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四大天王"最红的那个年代


忆,


忆,

监审:姚元至

出品:乳财传媒




香港四大天王,是指20世纪90年代四位最受欢迎的男歌手,分别是: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及黎明。


1990年代初,随着谭咏麟和张国荣的“争霸”结束,谭咏麟淡出香港乐坛,张国荣也宣布退出,香港乐坛就出现了真空期,以张学友、刘德华等为代表的新人开始在歌坛斩露头角,也算是香港乐坛新时代的开始。


忆,


忆,


方逸华提出“四大天王”


1990年,黎明的火速走红,将同属宝丽金唱片公司的李克勤的声势压下,取而代之。


而香港乐坛的乐队势力亦开始被偶像派取代。当时因为黎明和刘德华同属偶像派,成为最大竞争对手,两人曾被封为双子星。 而唱将实力派的张学友亦保持声势和前两者被合称乐坛"三剑客"。


随后1991年,郭富城爆红旋风从台湾吹回香港,加上《东方日报》一篇打油诗的效应,香港的方逸华将四位当时最受欢迎的男流行歌手统称为"四大天王",并得到市民广泛接受,一直沿用至今。


四人刘德华、郭富城、黎明、张学友都在多栖发展,但各自竞争最多的地方还是在音乐上,四人几乎垄断了1990年代香港乐坛所有奖项。


每年香港四大音乐颁奖礼期间,他们四个人之间也在竞争激烈,各自歌迷更是口水横飞,越是这样他们受关注度越高。


1990年代"四大天王"热潮并不仅局限于香港,四人影响力迅速传播到了中国内地、台湾省、以及整个东南亚。


香港娱乐圈非常成熟的包装机制,造星方式,娱乐传媒,让所有人都拜倒在四人的威力之下。


对内地听众而言,影视歌全方位艺人和讲求形象的香港娱乐包装实在是太过强大,人们从来没有想过歌星可以如此定位和制作,而他们的作品准确的瞄准了受众,他们的班底又集结了香港所有的优秀人才,没人能抵挡他们的魅力。

因为四大天王,中国内地诞生了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追星族,歌迷们开始为偶像做出许许多多狂热举动。


各式各样的明星周边产品开始在市场上出现并热销,四大天王的唱片,磁带、海报、贴纸、卡片均被抢购,而四人的穿着、发型、声线等都被无数人模仿,人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港台流行文化对生活造成的强大冲击。


忆,


忆,


忆,


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四大天王创造了娱乐史上最辉煌的流行元素,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他们的出现造成了香港歌坛的垄断局面,也制约了香港娱乐界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发展。


这正是香港娱乐圈黄金时代的象征,"四大天王"将香港娱乐业推向了最高峰。


四大天王四人各有所长,表演风格迥异,四人曾一起合演过同一部电影《豪门夜宴》,也相互间均有合作。1988年,王家卫第一部电影《旺角卡门》,张学友与刘德华合作;1990年,《阿飞正传》中,张学友与刘德华第二次合作;1991年,《豪门夜宴》中,张学友主演,其他三位客串;1991年,《九一神雕侠侣》是刘德华与郭富城第一次合作的电影;1991年,《五亿探长雷洛传2:父子情仇》刘德华和郭富城第二次合作的电影……


张学友在香港回归十周年晚会后这样说过:"大家各忙各的,好久没有聚在一起,当晚大家都聊得很开心,谈了各自的生活,以前媒体都乱写我们四人如何不和,其实我们的感情还是蛮好的,我们四人重聚就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我们所属的公司不一样,集合四人开演唱会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比较困难,不过我们会因为慈善或者大型节日聚在一起。”


刘德华说:"四大天王没有过时,年轻一代和老一代的明星是不同的,年轻人身上有很多可取的东西,比如说新音乐,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四人关系非常真诚,不会在一起开商业性质的演唱会,我们都有自己的公司,操作起来不方便,要"老"有所为,不必刻意让贤。"


忆,


忆,


忆,


张学友黎明曾退出过颁奖礼,“天王”们不再窝里斗


在1999年12月,张学友、黎明先后宣布不再领取乐坛任何奖项,从此退出颁奖礼娱乐这个是非圈,明白内情的人都深表赞同, 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


黎明的Fans尤其支持他不拿奖的决定,歌迷更传真去报馆,表达心声。


黎明的粉丝们集体表态:“Leon不拿奖,太好了,他不 用再受闲气和惹来众人的白眼,香港乐坛的选 举制度,根本有问题,既然游戏规则不公平Leon无谓再玩下支,看到他受 到 斯凌的白眼,我们很心痛,现在Leon决定不拿奖,他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 不用再受限制,我们都替Leon开心 。”

 

黎明的歌迷一直很爱戴他。


据说,四大天王之中,就黎明的歌迷最富有,有很多阔太都是他的忠实拥趸。


这时张学友也声称退出乐坛颁奖礼。


各歌手之间的竞争已濒临到“你死我亡”的局面,四大天王之中,一定会有人退出拿奖,所以,当张学友和黎明都宣称不拿奖了,其实在当时也不奇怪了。


先说1998年的事情,张学友拿了港台最高销量大奖,就这个奖项他受到各方人士评击,说他没资格拿这个奖,令到张学友感到很“没面子”。


为了平息这场风波,特别在节目中请了学友和监制李再唐一起澄清。


张学友当时很平静地说:“可能有些人认为我没资格拿这个奖项,但我可以说,销量大奖是累积我多年来唱片销路来作总算 ,并非是单凭某张碟来算的。别人说我没资格拿这个奖,我的确感到很心寒。”


所以张学友的歌唱事业反而不重点在香港了,把目标转移到了全世界做巡回演唱会,默默地苦干,看得出他是真的喜爱歌唱事业,争名夺利对他来说,他不感兴趣。  


黎明的情况和心情跟张学友类似,张学友是“大阿哥”,歌艺好,唱片销量一直稳居前列。


黎明不属于张学友“实力派”这一类,多年来跟他同站在一条线上竞争的是刘德华,黎明跟刘德华竞争的情况,好像当年谭咏麟和张国荣一样,势成水火。

每年的“最受欢迎男歌手”,焦点都放在黎明和刘德华身上,郭富城反而是滞后了两年才加入此竞争的。

只要黎明拿奖,刘德华的歌迷就大为不满,摇旗呐喊;刘德华拿了大奖,黎明的歌迷反击的更激 烈,有一年还发生了掷汽水罐事件,险成演变成了武斗。


但唱片公司为顾全面子和大局,各出奇谋,争名夺利, 有时并非是歌手本来的意愿,明眼人都看得出幕后黑手,其实说白了是唱片公司之争。


忆,


忆,


忆,


郭富城的歌排“第四”


郭富城连续五年担任“百事巨星”,由于他不遗馀力的推广,百事过去五年来在中国区的销量不断增长,郭富城对百事来讲是功不可没。


不知你还记不记得,那帅气的身影。


百事的总公司特别颁发他“Pepis Music Hall of Fame”的最高荣誉。郭富城是第一位百事代言明星获此奖项,登上百事总公司的英雄榜。


在2002年郭富城昨和日本女星藤原纪香的绯闻也传的满天飞,而他更是积极学习日语。


后来藤原纪香结婚,郭富城在采访中说:“我要保护她,不会替她回答这个问题,对她只有祝福。”


这时的郭富城在节目中收到歌迷的传真,说他的歌唱事业停滞不前外,还问他是否被某电台封杀。对此,郭富城说:“这个电台都有播我的歌!我没有心存芥蒂。”


对于郭富城被指事业无突破,他说:“我做了十年,高峰后要时间喘息,但我不会放弃的。”


他经理人小美更是表示会支持他,而且郭富城和各个电视台的关系都很好。


忆,


忆,


忆,


四人同台携手


在2007年香港回归1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上,央视一套、三套、四套、九套和凤凰卫视都进行了全程直播。


众多艺人参加了演出,场面非常火爆,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四大天王”也同台携手齐唱,让众多观众深深感受到了晚会的精彩。


这场晚会由汪明荃、曾志伟、吴小莉和杨澜担任司仪。


内地歌手韩红、孙楠、沙宝亮、陈奕迅、陈慧琳、TWINS等纷纷献上了动人的歌曲,钢琴演奏家郎朗演奏了钢琴协奏曲《黄河》,舞台上众星闪耀。


随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和刘德华悉数登场,演唱了经典老歌。


张学友演唱了《爱是永恒》,郭富城演唱了《动起来》,刘德华唱了《中国人》,四位天王共同演唱的香港回归10周年主题曲《始终有你》,把晚会带到了高潮,让观众大呼过瘾。


在曾经的采访中,郭富城这样表述四人的关系:"做艺人就像跑马拉松,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自己坚持跑下去就好。我们四人从乐坛成长到今天,现在大家都有唱歌拍戏,有不同发展空间,我脚踏实地工作这么多年,红不红都是这么做的,最重要是看你有没有诚意去做,如果是新人就会去计较红还是不红,我已经过了十年了,现在是在讲实力不实力,因为潮流是与时代并进的。"


“金句王”黎明对四个人如此看:"四大天王作为一个名称,会永远存在。但我觉得它是用来开玩笑的,别人叫我黎明最开心,叫天王最难受,现在又是什么小天王、小天后,这是没什么用的,或许从包装和宣传上讲,这样的称号不单单对于我们四个人,也对于整个香港乐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长达10年的时间我们四个人包揽了大部分奖项,也造成了一些不太好的后果,不如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年轻人,所以后来我决定退出颁奖礼。"


忆,


忆,


忆,


刘德华又称“无线五虎将”


或许有一天,人们终将不再去提及“四大天王”的封号,但是有一点却是无庸质疑的,那就是由他们四人所塑造的形形色色的银幕形象,将和泛黄胶片,一起封存进经历过那个时代人记忆。


当久违的歌声在耳边响起的时候,那些故事、那些人将伴随着熟悉的旋律一起,在脑海中一一浮现······


这四位中,刘德华是先演后唱的。


随后,刘德华接连主演了《猎鹰》、《神雕侠侣》、《鹿鼎记》等几部收视率很高的电视剧,一跃成为香港无线的当红小生,与汤镇业、苗侨伟、梁朝伟、黄日华并称“无线五虎将”。


1984年,刘德华在影视圈迅速蹿红,与刘德华同年出生的张学友却依旧是航空公司的一名小职员。


这一年,23岁的张学友怀着对演唱事业无限向往,参加了“全港十八区业余歌唱大赛”,并最终凭一曲《大地恩情》在众多选手中杀出重围,夺得冠军,继而签约宝丽金唱片公司,推出他的第一张粤语专辑《Smile》,开始了他的星路历程。


1984年,刘德华凭借自己在电影、电视方面急速聚集的人气,借势推出了自己的首张音乐专辑《只知道此刻爱你》,标志着向其流行歌坛进军的开始。


专辑中同名主打歌《只知道此刻爱你》旋律优美,情谊缠绵,年轻的刘德华演绎此类情歌显得势单力薄,也缺乏感染力,并没有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1988年,无论对于张学友和刘德华来说,都是转折性的一年。


在这一年,他们二人第一次联袂出演了一部足《旺角卡门》,这也是改变他们两人一生的影片。


在1991年,张学友推出《情不禁》、《一颗不变心》两张专辑。


其中一曲《每天多爱你一些》更是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情歌,几乎成为男生向女生以歌示爱的不二之选,也揭开香港乐坛新生代风声水起的序幕。


在1993年,刘德华、黎明双双出演了由成龙主演的影片《醉拳2》和《城市猎人》,两位天王在同一年皆获得和成龙合作机会,


出后来居上的黎明和闯荡娱乐圈十多年的刘德华在香港娱乐圈几乎平起平坐,这也表现出香港造星工厂令人生畏的力量。


而此时,也正是刘德华和黎明在影、视、歌坛争夺最为激烈的时刻,演唱会场上,彼此的歌迷相互喝倒彩的情况时有发生,而这个带有戏剧性的场景也被周星弛搬上了银幕戏谑一番,在影片《破坏之王》中阿拉就可以看到这个画面……


在由杜琪峰执导拍摄的影片《赤脚小子》中,郭富城饰演了带着身怀绝技却赤着双脚前来投靠亡父好友的关丰曜。


能与杜琪峰、狄龙、张曼玉等明星大腕合作拍摄影片并担纲主演,年轻的郭富城在当时如日中天的声望。


郭富城在片中的表现还是令人刮目相看,扎实的舞蹈功力所带来的矫健身手,为他朝着动作片道路的发展开启了开端……


就像回看历史一样,这是娱乐的历史,现在的四大天王仍活跃在人们的视线中,恋爱、分手、结婚、隐婚、离婚、怀孕、生仔各种他们的绯闻都还是热点。


他们陪着我们一起在变老。


忆,


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