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方法到實戰,教你係統學會後期

相信手拿數碼相機的影友這幾年都有了一個深刻的體會:後期修圖簡直太太太重要了。後期技術不行,真的太吃虧了。


沒錯,對於數碼攝影而言,後期並非是可選項,而是必選項。我們不能再照搬傳統膠片時代的攝影認知了,而應該切實意識到:前期拍攝很重要,但是,後期修圖同樣是攝影學習的重要內容。


那麼問題來了,要怎麼學習後期才能不走彎路,更高效呢?做到下面4點非常重要:


系統性:不能一張一張碎片化的學習後期修圖,而應該學習修圖的思路與方法,從整體性入手,強調系統的流程——否則講一張會一張,不講的依舊不會修。


普遍性:不能按照攝影類型來學習後期修圖,而應該打通人像、風光、靜物等分類。強調後期問題是普遍性的,修圖方法是貫通的——否則一招鮮式的修圖會導致某一類型攝影的後期風格雷同化和糖水化。


簡單化:不能複雜化後期修圖,強調用不上的知識點不需要學,主次分明——否則大家覺得太難而不實用,喪失對攝影創作的激情。


攝影性:不能過度強調軟件的操作性,而應該強調數碼後期依然是攝影範疇,後期是攝影美學的延續——否則讓影友誤解學後期就是學電腦,學軟件,學設計。


吞像攝影秉持著上述4點原則,結合互聯網教學的特色,錄製了大量的教學視頻與直播同步,結合微信群交流互動,為您帶來了一門簡單易學的後期課程,只需三個月的時間,讓你從此不為修圖而焦慮,找到數碼攝影的真正快感。


從方法到實戰,教你係統學會後期

課程安排:

本輔導班是為期三個月的長期課程,內容包括:6次正式課(每節課不少於2小時)+5次作業點評課(每節課不少於1小時)+隨時的微信群互動交流。本課程老師會一對一進行作業點評和答疑,保證教學質量。

第一課:揚帆起航!做好攝影后期必備的6個方面知識

你將學到:對後期有一個清晰的整體的認知,校正對後期學習的錯誤認識,以及對作品的導入、存儲、預覽、管理、挑選、備份的正確方法,認識顯示器顏色對後期的重要性,及後期軟件的準備和及正確學後期的方法。

第二課:小試牛刀!人人都可上手的修圖流程與方法

你將學到:1.學習在bridge和PS中調用ACR方法及具體ACR的使用。2.完成常見題材作品的基礎調整,學會調整圖片的先後順序。3.簡單的步驟讓圖片脫胎換骨,讓學員體會到後期不如想象的那麼困難。4.學會如何分析照片,提出“預想”概念。

作業點評課1

第三課:武林秘籍!調色案例分析及調色的自我修煉

你將學到:1.掌握影響照片通透的原因及改正方法。2.根據自己作品分析選擇後期要調整的效果,有針對性的找到所要效果並執行。3.分析並掌握幾種流行顏色風格特點,能夠獨立調整,而不是僵硬的記數據。

作業點評課2

第四課:錦上添花!圖片疊加增強新創意,擴展新手法

你將學到:1.瞭解選區、圖層、通道、蒙版之間的關係及用途。2.會使用並掌握選取和蒙版使用。3.理解和掌握混合模式。4.對合成簡單的風景照片及海報。

作業點評課3

第五次課:互為表裡!通過學習後期掌握與拍攝相關聯的技法

你將學到:1.風光攝影的修圖思路。2.理解黑白攝影的美學原理和修圖思路。3.熟練操作HDR、堆棧、全景合成等後期技巧。

作業點評課4

第六次課:道求精微!讓作品更完美

你將學到:1.合理選擇銳化、色彩空間、分辨率等方面的設置。2.學會使用後期插件來調圖。3.會錄製動作和使用批處理,並會安裝及使用預設,學會掩藏後期痕跡和破綻。4.提高後期工作效率及作品輸出、發佈、存儲等一系列後期關心的問題。

作業點評課5


費用和上課方式:

授課費用:1999元。吞像年度會員可直接減免100元( 請點擊)

報名時間:即日起到4月11日截止,開課時間為4月份。

授課方式:網絡授課(視頻和語音結合)+微信群互動+作業1對1點評。所有課程可隨時復聽。

開班人數:限30人。如提前滿員則提前授課,滿員後將不再招收,後續報名者將編入下一期。


注意事項:請保證在3個月內有足夠的時間集中用於本班的學習,本班教學內容較多,有課業要求和一定的學習壓力,請先理性預判好自己的時間。

報名須知:

1.在報名上課前,請先自主安裝Photoshop和Bridge2018版本以上修圖軟件。電腦蘋果和微軟系統均可。

2.所有報名者在繳費後均需要提交報名材料,報名材料如下:5-10張後期過的攝影作品(未修過的原片也需要一起發送,每幅照片2mb以內,主題不限)、100字左右的個人簡歷和個人照片。報名材料不發送者一律視為放棄學習資格,本班將不予招生。

3.本班注重軟件實操和修圖理念理念兩者並行,因此適合基礎薄弱者從頭學起,更適合有一定修圖基礎的攝影師打破瓶頸


關於老師:

從方法到實戰,教你係統學會後期

張冰

攝影師、新媒體藝術家

2003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

2011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新媒體藝術實驗室。

作品涵蓋攝影、新媒體等多種表現形式,多組作品被瑞士、法國、美國、日本等國收藏家收藏。多組作品獲得國內國際獎項,其中裝置作品獲得IDA國際數碼藝術大獎與澳大利亞數碼藝術獎北京巡迴展金獎。

2018年開始專注文物攝影與攝影的後期處理。致力於傳統文物影像拍攝技法與當代新材質、新材料、新技法相融合,除常規攝影的形、色、質等攝影語言外,研究光影營造、場景設計、後期處理等方面的表現與創新,拓展文物攝影的表現範圍。


報名方式與諮詢

添加管理員為好友後報名登記。

小美老師(微信號:Amei170320)

或者到“吞像攝影”公眾號打開圖文掃碼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