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在肩當好社區“守門人”


責任在肩當好社區“守門人”


3月11日23時,雲夢縣城關鎮陳趙社區黨委書記尚磊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桌子放著一張畫,歪歪扭扭寫著“獻給抗戰在一線的爸爸和工作人員”,40多天的早出晚歸,他5歲的兒子一直見不到爸爸。


責任在肩當好社區“守門人”

自疫情發生以來,尚磊就化身為社區的宣傳員、服務員、採購員、配送員、巡查員、值守員、話務員……每天超負荷工作。

“劉大哥,出門拿菜也要在門口登記,千萬不要嫌麻煩啊!”

“王阿姨,丟完垃圾趕緊回家!有啥需求隨時給我們打電話。”

“請大家積極配合每日一測,堅持到最後的勝利!”

……

責任在肩當好社區“守門人”

這些話,尚磊每天不厭其煩地不知要說多少遍。在社區居民的眼裡,今年30歲的尚磊就是居民的“勤務員”。

尚磊所在的陳趙社區屬於城鄉結合部,人口結構複雜,疫情防控工作難度大,為轄區居民的安全保駕護航,他既是一名指揮員,又是一名戰鬥員。聯合縣直黨建聯席單位,制定“八片六包”責任制,把陳趙社區劃分成8個責任區域,讓下沉人員迅速組成工作專班,對所包保的責任片區實行“包摸清底數、包防控值守、包入戶宣傳、包消毒滅菌、包心願穩定、包疾病送珍”的六包服務。


責任在肩當好社區“守門人”

為了防止交叉感染,封閉樓棟,但不封閉服務,封閉小區,但不封閉愛。重點監測對象在14天隔離期間一家人均不能出家門。為了保障他們的正常生活,尚磊和社區幹部對他們進行“私人定製”服務,手機24小時開機,他們有任何需求都可以隨時聯繫,甘願充當他們的“快遞員”,第一時間將生活物資送上門。


責任在肩當好社區“守門人”

全洲桃源有一位武漢返鄉的陳姓業主,由於居家隔離,突發腎結石,劇痛難忍,向社區求助,尚磊立即聯繫車輛將他送去就醫。新恆大廣場一位劉婆婆急需高血壓藥,執意要和她以前一樣廠家的,尚磊想盡各種辦法採購,最後託人在縣醫院藥房找到,立即買了送到家裡。


責任在肩當好社區“守門人”

為有效解決小區保供和人員管控難題,他們利用每天上門測溫的機會,主動徵集小區業主意見,決定試行“社區—業主委員會—志願者—業主”的四級聯動配送新模式。責任到人、聯繫到戶,築起了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


責任在肩當好社區“守門人”

無數個日日夜夜,尚磊和同事們冒著隨時被感染的危險,第一時間將發熱和疑似病人及時隔離;第一時間為特殊人群和困難家庭送去暖心的菜、糧和藥品;及時為心理恐慌的居民進行心理疏導……他們忙得沒時間好好吃頓飯,吃個饅頭或一袋泡麵就已經很滿足了,中午實在累得不行,就在辦公室桌子上趴一會。


責任在肩當好社區“守門人”

缺少專用的防護用具,尚磊和同事們每天只能戴著普通口罩穿梭各小區內。“儘管我們在社區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疫情風險不容忽視,只有發現每一個疑點,堵住每一個漏洞,消除每一個隱患,才能築起一道道阻斷疫情傳播的防護網。”


責任在肩當好社區“守門人”

在陳趙社區,隨處可見尚磊忙碌的身影。“我們社區有2726戶,8883人,自2月5日確診病例後截至目前沒有發生感染現象。現在到了關鍵時候,我們一定牢記各級領導囑託,攜手同心,共同構築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線”。尚磊眼睛裡佈滿血絲說。“目前,社區有9名工作人員每天超負荷運轉,在他心裡,大家個個都是“超人”。

責任在肩當好社區“守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