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名将章邯:雍王是怎么炼成的

提起秦朝著名的将领,我们会想到王翦,蒙恬兄弟等等,但是我们很难想到章邯,甚至在史书上对章邯的描述也甚至又少,章邯作为秦朝末期著名的将领,一路上从少府逆袭成雍王,那种经历用现代职场中来说就是小白逆袭成为大师。

分析一个历史人物,我们要从一些细节来剖析人性,往往能为人所动。

秦末名将章邯:雍王是怎么炼成的

影视剧中的章邯


秦朝危机,章邯献计,延缓灭亡。

陈胜吴广起义后,起义军兵分三路西进攻秦,其中周文军队已经攻破函谷关,直逼咸阳城。秦庭内无不震惊,连丞相李斯和权谋家赵高都束手无策。当时作为少府的章邯在危机之时提出大赦天下,释放骊山刑徒,把他们编制为军队,抵挡起义军的进攻。

秦末名将章邯:雍王是怎么炼成的

章邯在骊山


别小看章邯这一举动,骊山刑徒的战斗力其实是不可小觑的,因为骊山刑徒中有好多人曾经是蒙恬兄弟将军的部下,他不同于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得到刑徒是老弱病残,骊山刑徒战斗力挺高的。他们一听秦二世大赦天下,一时间从刑徒有可能变成英雄,士气高涨。

秦末名将章邯:雍王是怎么炼成的

章邯率领骊山刑徒及奴产子作战


章邯率领70万骊山刑徒及奴产子(奴隶生的孩子),迎战陈胜吴广起义军,先是攻破了周文军队,又攻破田臧军队,又直接攻到陈胜吴广起义的都城——陈县。赶跑陈胜,灭了起义军。随后又带领军队用计除掉项梁军队,为秦朝灭亡的延迟带来了一线生机。

章邯投降,不是简简单单的投降,是有尊严的投降

章邯的胜利之路就像开挂一样,即使有失败的战役,章邯的投降楚国也是一次有尊严的投降。

在巨鹿之战中,秦军被项羽击败,秦军退却。章邯退至棘原驻扎,项羽驻扎在漳水南岸,两军相持,没有交战。

《史记》里对章邯只是寥寥数句就盖过了,其实章邯与项羽的相持也有半年之久。

章邯军队在驻扎之时兵力已经有所乏困,章邯派遣司马欣回秦朝首都咸阳请示秦二世,结果等了好几天,朝廷并没给司马欣答复。司马欣察觉不对劲从小路逃回军营。

此时秦朝的朝政把握在赵高手中,在赵高的谗言下,在得知司马欣逃走之后,还派将士一路从大路追杀司马欣,多亏司马欣从小路逃走。司马欣到达军营后,将此事告知章邯将军,并对其进行劝谏。司马欣对章邯说,以前秦朝白起,李斯和蒙恬兄弟等对秦朝劳苦功高,当封爵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功劳之时,秦统治者就会罗织罪名,将他们处死。将军如今打赢了胜战会遭到赵高的嫉妒,后果也不会好;打了败仗秦朝一纸诉状也是死,倒还不如投降于楚国。

秦末名将章邯:雍王是怎么炼成的

劝说章邯投降的司马欣


面对此时此刻,章邯内心一想也不是没有道理。而且此时紧迫,万一被人识破章邯有投降之意,会惹来杀身之祸,章邯立即派人到项羽见项羽,拟定合约。

恰逢经历了这么久战争的楚国,粮食也快用完了,亦撑不了多久的战斗。项羽着急军中官吏,商量与章邯合约之下,这些官吏都回答:“善”。

于是章邯和项羽在殷墟签订合约,章邯作为投降方,并未指责自己军队的缺点,而是与项羽说明现在朝中有赵高作祟,导致秦朝根基动荡,章邯泪涕相交。项羽听闻这些事之后,签完合约,封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上将军,带领秦军行军。

章邯作为一名大将军,他有军人应有的骨气,不会以否决自己的军事实力而投降,实属秦朝暴虐的统治而投降。

秦末名将章邯:雍王是怎么炼成的

秦末名将章邯骑马的刻画


章邯虽然在历史上不算出名,但是他也是聪明的军事鬼才,一路上从少府升至将军,再由将军成为雍王,一路上离不开他明辨是非的判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