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解读不到位,体检相当于白做

现在大家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也都知道要定期做体检。但当一套体检坐下来,拿到体检报告的您是否会困惑地发现——

这“天书”一样的体检报告竟完全看不懂?

体检报告解读不到位,体检相当于白做


在目前的体检机构和医院,血检、超声、X线、CT、MRI(磁共振)等已成为最普遍、最常规的检查手段,很多人花大价钱做了超声、CT甚至核磁检查,可完全不知道片子上的影像代表什么!虽然有影像技师的简短描述,可专业的医学名词让人不明觉厉——

内心敏感的人可能怀疑甚至担心自己患了很重的疾病,每天惴惴不安,而有些心大的人对需要重视的问题却又采用了忽视的态度。对此,丽滋卡尔国际医院超声科主任 潘雪薇 教授 说:“体检报告与影像报告的解读特别重要,如果解读不到位,相当于白白做了一次体检!”

超声科主任医师;原天津第四中心医院超声科主任;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院教授、硕导;天津市医学影像学会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委员。


体检报告解读不到位,体检相当于白做

怎样解读报告才让体检不白做?

体检报告上的检测数据,往往是客观的描述所见,虽然对绝大多数人都能起到参考作用,但因为每个人的个体体质不一样,所以体检报告内标注的参考值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体检报告解读不到位,体检相当于白做

有了精准数据的体检和影像报告,还需要临床医师结合血检与临床检查进行综合分析诊断,以此来发现疾病信息,

针对个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治疗、如何治疗和如何干预。


看不懂的化验单要问医生

许多医疗体检机构都添置了检测自动分析仪,检验结果一般都是一长串非专业人士很难理解的医学术语。有的项目后面标有正常参考值↑↓提示"不正常",有没有意义呢?一般来讲所谓的正常值,是根据大多数健康人测得的平均数,不能顾及个别现象,所以最好要结合临床检查,请医师做出符合个体的解答。


影像学报告不等于疾病诊断


现在影像学技术为疾病诊断提供了重要支持,但影像学诊断与临床诊断是两种不同范畴、不同性质的诊断,除了影像资料,还需要结合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临床症状、既往病史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所以真正深入的体检,除了精准影像筛查支持外,对影像的专业解读以及临床医师的介入对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和指导更为重要。


重点关注以下几个体检指标解读


体检主要针对发病率较高、威胁健康的疾病进行筛查,因此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报告解读:1、身体长没长肿瘤以及风险;2、有没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情况,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3、其他重要器官形态和功能的评价。


体检报告解读不到位,体检相当于白做


一对一动态阅片服务改变了以往超声、放射诊断过程中医师只看图像、不接触体检者的工作模式,出诊专家直接与体检者沟通交流,分析影像资料,为受检者提供了个性化、有针对性的个体健康状态的解读,也有效提升了体检者的受检体验,与健康的距离更近一步,以最为有效的方式真正实现了体检的最高目标——对重大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