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小姐姐:本以为是一次愉快的休假,谁知却成了难忘的……

疫情这场“阻击战”,虽没有硝烟战火,但却是生死较量。在我眼中,疫情是块试金石,让人经受磨砺,不断成长,找寻属于自己的使命与担当。为何有这样的体会?或许要从我休假的那天说起,也是我的“战疫”开始的那天。

2020年1月28日,武汉封城的第5天。

我回到了湖北十堰,那时我没想到这次休假会出现那么多事,也没有想到武汉的疫情会影响到我。

十堰与武汉相隔几百里,在我的印象里这个距离应该还算安全,因此对于那里的遭遇我仅仅是报以同情,没有放在心上。但接下来的几天,新闻上的播报、单位的通知、周围人的行动让我意识到:疫情来了,无人能置身事外。

不知从何时起,口罩成了外出上街的必需品,消毒液的气味充斥在大街小巷。小区门岗此时更像是部队岗哨,严格履行着职责。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道空无一人,霎时间,整个世界都染上了一丝“魔幻主义”的色彩。

火箭军小姐姐:本以为是一次愉快的休假,谁知却成了难忘的……

“这两天病毒很厉害,你可千万别出门……”耳畔不时传来母亲的叮嘱。为了不影响整个大局,我决定当个“宅女”。望着窗外空无一人的景象,不由地想起网上的段子:“当代年轻人优点,干啥啥不行,怕死第一名。”这时门铃响了起来,原来是社区的志愿者来交代防疫事项。看着他们胸前鲜红的党徽,我突然意识到,有人是“不怕死”的。

如果有这样一个岗位,没有特殊报酬,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完成常人难以想象的工作量,你会不会去?

在这次战“疫”中,无数人的选择是同意,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答案,我想是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信念。

或许是那天看到的红色太过刺眼,又或许是衣架上绿色的太过黯淡。我决定为这次疫情做点什么。

“不如捐点钱献爱心?”对此,我首先想到的是之前为休假准备的5000元资金。但会不会太多了?会不会遭到父母的反对?一瞬间,各式各样的念头又出现在我的脑海。

怀着忐忑的心情,我敲响了父母的房门。出乎意料的是,他们非但没有反对,反而一致表示同意,父亲更是打算陪我一同去社区中心的捐款点捐款。

火箭军小姐姐:本以为是一次愉快的休假,谁知却成了难忘的……

“这样也算是尽了一名党员、一名军人的职责了吧。”心里这样想,走到了社区中心。映入我眼帘的却是两个带着口罩的工作人员,他们厚重的黑眼圈和眼中的红血丝,透露着疲惫和辛苦。

当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工作人员表示了感谢并进行登记。当钱交到社区负责人手里时,自己心上的“石头”似乎也落了地。抬脚刚准备出门,却瞥见招募志愿者通知,不知怎的,我鬼使神差的拿出手机拍了下来。转过头去,却发现父亲正在看着我,话虽然还没说,父亲却已经读懂了我的意思,硬拉着我回了家。

火箭军小姐姐:本以为是一次愉快的休假,谁知却成了难忘的……

“不行!捐钱和当志愿者不一样,外面多危险,我坚决不答应!”父亲瞪着眼撂下这句话,头也不回地进了房间。看着紧闭的房门,我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

父亲的话不无道理,趋利避害更是人之天性。但有时候,注定要有人去承担那些旁人所无法承担的责任。

“钱也捐了,贡献也做了,当志愿者有可能受到感染,太危险不能去,更何况家人会担心的。”我似乎想要说服自己,但内心却始终惴惴不安。翻看着手机,当指尖再度划过那条军队驰援火神山的消息时,我终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火箭军小姐姐:本以为是一次愉快的休假,谁知却成了难忘的……

“爸,我要去当志愿者。”第二天,我再次向父亲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6年前的自己,那个为了参军和父母大吵一架的女孩,只不过,那时更多的是对军队抱有憧憬,如今却是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

最终,父母尊重我的选择,我如愿地加入了志愿者队伍,穿上“红马甲”,挨家挨户进行消毒、送菜等工作,当听到一声声感谢,看到一张张笑脸,一种莫名的欢快出现在心底。

“休假回来是让你好好休息的,现在你却天天折腾,下次早点回家。”面对父母的“责备”,我知道那是关心,是心疼,也是对我工作的肯定!

选择源自于责任,行动源自于担当。面对疫情,我做出了我的选择,或许会有感染的风险,或许有着死亡的威胁,但我依旧会继续向前,因为我知道,这是属于我的责任,是属于军人的担当。

杨季鑫、刘静思协助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