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跟你爸記什麼仇


當教師久了,習慣把許多東西都往教育上搬靠,彷彿事事都與教育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孩子,跟你爸記什麼仇

看過趙本山的賀歲電影《過年好》,感觸頗深。影片通過李老師(趙本山飾)和兒子李二毛的父子脆弱又藕斷絲連的關係,呈現了現代中國式家庭的衝突和和解,也摩擦出血濃於水的暖暖親情。當班主任,還要斷家務事的。李老師的獨白“孩子記仇,跟你爸記什麼仇?”深深植入了我的教育思想,這部電影就是一個極好的教育素材。“孩子記仇,跟你爸記什麼仇?”成了我的口頭禪。


孩子,跟你爸記什麼仇

一個班級,幾十名學生,背後就是幾十個形形色色的家庭,本來就是個複雜的社會問題。

五加二的節奏,學校——回家,學生每週都回家,又每週來學校。學生哪天沒到校,哪回沒有完成作業,都要面對這些孩子的家庭。

作為班主任,來自學生與任課老師的事也要處理,背後的原因離不開家庭。

隨便舉兩個例子:

一次,化學老師晚自習課上遭遇突發事件。A同學不學習,老師責問他“家長管不管?”他冒出了一句“沒家長!”。“沒家長!”化學老師急了,找學生聯繫了我。

另一件是B同學因為不滿宿舍長的批評,幾次報復,導致對方心理壓力巨大,無法學習,就跑回家裡不敢來了。

這兩個同學都屬於易被激怒的孩子,還曾有過自殘行為(一個割腕一個用磚拍自己腦袋)。

我知道原因——他倆的父親都很暴躁,動不動就打罵他們。A一聽到家長就神經過敏。B的父親還經常對媽媽施暴。他特別恨自己的父親,“恨不得把他殺了。”對這種問題的學生的教育是長期的,說出來的話得讓他他們認可。

孩子,跟你爸記什麼仇

我們都願意父親是楷模,父親是航標,父親是巍峨的山峰。他在家庭中要陪孩子玩耍、讓孩子明理、煉堅忍品質、學平等交流、做學習家長。他要剛毅、果斷、強壯、熱情、博學、幽默、敬業、責任感、目光遠大、胸襟開闊、適應能力強等等。

那都是理想的父親,現實中父親不會這麼完美,忙的沒有閒心管孩子。很多父親在生活中其實是這樣的:

1 很沒本事,一個月工資很少,不能滿足自己。

2 沒有家庭責任感,只顧吃喝玩樂。

3 脾氣特差,沒文化還愛教訓人。

4 很難溝通,就仗著自己是家長,說著說著就跟你急,急了就動手。

這就是一般的家長,他們是帶著病毒的。但他們給予了我們生命,內心是愛我們的。我講了《過年好》故事,李二毛偷了家裡的錢,數年不敢回家過年,回來了也不敢去家裡見老爹,其實心裡還是惦記著,最後那一跪證明內在的親情什麼時候也不能割捨。


“孩子記仇,跟你爸記什麼仇?”家長就是這樣了,我們不能做這樣的人,要勝過他們。我明確地告訴學生們:

你們都比他們受到了更好的文明教化有文化,更有前途了。

孩子,跟你爸記什麼仇


經過教育,這兩個同學分別向老師和同學道了歉,危機全部化解。事情解決了,我開始思索:究竟父親在人的一生中有多重要?如何提高父親的教育意識?

我經常和孩子的家長建立持久的聯繫,無論是電話中還是他們接孩子的時候。作為溝通的使者,我把這些思想傳播給家長,一個好父親勝過一百個教師,你們是潤物無聲的清泉。

孩子,跟你爸記什麼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