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又“抢跑”了!将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和所有公共交通

3月10日上午,潜江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专题会议,对当前及下一阶段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研判和安排部署。

会议决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潜江市将于近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市域内所有交通卡口将解除,所有公共交通将恢复,所有企业将全面复工复产。


作为武汉城市圈的百万人口城市,潜江确诊病例当前定格在198例。难能可贵的是,与1月17日就开始全城严防死守一样,这次引导有序复工复产,潜江又“抢跑”了——


2月11日,潜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以红头文件形式,要求全市有序开展企业复工和春耕生产。

2月12日,小龙虾24小时客服热线在线协调采购需求。

2月22日,熊口镇第一批农民在身体检测合格后下田作业。

2月25日,中国虾谷小龙虾交易中心复工,开通浙江宁波线物流专线。


虾迷们,长吁一口气:

再难再苦,吃虾不误!

潜江又“抢跑”了!将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和所有公共交通

楚天都市报:

潜江有序复工复产一月

小龙虾成“开路先锋”

明媚的春光撩拨得小龙虾躁动起来。

惊蛰前后,潜江小龙虾销量连续突破10万斤关口。仅3月7日一天,潜网集团发往上海、江苏、浙江、贵州等十余个省市的水产品就达70吨。

道路封了,小龙虾是怎么出城的?潜网集团一份调拨单显示:车牌为鲁HM9VXX的大货车装载10吨小龙虾,从位于潜江市后湖管理区的中国虾谷小龙虾交易中心出发——江苏南京卸货——常州卸货——无锡卸货——苏州卸货——到终点上海卸货不返回。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潜江市农业发展中心主任张传银说,全市从2月中旬有序复工复产以来,小龙虾俨然成为“开路先锋”。


潜江又“抢跑”了!将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和所有公共交通

小龙虾是潜江的大产业。今年潜江虾稻共作养殖面积85万亩,九成已复工。

其中万亩小龙虾生产基地13个,千亩小龙虾生产基地70个。3月7日一大早,在熊口镇赵脑村12000亩虾稻共作基地,村民毛爱林正在捕捉虾田里的泥鳅。她家在基地有两个30亩的老虾池。今年2月22日,通过镇上社区身体检测合格后,她和另外10多个村民成为第一批下田作业的人。 “食宿都在各自虾池上的管理房里,合作社对生产生活物资实行统一配送。”毛爱林说,在疫情没有完全解除前,中途是不允许回镇上的。前一段时间,毛爱林主要是打捞虾池里的青苔,进行田块消毒和水管理。近期,一个是将虾田里的泥鳅卖出,二是在合作社的帮助下卖虾苗。

虽说虾苗的价格比去年略低,不过这并不影响毛爱林的心情。去年底,她未雨绸缪,在离基地不远的夏桥村包了一个虾池,因为受疫情的影响,她早早地将这块虾池腾空了,现在将基地的虾苗投放到这个虾池,正好养大虾。她说,只要疫情得到控制,大虾还是蛮有出路的。

潜江市绿途虾稻共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常洪说,他们的12000亩虾稻共作基地,9成以上的虾池都复工了。此外,合作社还在天门市承包4000亩虾池,前不久,通过规范手续,先期10多个村民顺利到达天门市,目前,正有序组织复工。

潜江又“抢跑”了!将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和所有公共交通


小龙虾可随时捕捞,随时补苗。一年四季此消彼长,只要有市场,立马可供货。

疫情发生后,潜江调整战略,指导虾农大幅提升大规模商品虾的比例,以赚“大虾”的钱为主。同时,因地制宜开展虾稻共作繁养分离生产,科学合理开展虾稻共作立体综合生态模式生产。

如今天气转暖,在洞里藏了一个冬天的“大虾”们,已经手舞足蹈等待出水。

与毛爱林小规模养殖不同,陈芝斌手笔更大。从3月4日开始,他每天销往全国省会城市的小龙虾在万斤以上。

5年前,陈芝斌在潜江市运粮湖管理区流转3180亩土地当了农场主,发展虾稻产业。近几年,100户贫困户依托他的家庭农场脱了贫。今年,陈芝斌担心已脱贫的农户受疫情影响减收,他觉得身上的担子很重。春节前就开始琢磨虾稻生产、经营、服务农户的事;二月底严格按要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每天组织调水、肥水、除青苔。

“现在还管控得很严。”陈芝斌说,上面要求我们分时段下田,每户下田人员不超过2人,必须体温正常,防护措施到位,并有村干部下田巡查统计,适时上报。

陈芝斌紧盯着市场,租了农场一家闲置企业,投资300多万元上了冷链物流装备。目前,已与全国20多个省会市场签下了销售合同,要确保虾农大疫之年不减收。随着疫情管控到位,交通日渐畅通,陈芝斌预计,小龙虾日发货量将会有大幅上升。

潜江又“抢跑”了!将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和所有公共交通

防控不松,农事不误。

早在2月11日,潜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就以红头文件形式,要求全市有序开展企业复工和春耕生产。

这份看起来有些“超前”的文件出台,建立在辖区疫情较轻和科学防控的基础之上。据央视等媒体报道,潜江市从今年1月17日开始“超前”定点收治第一批病人。至今,潜江确诊人数牢牢控制在200人以内,连续多日新增为零。潜江也是全省第一个驰援武汉的城市,30吨莱克调味小龙虾等物质让一线医护人员备感温暖。

麦花雪白菜花黄,柳枝消瘦虾儿壮。眼下,潜江小龙虾养殖复工复产正逐步升温。

为支持这一支柱特色产业发展,潜江市委市政府统筹整合了2亿元专项资金,对相关企业进行扶持。虾稻加工企业和物流销售企业如因防疫造成市场波动,产生重大亏损,可以申报单个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的政府补助。

2月25日,中国虾谷小龙虾交易中心今年首次开通浙江宁波线物流专线。

潜网集团总裁康峻介绍,为确保小龙虾品质安全,交易中心每天对销售市场早晚消毒,坚持每天对所有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为防止人群聚集,该交易中心将以往的现场交易改为网上预约和电话预约,与虾农虾商、合作社进行实时沟通,针对性地开放一些城市和线路。随着专线越开越多,每天小龙虾发货量直线上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