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的11條“教子之道”,句句都是經典,父母應該都看看

學貫儒釋道、弟子遍天下的國學大師南懷瑾,毫無疑問是一個

大教育家

他不僅以自己的學識、修行體悟和人生經驗,對追隨他的成年弟子進行教育,也對孩子的教育講過很多語重心長的話。這些話都是說給家長聽的,散見在他的各種著作和講演中,字裡行間都是對孩子們成長的深沉關切。

南懷瑾先生的11條“教子之道”,句句都是經典,父母應該都看看

“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裡;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這是學界對已故國學大師南懷瑾學術成就的評價。

而在日常生活中,南懷瑾是怎樣的一個人?他又是如何教育子女?

南懷瑾先生的11條“教子之道”,句句都是經典,父母應該都看看

南懷瑾先生的11條“教子之道”,句句都是經典,父母應該都看看

一、教育孩子,先教做人

南懷瑾老師,特別關心下一代成長,他經常用諸葛亮的《誡子書》、《朱子家書》、《曾國藩家書》等經典著作,深入淺出講教育孩子的道理!他經常說:

首先要教會孩子做人,然後才是教知識(技能),不要搞反了!

南懷瑾認為,教育孩子應該是先教做人,而做人就要先從心性修養開始。

身心修養是做一個人的根本。不論你是什麼職業,什麼地位,只要你做人,都是以此為基本修養的。這是中國的教育根本。《大學》講,“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

我們中華民族一直以來的教育目的:是為了“做人”,而不是為了“生活”。

南懷瑾先生的11條“教子之道”,句句都是經典,父母應該都看看

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害孩子

父母不應該將自己一生做不到的願望下意識的寄託到孩子的身上,孩子是獨立的個體,為人父母最應當思考的是如何正確的培養和輔導孩子,而不是一味的要求他們讀書、考試,這樣只會讓孩子失去自我。

三、千萬不可溺愛,讓孩子自己站起來

在古代,父母用心培養孩子的方式是把十二三歲的孩子送出來當學徒,而不是像現在的父母一樣溺愛孩子。中國古文有一句話,“恩裡生害”,父母對兒女的愛是恩情,可是“恩裡生害”,愛孩子愛得太多了,反過來是害他不能自立了,站不起來了。

南懷瑾先生的11條“教子之道”,句句都是經典,父母應該都看看

四、只要孩子做個好人、有門手藝

古語說“良田千頃,不如一技在身”。學問歸學問,吃飯歸吃飯。中國原來有很多有學問有本事的人,但是不出來做“仕”的,因為他有謀生的本事,發財做官,都是過眼雲煙的事。

南懷瑾對孩子的教育就是這樣,一切要他們自立發展,這就是古人所說“人貴自立”的道理。

五、首先要知道孩子的秉性

有的父母對兒女有很深的偏愛,從來都是隻看到孩子的優點,卻看不到孩子的缺點,父母要懂得自己孩子的稟賦性向,畢竟“知子莫若父”。

南懷瑾先生的11條“教子之道”,句句都是經典,父母應該都看看

六、教育要從胎教開始

《禮記》裡早有記載,依照中國上古的道理,女性一懷胎,習慣就要改,看的書也不同了。

所以,不要認為孩子沒出生就不會受到影響,胎兒五六個月以後,父母吵架等種種行為,好事、壞事,都會影響到孩子的知性。

七、母親的教育尤其重要

一個家庭有個好主婦、有個好媽媽,才可以講齊家之道。

一個母親會影響三代,許多問題根源大多在母親這裡。抓住“母親”這個牛鼻子,就一抓一個準。因為在一般的家庭中,母親只要沒什麼大問題,就會成為家庭的核心。

南懷瑾先生的11條“教子之道”,句句都是經典,父母應該都看看

八、讓孩子從做好小事開始

兒童開始讀書是一件事,但根據中國傳統文化來說,真正的兒童教育學的是“灑掃應對”。

小孩子在六歲至八歲之間入小學,怎麼掃地、抹桌子,怎麼與老師、大人、朋友講話的禮貌態度、規矩,這個最重要。

九、一定要讓孩子背經典

人類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個,就是背誦,不管是中國的文化還是外語,都是要背的,背書有很多好處,孩子們背誦古書,真的把古文背好,智能開發以後,讀現在學校的教科書,一看就懂了,這效益已經出來了。

南懷瑾先生的11條“教子之道”,句句都是經典,父母應該都看看

十、尊重孩子的愛好,支持並培養

一個人對其感興趣的事情,總是會竭盡全力做到最好。而沒有感興趣的事情,甚至缺乏興趣愛好的人,他的一生將是遺憾的。父母應該用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孩子的興趣,應該承認孩子有“擁有屬於自己的愛好”的權利,並且尊重他的個人興趣,不對他的興趣指手畫腳。

十一、教育一定要循序漸進,千萬不可太過

現在許多家庭的父母,看見自己的孩子聰明,便高興得很,拼命去培養。實際上,教育孩子和種一棵好花一樣,一棵好的花苗,如果肥料用得太多,澆水過勤,反而害了這個好花苗。

南懷瑾先生的11條“教子之道”,句句都是經典,父母應該都看看

南懷瑾老師經常說:很多家長犯兩個錯誤錯誤:

一是採取補償式教育方式:補償式,就是把自己沒有享受的,都讓孩子享受,養成孩子自私自利的秉性!

二是拔苗助長教育方式:拔苗助長,把自己實現不了的理想,不切實際放在孩子身上,忘記教他修身做人!

都是不可取。

南懷瑾先生的11條“教子之道”,句句都是經典,父母應該都看看

不難發現,南懷瑾的教子觀與中國傳統的教子觀一脈相承,是一種真正從做人、成人著手來培養孩子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再談建功立業。這是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智慧的精髓,旨在讓孩子先立君子之德,再談丈夫之業。

不管我們是為人父母,還是馳騁職場,亦或是為人師表,都可以去看看南懷瑾的著作和演講,他的觀念是傳統的但又是精華的,《南懷瑾的20堂國學課》和《聽南懷瑾講人生哲理》就是很不錯的兩本書。

南懷瑾先生的11條“教子之道”,句句都是經典,父母應該都看看

《南懷瑾的20堂國學課》立足於南懷瑾大師對國學典籍的講解與梳理,融匯各家經典於一爐,介紹了國學的歷史觀、人生觀,以及處事規矩和成功智慧,並加入了新鮮的、貼合當下人們生活的案例,讓我們在領悟先哲思想的同時,彙集人生智慧,點撥人情世故,以平凡的視角觀讀這個紛繁的世界。

南懷瑾先生的11條“教子之道”,句句都是經典,父母應該都看看

《聽南懷瑾講人生哲理》南懷瑾講解的人生哲理,看似波瀾不驚,卻發人深省,他彷彿一座連接古今的橋樑,彌補了當今中華文化的斷層。

南懷瑾先生的11條“教子之道”,句句都是經典,父母應該都看看

通過南先生別具一格的講解,你會發現聖人們的形象與以往諸多學者經學中塑造的形象大相徑庭,彷彿是身邊循循善誘、學識淵博的長者在向你講述人生的哲理,而這源於他自身修養與學問的沉澱,沒有故弄玄虛的高深莫測,有的只是平凡中的智慧閃光。

南懷瑾先生的11條“教子之道”,句句都是經典,父母應該都看看

目前這兩本書的價格處在優惠階段,2本一共39元,用一頓飯錢,去感受中華文化帶來的人生哲理吧~

點擊下面的小商卡就可以查看併購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