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路大神,孩子課外培訓學書法好?還是學繪畫好?

無心齋


這個我覺得還是要看孩子的興趣吧,孩子喜歡繪畫就學繪畫,喜歡毛筆就練毛筆,不過現在上海小學中學對字都是有要求的,要統考的,所以練字也是需要的,見字如見人嘛!

我就碰到過長得很端正漂亮的女孩子,那一手字真是比幼兒園的孩子還不如,好印象立馬就被打了折。

其實不論是繪畫寫字還是學習別的東西,關鍵是要持之以恆,而不是今天喜歡這個明天又換了那個,孩子是需要監督督促的,關鍵是家長的堅持。

家長堅持,孩子再加把勁,學什麼都不會太差。


非常非常越


茫茫人海,相遇即是緣,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以我之前在教育培訓機構跟小朋友打交道的經歷,建議你回家和自己小朋友商量一下。看看你孩子自己更喜歡那個,要會尊重孩子的意見和想法。

現在的孩子真的挺不容易的,不僅在學校有很多的課業,放學回家或週末也是基本上在往去培訓班的路上。有的小朋友才5,6歲,爸爸媽媽給她報了5,6門課程,有學科的,也有興趣的,當孩子聽到去上課,就哇哇大哭,本能的產生抗拒,心裡面對上課都有陰影了。

尤其是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中國的家長們也是一種一種焦慮心理。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什麼都想給孩子最好的。別的孩子在學,我們也不能不學。孩子喜歡的,自己覺得要學的,通通給孩子報,不辭辛苦,接送孩子,風雨無阻。

希望家長們能理智教育,給孩子的報的興趣班不要成為孩子成長和學習的負擔。所以我建議你回去問問你家孩子,他是什麼想法,孩子是怎麼認為的。如果孩子不想學,硬逼也是沒有的。如果孩子喜歡,願意學,時間安排得過來可以支持孩子的想法。畢竟,書法和繪畫都能培養孩子的興趣,還能幫孩子在學習壓力下釋壓。

以上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愛我所愛小娜娜


我兒六年級了學習挺好,就是手笨不會畫畫,這六年當中的這些手抄報作業都是我畫兒寫字,再上交完了。我兒不學美術,實在沒藝術天分,我不強求,無所謂!我也是被逼梁山的,我從來也沒學過畫畫,為了兒我臨時抱個佛腳吧!








WSZYAMS100


學書法很好,學繪畫也很好呀[耶]

我還沒有小孩,我以我小時候的經歷來談談學興趣班的感受。

我小時候喜歡畫畫,那時候沒有老師教,就是自己瞎畫。

那時候有很多培訓班,數學、英語、物理這些班比較多,也有美術和舞蹈這樣的,只不過要少些。

那時候我想學畫畫,可是家長不允許,給報了個數學班,小時候一直沒有能選擇自己喜歡的,所以一直有遺憾。

說自己小時候這件事呢,主要是想表達一個觀點,是希望家長也能尊重一下孩子的選擇。

書法是我們的文化傳承,能讓孩子學習書法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繪畫也有很多的種類,也是一種文化傳承。

書法和繪畫都是可以讓人學習一輩子的事情。

在書法和繪畫之間怎麼做選擇,除了家長的建議,還希望也能聽一聽孩子的想法。

不要覺的孩子小,其實小朋友都很聰明,你不問問他,怎麼知道他沒有自己的想法呢?[靈光一閃]




痴痴show


作為一名老師和兩個孩子的父親,我建議你優先讓孩子學書法!

理由如下:

一、一手好字受益終生。

作為語文老師,我批改過上千學生的作業,也批改過小升初試卷、中招試卷。學生擁有一手好字,能為學生總成績提高的不止20分。孩子十幾年的上學生涯都要與作業與考試相伴,能練好書法確實大有裨益!

五年級同班成績相當的兩位學生的作業

學生的字體工整,書面乾淨,閱卷老師感到賞心悅目,對學生本人何嘗不是這樣?學生把字體寫工整需要耐心、細心,有了耐心、細心學生做題時就不會看錯題,也會提高正確率。

練習書法還有其它的好處。

1. 學習書法可以修身養性

學書法能使人變“靜”,培養人的專心、細心、耐心和毅力等優秀品質,有利於孩子性格的形成。

2. 提高人的整體能力。

在教學中已經發現,在我們周圍學習書法的中小學生中間,那些書法寫得好的,往往也同時是學校裡成績優秀的學生。

3.學習書法能提升氣質增長學識。

氣質是人的內在素質的外在表現。練字的人往往給人學識豐富、言行高雅、器宇不凡的感覺。

二、繪畫可以作為孩子的業餘愛好。

如果孩子真的很喜歡畫畫,作為家長我們怎麼忍心拒絕呢。但是我們自己的經驗告訴我們一旦把興趣當職業,感興趣的東西也變得索然無味,工作幹不好還失去了一個興趣。我們可以讓孩子擁有繪畫的愛好,我們可以給他提供繪畫的工具,他可以通過網上的教程自學,也可以隨意的發揮,以前我孩子也上了幾節繪畫班,但是幾次之後就不想去了,甚至一度對畫畫失去了興趣,在家裡自己畫時卻是天真愉快的。

為了孩子家長真是操碎了心❤,家庭教育中,既要民主——聽取孩子意見,更要專制——培養孩子學習習慣。

現在放任不管,到了晚年心寒!


鹿鳴老師S


書法和繪畫都是小學正常開設的素質教育課程,每週都有幾節課時進行教學,要求所有的學生學習相關知識。如果家長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需要孩子在課外培訓班進行系統學習,個性發展。我建議孩子參加書法興趣班學習,理由如下:


一、書法是傳承文化的一條有效途徑。

語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民族文化的成果。寫字的過程不單是為了有效進行書面交流的需要而掌握字形的過程,更重要的是體會和認識民族文化的過程,學習書法增強了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和對民族文化的理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漢字作為一種文化符號,是一種有生命的符號,蘊藏著智慧和文明,蘊藏著圖畫和節奏,蘊藏著做人的道理。這些人文價值的傳承,也蘊含在一筆一畫的訓練中,還滲透在教師和學生的交流中。

比如學習“文”字,教師向右稍偏上行筆,邊行邊提,運筆結束,邊行邊按,整個過程,老師認認真真演示,學生一筆一畫練習,學的過程就是一種文化載體。

二、書法能益智,並且是考試重點考核的內容。

漢字是表意文字,它的字形、結構極具表意功能。漢字構字有一定規律性,要把漢字寫規範端正,必須通過觀察、比較、辨析、聯想、動腦、動手等活動,反覆地認字、寫字,才能把字寫好,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智力會獲得較好的發展。

另外,國家對學生的書寫非常重視,中小學都出臺了相關的書法大綱,並且把書法考核納入考試中,高考中考每門學科書寫都佔了很大的比例。所以我們應該重視對孩子的書寫訓練,從小要求孩子寫規範字勢在必行。

據不完全統計,寫字還與學習成績呈正相關。某市對全區小學六年級學生的語文、數學兩科水平測試抽樣統計,發現小學生書寫能力和學習成績是呈正相關的。

三、學習書法可以使人靜心,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

要想把字寫好,就得全神貫注,凝神靜氣,仔細觀察字的結構,揣摩筆畫的呼應、避讓、穿插,還要手腦眼協調準確控制運筆的輕重緩急。經過長期訓練,可以幫助孩子養成沉著、鎮靜、注意力集中的習慣,潛移默化改變一個人的心理素質。

四、學習書法可以陶冶性情,培養審美能力。

在世界各民族文字之林中,唯有漢字的書寫才能形成人類最偉大的藝術門類之一,那就是書法。

學習書法,不一定要求人人都能成為書法家,但要求把字寫得規範、端正,在學習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和鑑賞能力。如果能持之以恆,必將受益終生。

五、運用多種方法培養寫字興趣,穩定注意力。

寫字的重點在於培養學生喜愛寫字的情感。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孩子的寫字興趣,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指導孩子寫字時,應該引導學生自主觀察字的筆畫、筆順、間架結構,以靈活多變的方式讓孩子喜歡上書法。



規規矩矩寫字,堂堂正正做人。這是學習書法的宗旨。羅傑斯認為:學習內容應該是學習者認為有價值、有個人意義的知識或經驗,只有當學生理解所學內容的價值和意義時,學習才能最有效。所以,認識學好書法的意義十分必要。


妍奇老師


我是雨夜構想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孩子的愛好有很多,在平時的時候家長應該多注意觀察,積極引導孩子的興趣愛好才好。

現在的孩子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可要是真的讓孩子自己說他到底喜歡什麼,恐怕沒有幾個孩子能說出來自己具體喜歡哪個。除了喜歡手機和網遊。

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要在平時多注意觀察並且積極引導。現在的孩子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學習,由於學習任務繁重,基本沒有時間上課外班。但是我們家長總會替孩子擠出時間來去上那些所謂的學習班,有的學習口才,有的學習書法,還有的學習繪畫。林林總總吧,學什麼的都有。總之不讓孩子有一點的課餘時間,但凡有一點時間就必定會給他安排學習,不管是學什麼,就是不能閒著。

殊不知這樣的學習給孩子帶來了巨大壓力,孩子反而學不到實際的東西,只會給他徒增煩惱。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這樣的學習班上與不上還有什麼意義呢!所以給孩子選擇課外學習班之前,還是跟孩子仔細的交流一下,尊重孩子的意願才是家長最應該做的事情。

說到具體選擇哪個培訓班,那就要看孩子的想法了。他喜歡哪個就去哪個,按照他的意願就可以。如果非要選擇一個,個人建議要沒有繪畫天賦,那就去培訓一下書法吧!畢竟書法學習和日常書寫息息相關,寫一手好字對於以後的考試和生活都是有很多好處的。學習書法建議學習硬筆書法,我們現在日常書寫都是硬筆,所以有此建議。如果不是把孩子往書法家的方向培養,建議學習規範字就可以,不必要學習深層次東西,那會影響孩子正常的學習進度。這些只是對於那些書法天賦不是很強的孩子說的。要是孩子真正對書法有濃厚的興趣,還有很高的天賦,倒是可以著重培養,沒準真的可以培養出一個書法家呢!

寫一手好字是人一生中的一個重要標籤,要是能加強學習,寫出一手好字,對以後的人生會有很多好處。


雨夜構想


孩子學書法?還是學繪畫?不少父母被這個問題所困惑。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和興趣偏好;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學習書法和繪畫的目的和優勢也各不相同。科學美術 將藝術智能歸納為育心-啟智-探究-造物 核心理念。

育心——培養興趣

3~4歲 孩子處於塗鴉期,父母助力“功夫在畫外”。父母需要學習如何進行親子美育互動。為孩子營造良好的視覺環境更有利於興趣培養。通過規律的線上親子美育課,幫助孩子建立學習意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握筆姿勢、畫材工具管理)。

5~6歲 孩子處於藝術啟蒙期,是培養觀察能力和發散思維的關鍵時期。這時候孩子的學習意識基本形成,建立自信、正姿、培養時間意識、鼓勵創意聯想。

數字、字母書寫、筆順、眼手腦協調訓練。

啟智——學會學習

7~8歲孩子已經有比較明確的興趣傾向了,主要以繪畫基礎學習為主:如何把自己的想法變成一幅繪畫作品?觀察方法、構圖意識、起稿步驟、等分、水性顏料調色.....

書寫順序、篆書、隸書基本筆法、控筆方法...

探究——發現規律

9~10歲 處於小學三四年級的孩子,學校作業量增加。速寫方法學習結構、比例、透視、造型規律及方法,為色彩、素描奠定基礎。

楷書基本筆法及結字規律、篆刻、陶藝、雕塑。

造物——輸出式學習

10歲以上的學生興趣基本明確,具有一定的造型能力。視覺邏輯、色彩基礎、拓展繪畫敘事藝術表現手法、創作方法、設計基礎;為打造個人品牌奠定基礎。

行楷基本筆法及結字規律 ,小楷基本筆法......

初高中生主要以出國留學、藝考專業系統訓練為主;概念設計藝術、數碼CG藝術...

成年人大多是以興趣愛好為主,根據個人學習需求進行個性化課程設置。

總結:

一、熱愛比天賦更寶貴。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是學習的主體,所以我們儘可能尊重孩子的興趣選擇。我們對孩子越瞭解就越有利於孩子的學習成長。我們會通過學習意識、興趣傾向、審美類型、觀察能力、控筆能力和造型設計能力等方面對孩子進行測評,然後根據測評的情況進行課程設置。

二、選擇老師比選擇機構重要。

畢竟我們對任何一門學科的第一印象,往往是由第一任老師決定的。我們的作品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沒有對接、風格不同的老師對於初學者自信心的影響是“致命的”。本人親身經歷,深有體會.....我們對老師的教學理念、情緒能力、溝通能力和專業能力充分了解後,再做選擇,避免入坑。

三、書法和繪畫可以兼得。

中國繪畫和書法關係密切,兩者的產生與發展,相輔相成。“書畫同源、書畫同法、書畫同體”是我們中國書畫藝術的核心思想。

科學美術將書法、繪畫、設計、陶藝、雕塑等融合為藝術創作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建立了藝術學習終身成長課程體系。學生不再被動地接受零散的“知識點”,而是在創作的過程中自主地輸出式學習。整體改善學習體驗,日常書寫也是控筆練習,避免大量枯燥無效練習日常書寫也是控筆練習,提升孩子的觀察力、激活想象力、心流式體驗,為自己賦能!

如圖所示:各學習階段學生習作。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科學美術工作室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對於這個問題,我有以下建議:

第一:根據孩子的興趣來做選擇。

在選擇課程時,我建議你可以聽聽孩子的心聲,因為畢竟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強迫她學習不喜歡的課程可能往往會適得其反,達不到良好的效果。當然孩子也有“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所以在讓孩子做出選擇時,必須告訴她:

人生會有很多選擇,但是我們必須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既然選擇了這項愛好,就必須堅持到底。即做出來了選擇,又讓孩子懂得了責任意識。

第二:根據孩子的年齡來選擇

這一點很容易理解,也就是說要看你孩子的年齡多大。如果太小就不適合學習書法,而學習繪畫,就更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

第三: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而定。

這一點是很多家長在選擇培訓班的時候,比較會去考慮的問題。因為有些課程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塑造性格。舉例說明:有些孩子活潑好動,就比較適合安靜一點的課程;有些孩子過於安靜、不愛說話,去學習一些蹦蹦跳跳或者主持類的,往往有出其不意的效果。不過這點也不盡然,因為有些孩子在選對課程和老師之後,反而能釋放自己的天性,發展自己的特長。所以這一點還得多加考慮。

希望你能給孩子做出正確的選擇,也希望孩子學有所成,不過培訓班還是不宜過多,否則會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心理壓力。


教育領航


現在很多孩子都會學習書法或繪畫,有的還兩樣都學。學什麼首先要看孩子自己的興趣,家長應尊重他們的意見。如果家長一定要二選一,我建議學繪畫。

書法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應該傳承。近年來,學書法的孩子越來越多,很多中小學還開設了書法課。不過書法並不好學,過程也比較枯燥,能憑此謀生甚至成為書法家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孩子若喜歡,把學書法當成一種興趣愛好就行,家長不要對此抱太大期往,也不必投入太多時間和精力。

相對而言,學繪畫的孩子就更多了,我兒子也學了好幾年,現在上初一了還在堅持。根據孩子學習的經歷,我認為繪畫更能吸引孩子的興趣,學習內容本身也比較豐富,如水彩、油畫、素描等,各種比賽也多。從孩子未來的發展來講,學繪畫更能培養他們的審美意識和空間結構思維,如果學得不錯,考大學報個建築系或美術學院也有可能。如今很多家長讓孩子從小學繪畫,就是為將來參加藝考做準備。雖然能考上美院或建築系等與繪畫相關專業的孩子也是少數,但肯定比學書法的多。這個想法雖然有些功利,但哪個家長不願意多給孩子的未來準備一些選擇呢?同樣是花錢上課外班,當然是興趣與實用兼具更好。

您感覺我說得有道理嗎?歡迎討論。(圖片摘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