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一位村支书的新奋斗规划

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一位村支书的新奋斗规划

(速新闻记者 杨洪连)疫情仍未结束,春天如约而至,宿迁的经济发展没有因疫情而停下脚步。

从“四档村”升到“一档村”

用时不到一年

3月10日上午,在泗阳县来安街道胡集村佳盈无纺布厂车间里,机器声隆隆,工人们正忙着生产无纺布手提袋、包装袋。

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一位村支书的新奋斗规划

胡集村佳盈无纺布厂,工人们正在缝纫无纺布包装袋

胡集村位于泗阳县城东北方,在2018年6月前,胡集村不但是泗阳县的“四档村”,还是省定经济薄弱村,村集体经济基本上无收入,管理软弱涣散,村里的矛盾也比较多。2018年6月,新任村支部书记庄全上任后,工作成效显著,2018年底,胡集村被来安街道评为“全面先进单位”,2019年3月,胡集村在泗阳县分档竞赛考核中被评为“一档村”;2019年,胡集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1万元,省定经济薄弱村脱贫摘帽。

10日上午,记者在无纺布车间见到正在厂里服务的庄全,虽然戴着口罩,还是能感受到他的年轻帅气和沉稳。

关掉自己的公司,辞去学校的工作

一心一意做新村干

今年33岁的庄全是土生土长的胡集村人,2007年高中毕业入伍后,他在部队考上了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拿到了大专文凭。2014年退役回乡,他尝试过很多职业,装过空调、到玻璃厂安装过玻璃,任泗阳县致远小学后勤办主任,还创办了江苏中杰网络传媒有限公司。2017年8月,他通过考试,被聘为胡集村挂职新村干。仅仅工作了一个月,他便决定留下来做一名专职的新村干。庄全说,在村里工作虽然很忙、工资少、家人反对,但他感觉特别有意义。2017年10月,他关掉了自己的公司,辞去了学校的工作,一心一意做新村干。

说起初衷,庄全说:“我们村穷,以前每次回家,村里的路特别难走,就一直想为家乡做点事,看到村里招聘新村干,我就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2018年6月,因工作责任心强、成绩突出,31岁的庄全被任命为胡集村支部书记。

交心换心,将心比心

2018年6月上任,到2019年3月,胡集村从“四档村”一跃升为“一档村”,这么短的时间,取得这么大的成绩,是如何做到的?

“一方面靠自己实干,最重要还是要感谢各级领导和群众的大力支持。” 庄全告诉记者,刚任村支书的时候,村支两委8人,大多50岁以上,他年纪最轻,要想树立威信,取得干群的信任和支持,就必须干出成绩来,与干群交心换心,将心比心。

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一位村支书的新奋斗规划

庄全(左)在工作(资料图)

庄全每天早早上班,下班最后一个走,始终工作在第一线,置身于矛盾最前沿。在重要事项决策前,他充分听取村支两委的意见。他坚持利用党员活动日,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外地先进经验,村里的重要事项,让党员发言讨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他多次组织村民开展免费的农业培训,带领群众去泗洪县碧根果种植基地、泗阳县成子湖社区、美润水饺蔬菜基地、小史集菊花基地等地参观学习,开阔眼界,解放思想。

“这个工作非常好,离家近,能照顾一家老小。”

脱贫攻坚要解决贫困户就业增加贫困户收入,就必须要有产业带动。2018年,庄全将村里的一个闲置停车场和一个门面房进行盘活,对外出租。他又将村里的废旧厂房进行维修,引进了泗阳县佳盈无纺布有限公司,并在2019年底扩建新厂房。他还利用省里给的扶贫资金,建了15亩大棚,引进羊肚菌种植项目,建设羊肚菌基地。

这些项目,不但让村集体资产活了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带动了群众就业,增加了群众的收入。

今年41岁的陈彩凤因身体原因家庭经济困难,是建档立卡低收入户。无纺布厂投产后,她通过庄全介绍来到厂里上班。在无纺布厂,记者见到了正在缝纫无纺布手袋的陈彩凤,她告诉记者:“这个工作非常好,离家近,计件工资,上下班时间自由,能照顾一家老小。” 无纺布厂总经理熊佳告诉记者,现在,无纺布厂有30多位员工,大多是胡集村人。

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一位村支书的新奋斗规划

陈彩凤在工作

今年50岁的周成桂,家里比较困难,但由于年龄原因在外不好找工作,村里引进羊肚菌项目后,需要人看守照料。庄全第一个就想到了他。周成桂开心地说:“庄书记,我一定认真干好这份工作。”这样,周成桂每个月有了1500元左右的收入,大大缓解了他家的经济压力。羊肚菌大棚不但平时需要人照料,在播种、施肥、收获的时候更是需要大量的人手,最多的时候用工二三十人。

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一位村支书的新奋斗规划

羊肚菌基地

新奋斗规划

谈到今年的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工作,庄全思路清晰:“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胡集村虽然脱贫摘帽了,但跟经济发展先进村比,还有很大距离,全面达小康必须继续奋斗。”他指着羊肚菌大棚前面的一块空地告诉记者,今年,他要利用这块已经流转好的25亩土地,带领村干部种植蔬菜和菊花,过几天就开始播种。问起为何村干部要自己种蔬菜、种菊花?庄全说,一方面是为了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想摸索一条路子,带领群众创业。

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一位村支书的新奋斗规划

“去年,我们在无纺布厂隔壁建了个新厂房,预计3月底交付使用。今年,打算利用这间厂房,扩大无纺布厂的规模,或引进一个服装代加工项目,让村里的留守老人、妇女有事做,有收入。

“村集体有了收入,就要为群众办民生实事。今年,将由村集体出资,为群众办三件实事:建一个公厕、修排水渠、进行村居环境改造,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记者手记

3月的宿迁,春暖花开。采访庄全,颠覆了记者对村支部书记的印象,看到了新农村新希望。

庄全,1987年2月生,中共党员,退役军人,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他出生农村,家庭并不富裕,却放弃了原本收入较高的工作,扎根贫困村,带领家乡父老致富奔小康,他的梦想、责任和担当,令人肃然起敬。

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记者在胡集村的微信公众号“胡集小事”上看到,在疫情防控中,庄全处处彰显一个共产党员的担当,在安排疫情防控路口卡点值班表时,他主动要求值深夜12点到凌晨6点的班。他坚持24小时全天候守在村里,多天不回家,被四岁的女儿称为“臭爸爸”。他,让记者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

记者从宿迁市委组织部了解到,在我市,目前像庄全这样35岁及以下的(社区)党组织书记有179人,占比12.4%,大专及以上占49.3%。

这些年轻的党支部书记,一心一意带领群众决胜全面小康,凝聚出了积极向上的力量,在这个别样的春天里绽放出闪耀的光芒。

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一位村支书的新奋斗规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