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百景》玉門丹霞地貌

《酒泉百景》玉門丹霞地貌

從玉門市赤金鎮政府所在地驅車向西南方向的祁連山山腳下前行,30多千米處被當地人稱為紅柳峽的戈壁上,有方圓10多平方千米的群山。這裡奇特的丹霞地貌2006年被發現後,曾引起不少專家和學者關注。然而,由於道路不便等多種原因,玉門赤金丹霞藏在深閨人未識。

赤金丹霞地貌主要有兩處,一處是紅柳峽丹霞,另一處是紅柳峽丹霞以東的五華山丹霞。兩處丹霞地貌只有一山之隔,而樣貌不同,典型的要數紅柳峽丹霞地貌。紅柳峽丹霞地貌分佈面積大、發育典型、類型齊全、色彩絢爛,具有特殊的學術價值、科研價值和科普教育價值,同時是開發地質旅遊的絕佳之地。五華山丹霞入旱峽約10千米,綿延2千米,紅色山群“色如渥丹,燦若明霞”,遠看紅霞盡染,近看則七彩斑斕。幾步之間,山勢由舒緩猛然變為陡峭,中間從紅到黃、從灰到白、從紫到藍生出數種色彩,層層疊疊,相互交織融會,板塊和線條相互交錯蜿蜒直到天際,又似綵緞般此起彼伏綿延到白雪皚皚的祁連山腹地。

《酒泉百景》玉門丹霞地貌

灰白相間的赤金丹霞山巒屏障相映成輝,縱橫交錯,徒步行進其中,彷彿置身於一幅色彩斑斕的巨幅畫卷。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山體和岩石、土柱,有的猶如婀娜多姿的少女,有的恰似托腮沉思的老人,有靜坐山坡坐禪的和尚,有揹著小猴子上山的老猴,有蒙了頭帕、鬍鬚長長的阿拉伯老人,有跪臥山巔守候的獵狗,也有在沙漠中匍匐的駱駝,還有盤踞峽口迎賓的雄獅,各個形象逼真,引人入勝。

《酒泉百景》玉門丹霞地貌

丹霞是地理學上很重要的名詞。它是指紅色砂岩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巖怪石,是巨厚紅色砂、礫岩層中沿垂直節理髮育的各種丹霞奇峰的總稱。主要發育於侏羅紀至第三紀的水平或緩傾的紅色地層中,以中國廣東省北部丹霞山最為典型,故名。

摘自《酒泉百景》陳思俠 編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