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农村,村民会把晚饭吃剩的饭菜留到第二天,热后继续食用,这样会带来哪些问题?

有点意思的事儿


虽然我也是农村人,但我们家从来不吃剩饭,更别说晚饭剩下放到第二天吃了。

吃剩饭那是平常养成的生活习惯,我家是农忙时节多做点,农闲时节少做点,要是做多剩下了就给狗狗吃了。再说了一家人的饭量多大,哪一个人吃的多,哪一个人吃的少,那是再清楚不过的事情,还会天天做饭那么多饭,放到第二天热着吃?

晚饭做的多,放到第二天吃的人可能多的是,但我们家不会。[呲牙]


冬日暖阳187833482962


吃了几十年的剩饭菜了,自觉身体健康没毛病啊!今后照吃不误。除了变质的不吃。


夕阳人59665459


都别装逼了,90年代以前全国人都是这么吃的,也没见谁反对,,今晚没吃完的,明天继续吃,那个年代谁会把头天的剩菜剩饭倒掉?经济条件也不允许啊,现在才吃几年饱饭就剩菜剩饭不能吃了,去你妈的养生专家,没看到网上新闻某养生专家因病去世享年46?这位估计是养生养死的


牛仔很忙6871512


剩饭热三遍,给个省长都不换。 农民对浪费粮食的态度是零容忍的,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有啥问题?就这些狗屁砖家矫情!!


执子之手--161927803


这个习惯是在所有农村都有的。

不会有太大问题,只是从健康角度来说,其一剩饭生菜放到第二天,亚硝酸盐含量会增加很多,对健康不利。其二,反复的热菜,脂肪也变化,也对健康不利。其三,很多剩菜放到第二天,第三天会变质,这就要引起健康出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一个历史发展进程。

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发展到今天,还没有到达所有农村可以严格按照健康标准饮食的程度,这需要时间,需要改变。也需要经济基础支持

吃剩菜的基本因素还是物质匮乏,需要节约。

同时需要合理的安排。

如果整体经济基础提高了,物质丰富了。这些问题自然就消失了

人类是在一个逐步的进步。

对于健康的饮食习惯,也下文化经济基础提高的同时会得到更好的改变。

我们作为沧海一粟,在为美食撰文,在这里探讨家庭美食。

也就是和大家一起,在往更健康,更合理化的人类家庭美食出力。

欢迎大家评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嵎钝,一起探讨健康的家庭美食!


嵎嵎钝钝


不请自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不光是在农村,就是在城镇也有无数人有这个生活习惯,中午炒的菜,没吃完,又舍不得倒掉,晚上热一下,晚饭就解决了。贫穷让人担心,浪费让人心疼,就这样无数人慢慢养成了这种省吃俭用的习惯。

现在好多了,大部分家庭都有冰箱,天气热的时候,把剩菜往冰箱一放,下一顿饭吃也没什么问题,多少年都这样过来了,也没感觉对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原来在农村,大部分人都喂猪,狗,鸡等动物,现在没几家养的了,把剩菜倒掉,确实是浪费,对会过日子的无数人来讲,心疼,不忍心。这是中午的菜,晚上凑合一顿。



手机用户62516易缘


多说没有用,这简直就是废话中的大废话,小谝没话题了,天天出这种无聊的题目是不是有稿费,我天天回答天天写,手都写一断了,钱一分没得,你到好。坐享其成一。最后回答一次谁都吃隔夜菜,大年30做的菜吃到初几那不是隔夜菜,这么多人包括大老板上饭店吃饭,吃不完百分之99都打包回家第二天吃,这不是隔夜菜。卤菜卖了几天有时更久,超市也一样几天了照样卖,不是大把人买,自己家隔夜菜比外面歺馆的菜强一万倍,大家懂的,八九十岁长寿老人都是吃隔菜长大的,那时那有冰箱,菜都没吃,面条当菜,本人也经历过,有点好菜舍不得一歺吃完,分几天吃。不多说了,有同感👍!


毛秀才炒西红柿ABc


我到现在也这样,因为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真是有点饿怕了。我觉得只要不变质,隔夜饭菜和早上剩下的晚上吃也没什么区别,致于产生一点亚硝酸盐,不是每天都吃,也没什么大碍。可能是我文化低理解不透,我父母都这么吃饭,也都活到九十来岁,一句话扔了真的好心疼!



长山紫云1


我家老伴每天中午吃剩饭剩菜,孙子,孙女没吃完的他全吃,孙子说他是垃圾桶,现在非常时期他每天睡到十点半起床,剩饭剩菜一煮,早上从来不到外面买过早,都是晚上剩的菜下面吃,要是泼了他就生气,我习惯了,要吃就吃呗,反正我是不吃的。


飘155625715


记得以前小时候农村还没有冰箱的时候,当天剩下的饭菜,都是不舍得倒掉的,留着第二天吃,依照城里人特别注重养生的人来说,隔夜的饭菜肯定是不能食用的,但对相对落后的农村人来说,只要饭菜没有馊味,都是可以毫无顾忌的吃进肚子里的,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想糟蹋自己辛苦劳作的成果,一粥一饭应当忆苦思甜,另一方面当时农村普遍并不富裕,粮食来之不易,哪里舍得把吃剩的饭菜倒掉?

我清楚的记得儿时,那时不像现在餐餐有荤菜吃,家里养的鸡鸭或者鸡鸭下的蛋,基本上都是拿到集市上去卖的,以此来贴补家用,偶然一次逢年过节,又或者家里来客人了,妈妈就会杀一只鸡或鸭,一餐肯定是吃不完的,也不舍得一餐吃完 ,所以就会留下一点第二天吃,那时没冰箱,冬天还好,食物不容易变味,特别是夏天,温度高,杀的鸡鸭肉容易变质坏掉,妈妈总是先把留下的菜放锅里蒸熟,再撒上盐,放到透风处悬挂起来,到第二天吃的时候就不会有味,那时虽然没有太多的荤菜吃,但吃起来特别有味。

那个时候,不光是咱农村,我相信城里人也是不舍得把剩饭菜倒掉的,除非是那些特别富裕的家庭,对食物特别讲究的除外,其余的也普遍和农村差不多,只不过城里人可能比我们早用些年的冰箱,我记得那时我家有个城里的亲戚,有时去他家做客,往往在他家是吃饭不饱的,他不舍得煮太多的饭菜,因为城里不比咱农村,吃剩的饭菜可以用来喂养鸡鸭猪等家禽,而他们的饭菜如果没吃完,既不舍得倒进垃圾桶,又觉得第二天不好吃,干脆就少煮一点。

不过,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冰箱也已是家家户户的必备品,吃剩的事物放进冰箱保鲜,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只要不刻意的浪费粮食,一般全民的保健意识已经大大的加强了,能吃的则吃,不能吃的也不会心痛。

很庆幸老百姓的日子没有以前的拮据,有越过越好的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