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地上班,怎麼才能陪伴孩子成長?

北漂者22


您好,我是陸超,也是一對雙胞胎的奶爸,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針對您這個問題,我說下自己的一點想法:

1.如果您在工地上工作量比較大的情況,很難得回家,那每天在您有空的時候多給孩子打打電話,通通視頻,讓孩子知道爸爸一直記得你,在孩子生日或者過節的時候給孩子買點禮物,不定期給孩子買點他喜歡的書啊玩具啊。

2.如果能每天回去的話您忙完工作就回家陪陪孩子吧,哪怕和孩子吃頓飯,有時間陪孩子看看書,外面玩一玩,總之,孩子需要的是陪伴,內容什麼其實都不那麼重要了。

3.如果您經濟情況還好的話建議您可以考慮把孩子接過來住,在周邊租個房子都行。家長能陪伴在孩子身邊對孩子教育才是最好的。我覺得陪伴比賺錢更重要,也可以找到兩個方面的平衡點。

總之,不管什麼情況,家長再忙都要多抽出時間來陪陪你們的孩子,不要給自己和孩子的人生留下遺憾。因為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您!





睿寶and駿寶


大家好,我是萌妹紙麻麻,很高興回覆您的問題,在工地上班又想陪伴孩子成長這種確實很多人難以做到,因為我孩子的爸爸就是工地上班的,他陪孩子的機會很少很少,但他上班離家裡也就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每個星期大概回來一次,但他一回來就不玩手機,陪著孩子們玩,教他們寫作業,儘量的多陪伴孩子們,平時沒有回來,也可以微信視頻,語音,電話都可以啊,現在網絡很發達,就算沒有天天見面,視頻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哦,可以每天跟孩子們溝通,聽他們說學校遇到的事,這樣也是種陪伴,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盡心盡力就足夠,雖然做不到完美,但知足就了行。。。


萌妹紙麻麻


家長如何陪伴孩子成長?最近一老有家長吐槽陪孩子寫作業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下面看看如何輕輕鬆鬆陪伴孩子成長呢?

最近被“老孃我做錯了什麼,要陪孩子寫作業???”刷屏:一位媽媽陪兒子寫作業到五年級,結果累到心梗住院了,然後這位媽媽表示命重要,作業就順其自然吧。

然後被各路陪作業的爹媽吐槽,有剛上學的,一年級的二年級的,初中的,各年級的都有。問問周圍的朋友,陪孩子寫作業的真不是少數。

現在的娃辛苦,父母也不易啊。

我也陪娃寫過作業。那是孩子剛剛上小學的時候,孩子在班裡屬於年齡比較小的,之前又沒有上過學前班,剛開始上學的時候還真是費勁。尤其數學,幾加幾總是算不明白,當時覺得孩子笨的啊。不過好歹我知道6歲是對抽象數字理解的最初階段,不能急,需要慢慢學習,於是我們一遍一遍在幾加幾中練習,開始用手,後來抽象計算,直到有一天,叮!開竅了!這時離開學已經過去了三個月。

現在回顧這三個月的陪伴,我覺得還是非常值得的。孩子剛上學,各種與學習相關的習慣都沒有,需要在最初的階段有良好的開始,陪作業是很好的觀察點和切入點。

可以在這個過程中觀察孩子做作業的小毛病比如不集中、反覆擦,可以早加以修正。也可以幫助孩子一起找到一些學習規律比如哪些字是一類的,讓孩子歸納。孩子有困難比如數學碰到某一個數總算錯,就反覆練習。孩子有一點小小進步,給鼓勵,讓孩子愛學習,至少不討厭學。

上學伊始最初三個月的陪做作業,時間不長也不短,給孩子之後的學習還是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以後沒再陪孩子做過作業。這種在開始階段化一些力氣的引導和訓練,我覺得是投入最少產出最多的方式。而段子裡到孩子都五年級甚至中學還在陪著做作業,或者開始不管,等孩子已經養成不好好做作業的習慣再開始盯著,結果卻不一定好,或者說是很差。

諾貝爾紀念經濟獎得主學者詹姆斯· 赫克曼在《因人而異的教育回報估計》一書中提出:你在孩子0到3歲時投資1元,將得到18元的高回報;3到4歲時投資1元,將得到7元的回報;小學時投資1元,將得到3元的回報;大學時投資1元,就只能得到1元的回報;而到了成年時才投資1元,回報將是負的。


慶衣媽媽


不管在哪裡上班,哪怕不能在寶寶身邊,也應該想方法來陪伴孩子,童年是每個孩子最美好的記憶。

1、如果在同城,不管再忙,每週都要抽一點時間出來,好好陪小孩看書,聽歌,玩耍。

2、如果不在同一個城市,可以在工作閒暇之餘進行視頻通話,也可以給小孩郵寄一點自己做的小手工,購買的小禮物等等,不能因為距離而淡化親子之間的關係。

我是樂媽,關注我。



樂媽育兒故事


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這個問題
一.工地本身就是一個不穩定的工作,任何一個工程做完了,都會隨著任務的下發。做幾個月就要換到另外一個地方。
二.而且接合很多工程老闆基本上都不是侷限於只在一個地方,即使一個工程需要兩三年的時間去完成。把孩子帶在身邊也是不太方便。
1.因為孩子上下學不可能和自己的時間是一樣的。
2.即使老婆和孩子一同來到你發展的城市,吃喝用也是很大的一筆開銷。
3.其實現在的農村教育方面都是比較完善,在縣城裡面開支,也沒有城市開銷那麼大。
我自己就有這樣的經歷,想做到兩邊都能照顧,確實很難!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回答有些欠缺的地方,還望各位網友能夠補充!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6af6f5e0fe204fa49f4164e0e9384377\

拼貨王


孩子從上幼兒班到上初中這階段,是兩個大轉折。幼兒時,天真.活潑.可愛,這時,家長把孩子視為心肝寶貝。 隨著孩子一天天地長大,也許父母的煩惱就增加了。他們會覺得孩子越大越不聽話、越難管教。做為孩子,他或她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就會與父母產生對立情緒,出現所謂逆反心理。


這種逆反心理大致出現在10~20歲的孩子,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一種心理狀態。



這個時段的孩家長要注意:-是孩子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家長越是不想讓孩子知道的事情和得到的東西,他們就越想知道和得到,這時家長要注意與孩子在情感上進行真誠、而耐心地交流。二是有些父母的教育方法不當,常常採取專制的手段管教孩子。當孩子成長到了產生逆反心理的時期,就會出現獨立意識強、故意要顯示自己能耐的心理,加上孩子的情緒不穩定,所以就顯得更加與父母對抗。



家長在此時要針對孩子自尊心強的特點,尊重他們的自決權,即使孩子出了些差錯也不要過多責怪。 三是多數父母缺乏心理學知識,不掌握孩子心理發展的規律。孩子一旦與父母發生牴觸,做父母的總喜歡擺出長輩的架子、採取“高壓”政策來管教孩子。這會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逐漸升級,甚至出現說謊、逃學等不良行為。



有人說:“每一個孩子都是天才,但不懂教育的父母卻耐心地將孩子一個個地變成庸才才善罷甘休。”這句話對我們做父母的來說真的很可怕。對於每一個有個性的孩子來說,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而且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相同,所以我們家長一定要針對孩子的自身情況因材施教,要針對不同時期的兒童發展特點,做出不同的教育,讓我們和孩子共同成長。

很多家長總認為孩子教育交給了老師,星期天也把孩子交到輔導班裡,於是,自己就可以放心工作,對孩子放手,對孩子的成長不聞不問。


有的家長說:“老師,我們這個孩子在家不聽話,很調皮,但是就聽老師的話,你給我們管嚴一點,在學校不聽話,你該打就打,不要留情,我們絕對沒意見。”家長說這樣話的時候,臉上的表情絕對是真誠的,對老師抱有很大的期望,好像卸掉了自己教育孩子的重大責任,把孩子完全交到了老師手裡。


智寶邦


您好!

向勞動者致敬,勞動最光榮。勞動,這本身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教育。

工地上班,確也不能親自陪著孩子。孩子媽媽呢?

您可以給孩子買好合適的書,佈置好任務。如果八九歲了呢,就規定每日必讀書目的頁數。工作結束後,儘量早回家。陪孩子吃飯,多和孩子交流。晚上有時間,陪孩子共讀一本書。30分鐘足夠了,但每天都要堅持,孩子教育不會有問題的。即使不認識字,也不是問題。剛好和孩子一起探討,或者查閱字典,陪伴這本身就是極好的教育。孩子自然知道爸爸對待讀書的態度,越來越喜歡讀書。抓好了閱讀,把閱讀堅持好,孩子的學習,不會有問題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


抒素


首先孩子是和你們在一起嗎,如果不在一起,就請專業人士!如果在一起就你們自己吧

如果自己那怎麼帶呢

1.要儘量給孩子創造學習環境!孩子學習時大人要做榜樣

2.讓孩子獨立自覺完成作業,對於不懂的問題最好問同學和老師

3.對家長來說主要是監督有沒有完成作業,錯題有沒有掌握,如果掌握了讓孩子講給你聽,如果還不會,可以問老師,現在手機很方便了,加老師的微信就可以了!

4.家長要做的是監督作業的質量,保證學習環境!懂不懂不重要,關鍵是孩子學習時間有沒有保持,學習有沒有效果!

5.如果有時間不妨做好吃的給孩子,帶孩子出去玩玩!


寶爸陪讀


大家好,我是貞貞,一個新晉寶媽,以下是我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老公在工地上班,所以比較有發言權,視頻是詳細回答!


貞貞日記


多給孩子進行視頻聊天,關注孩子成長,父母有一方多陪伴孩子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c997f608f34f43c7a9368ca8659a4f8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