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裡竟隱藏著救命的通道

心臟裡竟隱藏著救命的通道

我曾接診過一位男性患者,55歲就發生了心肌梗塞卻並不自知,直到六年後他突發胸口和上腹部不舒服,悶,來找我看病,追問病史,才發現這位患者既往有過類似症狀,在爬山、爬樓的時候,也會間斷的出現一些胸悶的症狀,休息後緩解,一直沒有引起重視。而且還有十年左右的高血壓病史,一直服用降壓藥,血脂略高。直到做了造影才發現了他的心梗病史,那麼為什麼這位患者6年來症狀沒有加重呢?原來是因為他無意間幫助自己的心臟建立強大的側支循環系統,挽救了他自己的命!

什麼是側支循環?

側支循環又稱為“代償性循環”,是機體某一局部的主要血管 (動脈或靜脈) 的血流受阻後,該部原有吻合支的血管擴張,形成旁路,使血液迂迴地通過這些旁路,恢復了循環的一種循環途徑。

通俗的來講,把人的血管比作高速公路,那麼血管的狹窄就像道路擁堵了,無法通行。而人的身體是很聰明的,主道路走不通,就會慢慢建立起小路。側支循環就是身體在主血管堵塞的情況下,自己搭建的“小路”。

心臟裡竟隱藏著救命的通道

(上圖即為血管建立側支循環的過程)

而到了心臟這裡,心臟的血液供應像一個大的灌溉網絡,正常狀態下,側支循環非常細小,一旦心臟主要供血血管發生嚴重的狹窄後,發生缺血,動脈血管壁受到了較強的壓力刺激,細小的側支循環慢慢變粗大,以此來代償缺血。

因此,冠狀動脈側支循環形成其實是心臟的一種保護性機制,它是冠狀動脈循環的重要儲備,在正常情況下處於關閉狀態,當冠狀動脈發生狹窄或嚴重供氧不足時,這些血管才會開放、增生。

心臟裡竟隱藏著救命的通道

我們可以看到前面提到的這位患者的血管造影。一開始血管發生了堵塞,由於堵塞,最左側的造影圖裡,紅色圈中幾乎沒有血液通過,經過慢慢的恢復,側支循環一點點建立,血液能夠正常通過了!

有效的“側支循環”不是一天建成的!

像建公路一樣,有效的側支循環也不是一天就能建立成的。尤其是年輕人更要重視,因為你們可能還沒有側支循環!

科學研究證明,兒童及青少年時期即可出現冠狀動脈粥樣硬,並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加重,誘導側支循環的建立,多數人老年時期才可有較好的側支循環。因此,各種原因造成的突發冠脈閉塞,側支循環來不及建立完善,就會導致心肌梗死的出現。

老年人因為動脈粥樣硬化,長期慢性的缺血,有充分的時間來建立有效的側支循環,基本可以滿足心臟的需要;而年輕人則沒有這個過程,其冠狀動脈阻塞發展的速度較快,一旦發病,來不及建立側支循環,就可危及生命了。再一點就是,年輕人自認為身體好,忽視了心臟不適的早期表現而錯過急救的時機。

SO如何促進側支循環的建立呢?

最有效且基本無副作用的辦法就是科學運動。其中,有氧運動能更有效地建立血管側支循環。

目前,國外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穩定型冠心病患者不僅可以運動,還能促進心血管側支循環的有效建立,從而提高心臟血管的供血能力。

為什麼運動能夠促進側支循環變強大呢?

因為人在運動時對氧的需求量增大,需要加強心臟的活動,使心臟在單位時間內射出更多的血液。如果是本來就有固定狹窄的患者,再加上耗氧量的供需失衡,心肌就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缺血,身體為了努力保持供血充足,就會努力開放其他的通路,保證血液流通,也就是幫助側支循環的有效建立。

有些患者得病或者支架後就不敢運動,其實這是不對的。

因為一定程度的缺血是刺激側支循環形成的必要條件。所以,要想建立強大的側支循環,時刻保證心臟的供血需求,就要保持合理的運動。

但是,這種刺激是需要長期的、多次的,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經常運動。

如何運動才能有效建立側支循環?

常見的有氧運動方式有走步、跑步、騎車、游泳、固定踏車等。冠心病患者可通過以上某一種或幾種方式進行長期的鍛鍊來建立側支循環。

有氧運動需要有一定的強度才能夠刺激身體的血管增生,如強度過低,側支循環很難變得強大有效

運動強度的確定需要專業心臟康復醫師經過評估後才能夠確定。如果沒有條件的話,根據自己的疲勞程度進行粗略評估,例如持續快步走20分鐘後感覺有些氣喘,但還能和其他人交談,沒有其他不舒服,這個強度就是比較安全且有效的運動強度。建議可每次快步走20分鐘,每天兩次。持續一段時間後,可逐漸延長快走時間,最多可增加到每次30分鐘~40分鐘。

這位患者恰恰就是堅持運動救了他,如果穩定型冠心病患者能合理堅持長年有氧運動訓練,逐步提高有氧運動能力,其總死亡率可低於一個尚未患冠心病而選擇靜息生活方式的“正常人”。

重要提示!!

1、有固定狹窄的患者運動一定要合理,如果運動量過低,那麼就達不到刺激的效果。但如果運動量過大,則很可能引發心絞痛甚至更嚴重的後果。

2、雖然側支是本身存在的,但是因為側支循環的發展需要較長的時間,且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也並不是所有人通過運動都能打開側支循環,因此仍需聽從醫囑,進行治療。

3、冠心病患者或者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想通過運動改善狹窄血管供血,需要到專科醫院進行具體的運動評估,制定運動處方後再開始,不要盲目運動。

4、即使有了側支循環,也不能保證以後不發生心梗。若側支循環發源的冠脈分支也出現嚴重狹窄而無法提供足夠的循環血液,側支循環也將失去它的意義。側支循環並不是保險箱!依靠側支循環為心臟供血,絕對不是長久之計,因此需要儘早根據病情決定治療方案,以期獲得最好的遠期生活質量

具體要做多大強度的運動,不能一概而論因為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同,最好先到醫院做一下平板運動試驗等測試,測試出最適合您的運動量,讓醫生為您提供一些運動建議。

心臟裡竟隱藏著救命的通道

(心電圖平板運動試驗)

最後提醒大家一下,如果醫生已經建議您做支架,為了您的生命安全,切不可大意,一定要遵醫囑治療!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鳳凰大健康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哦~

心臟裡竟隱藏著救命的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