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冠狀病毒席捲全球,我國率先受其衝擊,武漢封城已經一個多月時間。從現階段看,疫情對城市影響遠大於農村,對社會生活影響遠大於經濟生產,對服務業影響遠大於一二產業,對非農產業影響遠大於農業產業,對畜禽業影響遠大於種植業。
在抗擊疫情的決勝時刻,經濟形勢複雜,穩住“三農”壓艙石顯得尤為重要。發揮好“三農”壓艙石作用,狠抓農業生產保障供給,才能為確保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穩定提供有力支撐。
未來的幾年裡,民粹主義和貿易保護抬頭,農業氣象災害可能會越來越多,農作物產量也會越來越不穩定。“藏糧於地”和“藏糧於技”的農業抓手務必得到更大程度的重視。
我們從文冠果在“藏糧於地”和“藏糧於技”兩方面分析文冠果作為健康木本糧油保障的重要性。
一、藏糧於地
1、廣袤的寒地、寒地、荒漠化土地資源是文冠果的適生的區域
文冠果是中國特有的藥用植物和珍稀的木本油料作物,其具有觀賞性強、抗性強、價值高等優點,文冠果最大的優勢是不與糧爭地,可以增加高級食用油的供應,還能保持水土,保護生態。
根據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文冠果分佈於我國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內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陝西以及甘肅6省的資源量最多。近年來,山東也發展了近3萬畝的文冠果人工純林。文冠果作為陝西、山西、甘肅一帶的一種鄉土樹種幾乎遍佈全省各地,但是由於野生的文冠果大都呈現大灌木狀態, 在當地老百姓開墾、採伐後破壞嚴重。
綜合考慮產量和單位面積土地產值,把文冠果按照經濟林的貢獻劃分了適生範圍(作為生態治理文冠果的範圍更要廣泛)
綠色部分為高度適生區,黃色為中度適生區,橙色為低度適生區,粉紅色為不適生區。
從圖上可以看出,高度適生區(P>0.5)主要在甘肅、山東、北京寧夏、陝西、河南、河北、內蒙古、山西、遼寧和吉林,還有少量區域分佈在青海、新疆、四川和西藏。中度適生區(03≤p<0.5)主要分佈在新疆奎屯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甘肅中部,內蒙古西南部,遼寧東部,天津大部,吉林中部,黑龍江西南部,山東北部和南部,河南中部,陝西南部,四川和西藏有零星分佈,雲南西北部、江蘇北部、安徽北部和湖北北部有少量分佈。
文冠果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分佈於廣袤的北方和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能在150毫升降雨量的乾旱土地上紮根生長,也能抵禦零下40度的嚴冬。海拔10米左右的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有它的身影,3000米的青藏高原也有它的身影。文冠果根系發達、葉片狹小、根皮和樹皮肥厚,讓其保持了較強的吸水能力,其形態特徵又導致其水分消耗較低,因此具有了大多數闊葉植物難得的耐旱能力。文冠果容易繁殖,播種、根孽均能生長良好,一旦成活,壽命極長,陝西省2700餘年的古樹依舊枝繁葉茂,開花結果。文冠果對於環境要求低,荒漠化土地、石質山地、黃土丘陵、濱海鹽鹼地、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等多種立地條件下均能生長,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涵養水源、淨化空氣等生態防護功能,文冠果逐漸北方和西北方乾旱地帶生態恢復的先鋒樹種。
我國有著5億畝的荒漠化土地,如果十分之一的土地栽植文冠果,即使畝產100斤種子,也可每年為國家增加625萬噸的健康木本食用油供應(約佔中國食用油消費的1/6)。相當於不佔用基本農田的前提下,每年為國家提供穩定的食用油供應。可節約5-10億畝種植大豆的基本農田,大大減少了種植大豆每年的人工、機械和農藥的投入。
“渾身是寶”可多功能開發的珍稀樹種
文冠果已經在中華大地上存在上億年,在自然歷史長河中,文冠果先後適應了酷熱乾旱、寒冷乾旱等惡劣自然環境,在中國華北地區扎穩了根基,並一直繁衍至今。
文冠果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累積了非常多對人類有益的基因,比如文冠果種仁含油率高,文冠果油營養豐富,可作高級食用油,從文冠果莖、葉、果殼中提取的許多化學物質(比如三萜類化合物),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在開發抗癌、抗老年痴呆症等新藥方面有很大的潛力。
文冠果種子含油量很高,可製作高品質的健康食用油,所以有“北方油茶”之稱,西方植物學家稱之為“東方神果”和“植物熊貓”,在世人眼裡的美譽度極高。文冠果油中油酸和亞油酸含量很高,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在90%以上,而且含有較高的神經酸,對人體心腦血管及神經系統疾病具有很好的營養保健和預防治療作用。文冠果油也是航天潤滑油、高級化妝品和環保油漆等的優質原料。文冠果果殼可提取糠醛,並可製作活性炭、木塑材料和可降解複合板等。葉與花可製作具有顯著作用的功能保健茶。文冠果莖幹是重要的蒙藥原料,可用來治療風溼性關節炎等。種仁是製造遺尿停膠囊藥物的原料。木材堅硬,紋理清晰美觀,可用於製作高檔傢俱。文冠果花量豐富,花色豔麗,花期較長,是非常優美的園藝觀賞和蜜源植物。因此文冠果的收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文冠果2年能開花結果,3年就可具資源(果、葉、花)開發價值,見效快、附加值高、產品鏈延伸性好、經濟效益明顯。在西北乾旱地區的畝產值都能過千元,華北地區綜合價值的開發達到數千元甚至過萬。其資源經濟壽命可達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經濟效益期很長,幾乎超過人類大規模造林的絕大多數樹種,可謂一年種、千年收的鐵桿莊稼。
二、藏糧於技
1、文冠果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
我們祖先很早就掌握了文冠果的種植技術,並作為荒年時期的救災植物加以利用。明朝初年朱橚[sù](1361-1425年,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著作《救荒本草》,其中記載:“文冠花,生鄭州南荒野間,陝西人呼為崖木瓜。樹高丈許,葉似榆樹葉而狹小,亦似山茱萸葉亦細短。開花彷彿似藤花而色白,穗長四五寸,結實狀如枳殼而三瓣,中有子二十餘顆,如肥皂角子。子中囊如栗子,味微淡,又似米麵,味甘可食。其花味甜,其葉味苦。採花焯熟,油鹽調食;或採葉焯熟,水淨淘去苦味,亦用油鹽調食。及摘食取子,煮熟食。”
明代科學家徐光啟《農政全書》載:“玄扈先生曰:嘗過。子本嘉果;花甚多,可食。”
陳吳子(明末清初,生卒年不詳)著有植物百科書《花鏡》載:“文冠果產於北地,樹高丈餘,皮粗多砢,木理甚細,葉似榆而尖長,周圍鋸齒紋深,春開小白花成穗,每瓣中微凹,有細紅筋貫之,子大如指頂,去皮而食其仁甚清美。如每日常澆或雨水多,則實成者多,若遇旱年,則實秕,小而無成矣……仁與馬檳榔無二,裹以白軟皮,大如指頂,去皮而食味甚清美。”
清聖祖敕撰《四庫全書》之《御定廣群芳譜》卷六十七詳細記載了文冠果來歷和價值等。
民國年間,賈祖璋、賈祖珊於1937年著《中國植物圖鑑》,將文冠果歸為救荒本草類,用現代語言和觀念對文冠果進行了詳細描述。
2、文冠果在我國研究、開發、利用取得豐碩成果
文冠果是中國特有樹種,國際文獻較少,目前日本和歐洲開啟了文冠果的研究。在中國,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北京林業大學、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山東農業大學等是研究文冠果的主要單位。已經從文冠果的開花結果機理和分子標記做了文冠果的結果研究,分析了文冠果的成分、申請了文冠果藥用提取的專利,發表了上百篇的文冠果專業論文。徐東翔主編的《文冠果》專著、《文冠果生物學》,王濤院士主編的《中國能源植物文冠果的研究》,都是專業的文冠果書籍,在國際國內都是極其寶貴的文冠果專業資料。
隨著國辦《關於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意見》的發佈,各級部門相當重視,文冠果的發展駛上快車道。《糧油加工業 “十三五” 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文冠果油等新型健康木本食用油。在有關部門重視和推動下,文冠果產業的發展迎來春天,成立了一系列機構推動文冠果科研的提升。 2011 年,國家能源局國家能源非糧生物質原料研發中心成立;2016 年,國家林草局文冠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立;2019年文冠果產業國家創新聯盟成立。圍繞文冠果全產業鏈,開展產業技術協同創新,提升產業鏈整體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實力。對進一步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拓展文冠果產業服務國家戰略的空間具有重大意義。
在各個機構的推動下,企業研發的一系列健康產品也逐漸走向大眾的餐桌,這一神奇的樹種再次為人民的健康護航。
目前,文冠果發展面臨一個黃金機遇。當前無論從生態、能源還是食用油都面臨極大地挑戰,文冠果不僅是生態恢復的先鋒樹種,更是國家能源戰略儲備樹種和高級木本糧油樹種。文冠果花朵不僅可以觀賞,還可以作為保健茶和保健蔬菜。文冠果葉子可以做保健茶,也可以提取製藥。文冠果油是優良的木本植物油,價值超過橄欖油。文冠果皂苷是功能性保健成分;文冠果種仁蛋白肽是目前所有植物蛋白轉化中含量最高的生物肽,在提高免疫力上更具優越性和功能性,開發前景遠大,市場潛力巨大。
閱讀更多 環球糧機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