鳩摩羅什在涼州的弘法生涯


鳩摩羅什,祖籍天竺,生於龜茲,圓寂長安,葬舌涼州。

鳩摩羅什刻苦好學,青年時期就以大、小乘佛學及“五明”享譽西域。梁慧皎《高僧傳》記載,鳩摩羅什在西域各國享有崇高的威望,他周遊各國講經,常常踩著國王的肩膀登上講壇。釋道安所作《摩訶缽羅若波羅密經抄序》記載:“會建安(元)十八年,正車師前部王名彌第來朝,其國師字鳩摩羅跋提獻胡《大品》一部。” 這是鳩摩羅什為中原王朝所知名的最早記載。


鳩摩羅什在涼州的弘法生涯


《晉書》載:前秦建元十三年(377)正月,太史奏道:“有星見於外國分野,當有大德智人,入輔中國”,苻堅對群臣說:“朕聞西域有鳩摩羅什,襄陽有沙門釋道安,將非此耶?”將此二人視為可“輔國”的“大德智人”,當即派出使臣前往西域致書迎請,但遭到龜茲國主的拒絕。建元十五年(379),中土僧人悅純、曇充等遊學龜茲歸來,向前秦主苻堅稱述龜茲佛教興盛,法師鳩摩羅什才智過人,精通大乘佛法,鳩摩羅什遂更為前秦朝野所崇敬。被苻堅稱為“朕以十萬之師取襄陽,唯得一人半”中的“一人”即高僧道安,對鳩摩羅什尤為推崇,他一心想與鳩摩羅什一起“共講析微言”,多次“勸堅取之”,即不惜一切代價獲取此人。苻堅為此諭示大臣說:“賢哲者,國之大寶。”“朕聞西國有鳩摩羅什,深解法相,善閒陰陽,為後學之宗。朕甚思之”。


鳩摩羅什在涼州的弘法生涯

龜茲國拒絕前秦迎請要求,是苻堅決定發兵征討的原因之一。苻堅派氐人呂光任都督西討諸軍事,率兵七萬西進,並任鄯善王休密馱為都督西域諸軍事、寧西將軍,車師前部王彌填為平西將軍、西域都護,率其國兵為呂光向導。苻堅在呂光臨行時對他說:“若克龜茲,立即快馬把羅什大師請來。” 前秦建元二十年(384 ),呂光戰敗龜茲及諸國救兵,在龜茲城中尋訪到了鳩摩羅什。但苻堅在不久的淝水之戰中失敗,不久被部屬姚萇殺害,至死也未見上鳩摩羅什。前秦滅亡後,呂光兵停涼州,割據自保,建立了後涼國,鳩摩羅什也開始了寓居涼州弘法的傳奇生涯。


鳩摩羅什在涼州的弘法生涯

鳩摩羅什離開龜茲去涼州時,攜帶了一批梵語佛經和佛教器物,最著名的要數舉世聞名的旃檀瑞像。此像是中世紀最早進入中原的佛陀等身造像,元代名人程鉅夫奉旨所作的《敕建旃檀瑞像殿記》中說:“旃檀瑞像者,佛之真像也。”是優闐王因思念釋迦牟尼令巧匠用牛頭旃檀木雕刻的,刻像時釋迦牟尼還生活在世上傳播佛教。他記載說:旃檀瑞像在“西土1285年,龜茲68年,涼州14年,長安17年,江南173年,淮南367年。”北宋太平興國八年,日本著名高僧奝然到揚州時也反覆考證說:“瑞像佛約在龜茲六十餘年,在西涼呂光城十四年。”明萬曆丁酉秋八月鷲峰禪寺《旃檀瑞像來儀記》碑和康熙五年四月二十九日弘仁寺所立《旃檀佛西來歷代傳祀記》碑均有詳細記載。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旃檀佛俱毀於兵火。同這無比寶貴的瑞像一起帶到涼州的佛經,應當還有龜茲王新伽藍常誦讀的《放光般若經》,繫於寺側故宮中找到的寶貴佛經。


鳩摩羅什在涼州的弘法生涯

經考證,鳩摩羅什在涼州抄撰了《眾家禪要》,後來譯成《坐禪三昧經》3卷。此經在涼州流傳多種抄本,鳩摩羅什悉心甄別,訂正“初四十三偈”,《出三藏記》載:“其中五門,是婆須蜜、僧伽羅叉、漚波崛、僧伽斯那、勒比丘、馬鳴、羅陀禪要之中,抄集之所出也。” 《大智度論》“原本有十萬偈,每偈三十二字,共三百二十萬字。”鳩摩羅什在涼州收集了其中的一部分,另在長安蒐集小部分,後譯出初品34卷,其餘為略譯。他還在涼州蒐集到《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異譯本《放光般若經》、《光贊般若經》,帶到長安後重新進行翻譯,翻譯此經時,秦王姚興“親覽舊經,驗其得失”。《首楞嚴三昧經》原是前涼所譯,涼州流傳最廣,鳩摩羅什考其“事數”之異,也重新進行了翻譯。他在涼州蒐集到的《中論》古本,後來翻譯時作了刪改。


鳩摩羅什在涼州的弘法生涯

鳩摩羅什在涼州多方蒐集到的還有《妙法蓮華經》、《彌勒成佛經》、《富樓那問經》等。可以說,鳩摩羅什共譯出的佛經35部、294卷參考本,大多數是在涼州蒐集到的,有些是在涼州通過西域胡商郵驛而來。此外,《十住經》是先由佛陀耶舍帶至涼州,後又傳至長安才譯出的。


鳩摩羅什在涼州的弘法生涯

鳩摩羅什在涼州經過十多年的生活,不但精通了漢語語法,還對中原風俗都有深刻的瞭解。《僧佑錄》載,鳩摩羅什在涼州生活多年後,已經“善方言”。呂光後期,鳩摩羅什對竺法護等人留存在涼州的譯本從翻譯學角度進行考辯,認為其“多有乖謬,不與胡本相應”。他認為翻譯佛經要“胡音失者,正之以天竺;秦名謬者,定之以字義;不可變者,即而書之” 。他譯經時注意文、質結合,所譯佛經在內容的表達和詞語的應用等方面都達到前所未有的新水平。


鳩摩羅什在涼州的弘法生涯

他在涼州生活期間,還深受中國儒家學說的影響,對辭藻、韻律也有較好的見解。他向信眾講大乘佛教戒律,做五言詩:“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強調“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 具有鮮明的中國傳統文化色彩。


鳩摩羅什在涼州的弘法生涯

鳩摩羅什在涼州還像儒人那樣授徒講經。著名僧人僧肇聞聽鳩摩羅什來到涼州後,立即從陝西徒步西行,拜鳩摩羅什為師學習佛法,是中原僧侶中最早接受鳩摩羅什“三論”經義者。僧肇所著《肇論》後來成為三論宗的重要典籍,將鳩摩羅什所傳龍樹學緣起性空的般若思想發揮得淋漓盡致。(李林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