路、苏州河左岸向上海攻击。第33军集结常熟地区,准备接替担任太仓、嘉定、宝山、吴淞之警备任务,以便第29军、第28军集中主力攻击上海。
大战迫在眉睫,军长们纷纷请战,粟裕已下决心,却还要等一张地图

  • 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政委郭化若指挥第20军、27军及30军、31军,配属特种兵纵队炮兵第4团,首先以一部攻占平湖、金山卫、奉贤、南汇、川沙沿线阵地,断敌由上海向东南逃窜的退路。其余主力伺机控制青浦、松江以西地区,尔后待命由东、南、西三面协同第10兵团会攻上海。
大战迫在眉睫,军长们纷纷请战,粟裕已下决心,却还要等一张地图

  • 第27军应于5月14日晚,集结嘉善,控制大东浜铁桥,监视松江、青浦之敌。如该敌撤走时,应即进至青浦以东、泗泾镇以西地区,待命沿苏州河以南攻占上海。
  • 第20军应于5月14日,攻歼平湖、金山卫之敌,并以一部控制该地,待交31军接替,尔后集结于松江以南,黄浦江右岸。如松江之敌逃走时,则控制松江,待命沿铁路向老法租界及南市区攻击。
大战迫在眉睫,军长们纷纷请战,粟裕已下决心,却还要等一张地图

  • 第31军应于5月15日,接替第20军之平湖、金山卫地区防务,封闭上海守敌南逃退路。其主力应适时尾第30军之后加入浦东作战。第30军应沿嘉兴、金山卫以北,黄浦江右岸向奉贤、南汇、川沙前进,歼灭该地区之敌,截断上海守敌东南方向海上逃路。其先头部队,力求于5月16日晚占领川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