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纣王历史上真的是因为妲己才变得残暴、昏庸的吗?

看日出东方到夕阳西下


中国自古以来有一句老话传承至今,“自古红颜多祸水”,在古代中国,每一位绝世美女都是伴随着数不尽的风流韵事和诽谤,例如:陈圆圆,赵飞燕,西施,貂蝉等等,哪一位是由一个清白的美名的呢?而妲己更是如此,史学家司马迁和民间的封神演义将妲己塑造成一个“恶毒美女”的形象,将商朝的灭亡和妲己的妖言惑众联系在一起。

但是,在古代中国的社会环境一直是以男人为中心的,有多少女人可以冲破男人的枷锁呢?女人们只不过是男人们的失败之后的借口,可以说,妲己非常的可伶,背了几千年的黑锅,而最终的祸首就是这个男权社会。

妲己,在河南出土的商朝古墓中发现确实是有此人,但是她是被商纣王帝辛所掳掠的,而她进宫的时间只有一年,然后商王朝便被周朝所灭。可以想象,一个进宫只有一年的女子,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和民间的小说封神演义中被塑造成是一个“坏女人”,妖言惑众,导致商王朝的灭亡,这是多么的可笑和不负责任啊!而且,妲己在商纣王死后还要殉葬,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子遭遇到了命运的不公之后还要被后人如此“侮辱”,这真的好吗?

至于商王朝和周朝之间的恩怨完完全全是是由于商纣王的残暴导致的,所以说,这就是一个历史“大乌龙”!【当然,商纣王是否是残暴还是后人玷污这还是存在争议,这就好比隋炀帝杨广】

然后,笔者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现在很多人以为所谓的正史就是正确的,但是正史也是史学官们所写的,他们也有私心,他们不是神,他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颠倒历史,我们不能不信历史书籍,也不能尽信历史书籍。笔者我的水平也不是很高,但是尽量在养成一个思辨的态度。

好了,这就是笔者我的观点,喜欢的朋友点个赞,有更多好意见的朋友可以提哦!
最后,你看得了多远的过去,你也就可以看到多远的未来,历史虽然没有一定的规律,但是有一定的踪迹可究。

【作者:太阳知识局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


太阳知识局


纵观中华五千年历代帝王的成败,我们百姓的观点和认知都是褒贬不一、各抒己见,都存在很大的误区和片面,要知道人无完人这句话、何况高高在上的帝王将相,个人认为无论是史记还是民间传说总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我们的这些帝王都逃避不了,那就是得人心者才能得天下,商纣王的成败并非取决于苏妲己的迷惑而沉迷酒色、不理朝政,这其实和帝辛的性格、品质修为有很大的关系,不管帝辛成帝之前为这个国家为人民做了多大的壮举和福祉这都是他个人顺势而为,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体现在这个国家领导人为人民谋福利、让人民安居乐业,这些需要领导人有大智慧有超意识的宏观规划坚持下去,而不是把这一切建立在自己有多大的国土多大的权利和多大的私人财富之上,很多的帝王将相一旦获得上位、在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的孵化下便将自己的特权视为自己私有财产、让自己眼光不再远大从而产生局限性,因为有了这些局限性才会让人偏安一隅不思进取、贪图享乐,苏妲己只是商纣王从成功走向失败之路中的一个插曲并非关键,罪魁祸首就是帝辛称帝后的自大、残暴、听信媚言祸害忠良、任其奸臣祸国殃民,再加上每日歌舞升平不理朝政失去人心从而导致商王朝走向覆灭。


缓冲300


首先要说的是历史书上总是喜欢把女人当作亡国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历史小说或者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比如妲己于商朝,李师师与宋徽宗等等。这无非就是吸引流量,给枯燥乏味的历史加上调味剂。所以我是不认同帝辛是因为妲己而变得残暴、昏庸的。商朝也不是因为妲己而亡,主要有以下三点依据:

第一,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帝辛,帝辛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继位后,重视扩张领土,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获得大批俘虏,并把商朝势力扩展到长江流域。但他刚愎自用,引发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之长期征讨东夷,造成国内兵力空虚。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中,周武王率领诸侯联军击败商军,帝辛见大势已去,便躲进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第二,我们再来看看周武王起兵伐商的原因,周武王在《牧誓》里,曾经列举了帝辛的三大罪状:先说第一点,听信妇人之言,这条罪名倒是可以成立的。如妲已怂恿纣王杀死忠臣比干,剖腹剜心,以印证传说中的“圣人之心有七窍” 说法。第二点,不祭祀祖宗和神灵。我们可以解读为他“反对神权”、“改革旧俗”,帝辛严格推行周祭制度,固定和缩小致祭神灵的范围,以此疏远旧贵族。第三点,任用四方逃亡的奴隶而不任用同宗兄弟。我们可以解读为变更用人制度,打破奴隶主贵族‘世袭制”、“从中下层提拔了一批新人”以“为其革新路线服务”。

第三,我认为周武王起兵伐商,说到底就是统治集团之间利益矛盾的冲突,和人民反对压迫是有一定的原因,但不是主体。帝辛通过推行法律改革,通过法律惩罚的方式使内、外服各族人口脱离族组织而纳入自己的直接掌控之中,从而扩大自己直接控制的人口数量、削弱贵族势力,同时以严刑峻法镇压贵族反抗;这极大打压贵族的利益,于是在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之时,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

所以,我认为纣王帝辛虽然好色、残暴而且比较刚愎自用。但是这并不是有妲己造成的。而已他并不昏庸,他把中华文化推到了长江流域。



有味哦


《封神演义》是演义小说,同时也是神话。在演义中,狐狸精苏妲己常给商纣王吹枕边风。使纣王残害忠良,滥杀无辜。从而葬送了商王朝。苏妲己就是纣王身死国亡的罪魁祸首。
历史上的商纣王则不是因妲己亡国。而是因酒亡国。

儒家对于商纣的态度,确实是人人得而诛之的暴君。但世人过分夸大了其罪恶。正如《论语》所言:纣之不善,不如是也。


马景涛 版的纣王最符合符合历史原型。 商纣王智勇双全。他发明的酷刑,是为捍卫君权。他酷爱喝酒,是因为商朝的酒文化。这不能怪罪他。而是罪在商朝。 商纣王只做了一件荒淫之事,酒后失德,意图霸占黄飞虎之妻。逼迫黄飞虎谋反。

如果纣王不饮酒。绝对不会办如此愚蠢、荒淫之事。

历史中的商纣王,手腕很硬的一位君主。只是在醉酒之后,办荒唐之事。杀过无辜之人。他酒醒以后,大臣大骂他无道。大臣骂他骂的太难听。他怒而杀可几个大臣。

可以说,商王朝因酒亡国。 周王朝建立后,周公制周礼。周礼规定。每年只有一个节日可以饮酒。婚丧嫁娶可以饮酒。除此之外,聚众饮酒者,全部处死。

这又从佐证了商王朝因酒灭亡。

对纣王的认知,必须遍读儒家经典:智勇双全,文韬武略。虽然残暴,绝不愚蠢。商朝的灭亡不怪纣王,更不能怪妲己。罪魁祸首是商朝嗜酒如命的酒文化。

孔子曰:常酒者,天子失天子。匹夫失其身。此之谓也。


杨朱学派


我们可以反着看一下封神演义。

是有苏氏造反,然后纣王派军队攻打,快灭亡的有苏氏只能想办法活下去,所以献美女,从封神演义中,闻仲一直在外打仗,并不是有叛乱,而是因为纣王想扩大国家版图,所以军队都派出去了,周武王伐商的时候,就是趁这个机会才能成功,这也和纣王,或者说历史上的每个皇帝一样,好大喜功,刚愎自用有关,国家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

纣王的罪名是,听妇人言,不祭祀,任用犯人,不任用亲族,其实这些都是事后罗列出来的,这些根本算不上什么罪名,商朝是十分自由的,女性可以有自己的封地,可以做官,还可以带兵打仗,商王武丁的老婆妇好就是历史上真实记载的女性将领(新版封神演义黄飞虎的祖先)。

不用亲族,没能力的人谁敢用呢,对不对,用犯人,其他国家犯事了,到商的地界,就可以获得自由身,有才能的人任用为官,其实这两条是策反贵族集团的手段,不祭祀,就是封神演义中说的,他不去祭祀女娲,这个不值一提。

他们贬低妲己,我觉得有两个目的,首先是坐实纣王的罪名,第二个,在商以后,周朝的女性地位极速下降,和男女平等有关。

上面一个朋友说,妲己害死比干,其实有新的证据证明,比干死于纣王之后,所以害死这事,后人加上去的。

周的等级制森严,西周的褒姒事件,再次打压女性的权利,到春秋战国,成为了男性的附属品,几千年对女性的迫害根源,我觉得应该从这里算起。


俊俊自媒体


不是,妲己不过是小说家的托词。

1、商纣王丢掉政权完全是自己“作”的,不作就不会死。说直接一点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太不把别人当人。文艺一点就是“失德”。

2、《太誓》说“纣不肯事上帝鬼神”;“上帝不常,九有以亡”。说的都是商纣王不尊重“上帝”,是“上帝”让他灭亡的……

3、商纣王以及他的前任实际上是比较有实力的,纣王自己也英俊潇洒。

但他对待诸侯的方式有问题。性格有点像特朗普,是直接一点就是太自私,不像个大哥,不懂得尊重别人。导致上千个“方国”陆续叛乱,不再服从命令。他自己也征伐不过来,就让西伯“周”代为“征伐”。

4、“周”和殷商是有婚姻关系的,商用这种方式拉拢“周”,几代人,周一直替他们讨伐叛变者……说清楚就是清理门户。

也就是说“周”的家族势力也许就接近于殷商的实力。

5、历史上纣王的道德败坏是他性格本身的问题,妲己不过是个过客。因为,即使没有妲己,也会有别的宠妃。这时候的商纣王已经自我膨胀的厉害👍。他觉得他就是世界老大的美国,别人都应该听他的。如果不听他的,他就派兵去征服。 这里替纣王四处征服的还有秦始皇的祖先蜚蠊和恶来。

6、“周”实际上用了近50年的时间(也就是实际上周在商纣王之前就已经开始布局了)借助商给予的征伐特权,迅速清理了殷商周围的大小方国。河南的,山西的,北方的,都陆续被征服,等到武王伐纣的时候,纣王周边不再有援军。

7、所以说,把这种几代人的战略部署忽略,硬是把问题强加给妲己,是对历史的不了解。


终南高扬


我是棠棣,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

这个问题,说到底还是历史上的红颜祸水论的一种表达方式。我们弄错了这个问题的逻辑:首先是由于纣王的昏庸无道才使得地方诸侯投其所好,以求保全。

我来从《封神演义》和史书两个方面谈论一下妲己“红颜祸水”的说法:

一、《封神演义》中的妲己“红颜祸水”

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中,妲己一直被视为体现“红颜祸水”思想的第一人。在《封神演义》中,妲己是导致商纣亡国的直接原因。但是从小说中的具体描写来看,帝辛去拜见女娲神像,写诗亵渎女娲,才是导致商朝灭亡的真正源头。女娲作为上古女神,颇受人们尊重与崇敬,丞相商容进谏帝辛,在女娲宫进香时曾说“女娲乃上古神女, 生有圣德, 女娲乃采五色石炼之以补青天, 故有功于百姓, 黎庶立禋祀以报之” 。



为使商朝 “四时康泰, 国祚绵长, 风调雨顺, 灾害潜消” ,帝辛起身前去女娲宫祭拜。 帝辛见女娲神像 “容貌端丽,瑞彩翩趾,国色天姿,宛然如生;真是蕊宫仙子临凡,月殿嫦娥下世”。

女娲娘娘的美貌引起帝辛的爱慕,于是就写诗意淫,女娲娘娘看后大怒,恼曰:“殷受无道昏君,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反不畏上天,吟诗亵我,甚是可恶!我想成汤伐桀而王天下,享国六百余年,气数已尽;若不与他个报应,不见我的灵感。”



并招来三女妖祸乱成汤,终致成汤灭亡。由此看来,帝辛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昏君,只是被女色所诱,导致女娲娘娘的报复,可见女性的美貌是万祸之源,男性一旦为美貌所惑,必会招来大祸“人君爱色,必颠覆社稷;卿大夫爱色,必绝灭宗庙;仕庶人爱色,必戕害其身。”

红颜祸水论其实是男性表露出来的一种对女性的极其惶恐的心理。然则,历史并不是几个无权无位的女性就能使之发生更替亦或衰亡的。朝代更替,国家兴衰的罪魁祸首本就不是毫无权利的女子,而是处于社会统治阶层具有实际权力的男子。

若是单单以美丽来说,妲己足以称得上“美人中的美人”,否则坐拥商朝后宫的帝辛不可能为之惊叹,也恰是由于妲己如许的美丽,才能使帝辛为之倾倒,对其蛊惑朝纲的言语百依百顺,最后断送了成汤的大好江山。妲己的美丽与谗言成为商朝灭亡的直接原因,小说中还运用了许多的笔墨描写妲己魅惑帝辛、秽乱宫廷的行为。



比方说,第六回帝辛无道造炮烙;第七回费仲计废姜皇后;第十九回伯邑考进贡赎罪;第二十六回妲己设计害比干,等等,全部都是帝辛对妲己言听计从的结果。

二、史书中的妲己“红颜祸水”

《吕氏春秋·先识览第四》便有这样的记载:姬发以告诸侯曰:“商王大乱,沈于酒德,辟远箕子,爰近姑与息。妲己为政,赏罚无方,不用法式,杀三不辜,民大不服。守法之臣,出奔周国。”

从这番话中可以看得出由于妲己干涉朝政,已经引发了许多朝臣的不满,尤其是忠良大臣的不满。如此种种,妲己作为“红颜祸水”的罪责也就又多了一条。

在大家的印象里,帝辛就是一个暴君的形象。然而,这个形象却与真实的帝辛差距甚大。其实在春秋时期,记载的有关于帝辛的罪状仅仅只有“比干拼死上谏而被赐死”,但是到了战国时期, 《墨子·明鬼》“昔者殷王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上诟天侮鬼,下殃傲天下之万民,播弃黎老,贼诛孩子,楚毒无罪,刳剔孕妇,庶旧鳏寡,号咷无告也。”

开始有记录纣王解剖怀孕妇女等罪行,而且连比干上谏而死的死法还变得多种多样了,楚大夫屈原在《涉江》中写道“比干菹醢。”认为比干是被剁成肉酱而死,这也只是其一。 但是到了汉朝史官司马迁撰写 《史记》 时,比干的死法又变得更加离奇了, 我们来看 《史记· 殷本纪》:纣愈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太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



而后又因为帝辛宠幸妲己,又被传为妲己甚为好奇“圣人之心是否有七窍”,帝辛便命人剖开比干的心以此来满足妲己的好奇心。

《史记·殷本纪》记载,殷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对妲己百依百顺这条罪状,是根本不切合现实情况的,殷商时期的人们颇为封建迷信,任何具有决定性的措施,都是要通过占卜来断定福祸再来做出相应的决定,这是在出土的甲骨文中有明确记录的,妲己能够蛊惑纣王的力量,实在是被后人夸大得离奇。帝辛再是不好,一国之君也不至于会有如此卑劣。后人根据个人喜好,加以浓重的感情色彩,对帝辛的残暴和妲己的荒淫进行加工描绘,以讹传讹,这样与捏造谎言有什么区别呢?



在后世不论是野史还是正史,妲己的妖孽和淫荡形象也随着大家的故事传播变得也发恐怖。直到明代的《封神演义》出现,编撰者没有了史学家等等的考虑和顾忌,直接将妲己妖魔化,是狐精,是妖魔,是害成汤毁于一旦的千古罪人。抚心自问,将国家衰亡的脏水泼到一个女人身上,是否正确?

三、“红颜祸水”论出现的原因?

在夏商时代,还有母系氏族社会制度的存遗,女性仍保有主导的权力,体现在政治、祭祀、农业、军事等等的方面,她们不仅有独立的财产权,还有主持祭祀和指挥作战的权力。 《封神演义中女娲娘娘以她至高无上的神权和超人的威慑力成功的维护了自己的女性尊严。

虽说女娲娘娘在这部神魔小说中代表的主要是神权之于王权的凌驾以及天命观的概念,但是女娲神话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社会条件,说明在新旧石器时代和母系氏族社会里,“女性崇拜”观念的由来并不以性别歧视为念头和目标,而是以对繁衍的赞美和期待为念头和目标。

由于女性拥有生育功能,是以被冠以造物神,鼻祖的称号。在远古时代,先民主要以打猎生存,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和生存条件的艰苦,他们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去继续打猎生产工作,以此来抵抗恶劣的生存环境。因此,就形成了对繁衍的渴望和崇敬,因为原始社会群婚制度的特点,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于是便产生了“女性崇拜”的观念。

“女性崇拜”和人们对生命的的渴望紧密地联系着,甚至可以说是融为一体。由于女性在经济生活中起主导作用,她们在社会中是拥有独立自主地位的,不仅不是男性的附庸,而且还受到男性的尊重和崇拜。然而,这样的日子并没有过了多久。自从周朝的兴起,我国古代性别文化发展和社会性别制度就发生了重大转折。周代社会制度的创立,为强化男性权力奠定了基础,从此开始,女性的社会地位开始降低。

并且,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自然知识的进步,男子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作用不断变大,他们在社会历史上的地位也开始逐渐提升,随着人们对生殖繁衍逐渐有了科学的认识,男性开始不再尊崇女人。女神的地位已经被降低成男神的妻妾亦或情妇,男性开始占据社会等级结构中的统治者地位,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中男性等级统治取代了女性和男性之间的伙伴合作关系,开始出现一夫多妻、殉葬、娼妓。历史逐渐演变成单一的男性历史。

在男权社会下,主流价值评判所称道的坚贞刚烈中,包裹着吃人的假话,而女人是“祸水”的侮蔑则是对男人罪恶的掩盖。

中国封建社会是个等级森严并且尊卑有序的社会秩序、社会各次人等各安其位,具有倾城之姿的女人激发的男人之间令人切齿的争夺很大的侵扰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稳固和统治阶层的太平。所以这些拥有美貌的女人又被看作是魅惑男子的妖孽,不能接近充盈着美丽诱惑的陷阱。正是男权社会的提防和仇视,使得男性掌有绝对的言语主导权,由于惧怕,于是污蔑她们的形象,给美女们冠以“祸水”的称号。其实,红颜祸水的形象不仅仅只是拿来提防女性,更为重要的是给予男性告诫。

之所以男性敢明目张胆的将历史兴衰的罪孽完完全全的推脱在女性身上,并且又能获得社会大众的一概认可,是因为,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思想的作怪。当母系氏族被父系氏族取代之后,女性在历史中的主导地位也一去不复还了,女性逐渐成了男性的附庸,成为了低声下气的奴隶或者说是繁衍工具。在以男权为中心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女性不仅在心理上受到了窒息的压抑、精神的禁锢,甚至身体上还受到了折磨。恩格斯曾说过父系社会代替母系社会是女性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失败。

“红颜祸水”现象,是随女权沦落、男性中心社会日益加强对女性全面压制而产生的文化现象,在文学中也有广泛的表现。而这种现象,是男性一手造就的,他们以此来禁锢女性的精神,洗脱自己的罪恶,并且将之作为进一步摧残女人的借口。


常棣tandy


在历史上,很多王朝的衰弱都喜欢归结到一个原因上,那便是皇帝贪图美色,耽误了朝政,使得国家一步步走向衰亡。这就是所谓的美女误国。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有很多,像商朝的妲己、周朝的褒姒、唐朝的杨贵妃,君王对他们都是宠爱万分,结果却是国家衰亡。

其中妲己对我们影响更大,因为一部《封神榜》将其构画成一个祸国殃民的狐狸精,让人觉得商纣王就是受到了她的蛊惑,才会变得昏聩。不过要是我们仔细去了解一下,会发现情况有很大区别,像就有怀疑的声音说商纣王并不是如史料中写的那样不堪,之所以他现在被人认为是昏君,主要是有人给他身上加了不少黑点,像相关典故有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牝鸡司晨等,这都是反映出商纣王昏庸无道的典故,让后人觉得这商纣王是昏君无疑。



不过有人对他的恶政有新的解释,像将“不敬神”解读为他“反对神权”,说商纣王是疲于敬神的一系列繁琐的程序,因此就改革了神权。将其“任用罪人”、不重用贵族,理解为“打破奴隶主贵族‘世袭’制”、“从中下层提拔了一批新人”以“为其革新路线服务”。

苏妲己是的确存在的人,她属于有苏氏。不过她对商纣王进谗言,这应该是存在疑问,因为她进宫陪伴商纣王的时间不到一年。短短的一年之内肯定对商纣王起不了多大的影响,必定是日积月累的影响才造就了这样的局面。


历史百家争鸣



翊圣君


商纣王原名帝辛,千百年了他的暴君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在《尚书·牧誓》中,周武王却只给他列举了四条罪状,分别是听妇人言、不认真祭祀、不重用亲戚、任用逃犯做官。后世说纣王是宠信妲而王国,大抵是因为这一条。但是如果仔细推敲的话,因为一个女人王国还是很片面的。

首先,纣王是有抱负的君王,说白了就是想干事儿的皇帝,据记载,帝辛远征东夷,一直打到长江第下游,降服了东夷大部分部落,但是战线太长,这旷日持久的战争拖垮了商王朝,这也给我周乘虚而入的机会。

在商周的关键战役——牧野之战时,商的主力还在东夷,参展部队主要是东夷投降军队和努力组成的,新降东夷军队不出力,奴隶战斗力又不足,且人数少于周军很多,所以终于寡不敌众,牧野战败,商都失守。

另外还有一些人说,商的灭亡与纣王大哥微子的叛国关系很大;也有说纣王傻了垂涎妲己的伯邑考才引发的周的突袭,这些也许有一些关系,但都不是问题的核心。真正的核心因素个人认为是部族之间对于资源的分配和人对至高无上权利的渴望,这一点古往今来,亘古不变,也正是这一不变的规律,才有了朝代的更替,也有了历史车轮曲折的滚向前方。

在每一次朝代更迭后,胜利者总是要给更迭一个说法,这个说法就是细数前朝帝王的过错,用于证明推翻旧朝,建立新朝的合理性,也是安定民心的必要手段。这其中,女人通常会成为王国之君的王国的重要因素,妲己只是其中之一。说帝辛因为宠爱一个女人而王国,还是不足为信的;而妲己也可能是被冤枉的替罪羊之一。

评价一个帝王或者一个人,都不能简单的从一个结果看,要从他所作所为的纵深价值思考!帝辛征服东夷,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向东南传播,促进了民族融合,这一点就是他对后世的积极作用;这一点,同样是王国之君的杨广,开凿大运河,至今还在使用,这难道不是千秋功业吗?纵观底薪,大体上还是一个不错的皇帝,但却被黑了数千年,让心唏嘘,但也启发人们要辩证的看待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