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近3000讚的4個月減重60斤全記錄


知乎近3000讚的4個月減重60斤全記錄

我自己都有點看懵了...這倆都是我...

首發於視知TV-人生資本論
全文6000字


知乎近3000讚的4個月減重60斤全記錄

知乎後臺數據截圖


數據:降低60斤

時間:四個月

方法:將自己看作是人生股份有限公司的100%全資股東,用企業管理的方式去進行這家公司的運營管理。

知乎近3000讚的4個月減重60斤全記錄

如果你有減重需要,請看完這篇長文——你會找到許多人減重暫時不能成功的原因,以及找到減重成功的秘密:正確的思維方式。

如果你沒有減重需要,更請看完這篇長文——你會從我的故事中看到,管理基本功是如何滲透到減重這件人類永恆的自我折騰運動當中,進而懂得運動表現如何遷躍到工作表現,回到職場日常,幫助你更加得心應手的處理辦公室難題。

我很確信,這個故事在每一個人身上都能發生。我也很確信,這個故事就是一本人生資本論。

我體重最高峰是220斤。

體檢時,護士抽血十分鐘未遂——四五針紮下去找不到血管。小姐姐汗都下來了,在發誓最後一次再扎不到只能紮腳了之後才成功。我們都鬆了一口氣,小姐姐小心翼翼的安慰我,“還是要注意鍛鍊身體啊”。

打車時,上車會晃。有一次的士司機愣了一下,轉過頭來衝我呵呵一笑,“有點兒份量嘿”。

體重是個人選擇。那個時候,我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好。到現在我也認為是如此。

只是在2018年,我選擇了讓自己的體重下降了六十斤。

那是一段我人生以來的最低谷。

事業,在經歷了跨城市、跨行業、跨職位的“三跨”選擇之後,進入到了目前的這家企業。去年從年頭到年尾,我們經營遇到極大困難,以千萬計的應收帳款出現問題;個人生活,不知道往哪裡去;年齡,33歲,奔三已過,奔四不遠。

在職場男性的職業黃金年齡,我的時間突然可以被虛擲。

前置背景是:我曾經是中國最好的記者之一;曾經在一家世界五百強公司負責跨國併購案的公關、員工溝通工作;曾經創造過單一產品的線上營銷奇蹟;我還花過一年時間,寫一本歷史傳記。

所以這個時候,很容易進入一種受害者心境:為什麼是我?

消遣的方式之一,是半夜一點叫一份外賣——兩份薯條。吃完睡覺。

突然有一天,我覺得不能這樣下去。我開始跑步。最開始跑不動,只能走。

幾乎就在四個月時間內,體重下降了六十斤。有一次早上五點,我出門跑步,手機在前一天的大雨中淋壞了。另一個手機也壞了。手環也壞了。跑步看不到時間怎麼辦?我揹著一臺碩大的收音機,天線一拉開,就像通訊兵一樣出門了。

就算是上海的颱風天,我也頭也不回的跑下去。我跑完了人生第一個半馬。排名前1/4。

這並不是一個博眼淚的雞湯故事。其實在整個過程中,我並沒有感受到毅力這件事——找到技巧,發現可以完成它,就不存在毅力這回事。

我後來算過一組數據,我的有效運動時間就是10000分鐘。10000分鐘是多長時間?一天24小時,一小時60分鐘,10000分鐘只是7天時間。

7天就可以完成蛻變。我一開始也以為算錯了。

我的技巧就是管理。我用職場管理的思維去完整這個項目,並在這個過程中進行自我教練。

有五位管理學大師伴隨著我的整個減重過程。當然,這裡的管理學大師並不是書店裡暢銷書腰封中定義的大師。他們是:

“經營四聖”之一的稻盛和夫
豐田生產管理法創始人大野耐一
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
中國哲學家管子
空戰大師鮑伊德

他們教會了我如何減重。同樣,我認為如果你有需要,也完全可以選擇去做到。


知乎近3000讚的4個月減重60斤全記錄


1.“意念”減重?


很多人問我減重的方法。我幾乎都是指指腦袋,有人理解為“靠意念?”,我說其實差不多。對方哈哈一樂,交流到此為止。有時候,我會說,你要先想這件事,對方說“靠想能減重?”,我說其實也差不多。對方哈哈一樂,交流也到此為止了。

我已經將秘密告訴他們了。然後他們覺得我在敷衍。其實這就是最大的秘密,毫無保留。

我碰到很多人很熱情的問我,怎麼減?然後跟上如下的話——

“但是我應該減不下來”;
“但是我跑不動”;
“但是我管不住嘴怎麼辦”;
“但是我要一直出差作息不規律沒辦法保證訓練”;
“但是我沒時間”;

我聽到了無數個“但是”。

人非常聰明的將想要表達的重點放在了“但是”的後面——那是他們真正願意相信的話。你可以理解為是謙虛,是臺階,是一種退而求其次的社交客套,只是人的思維不這麼想:它會忠實的將它看成是一次有關“失敗”的訓練。

為什麼要一直“訓練”自己不能成功的減重?——每一次這樣的語言自我否定,都是一次完美的自我否定訓練。它否定你去做一件你完全可以選擇做好的事情。而且每說一次,就重複一次這樣的訓練。

說這麼多“但是”,它並不能幫人更好。

所以,其實沒有人阻止你去完成這件事。如果連自己都不想,不夠確定,這件事就很難發生,因為無法將這個結果吸引到你身邊來,其實你本來就可以。這就是稻盛和夫講的,“內心不極度渴望的東西,它不可能輕易靠近你”。

我非常喜歡舉的一個例子是貝爾-格里爾斯,食物鏈頂端的男人。貝爾帶著明星去冒險,明星的第一反應是,貝爺會教他們又容易掌握又非常炫技的生存技巧,並認為教練不厭其煩的傳授經驗是常識,而且貝爺這麼有名,一定傳授的技巧更加善巧方便。

真相是:貝爺順著一根繩子爬上了絕壁,然後在上頭說,你們上來。明星抱怨貝爺什麼都沒教,貝爺回答,我只挑最有意志力的人。當明星們精疲力盡的爬上來之後,貝爺又補刀:你們這樣不是也上來了嗎?

這就是好教練:他不是你的優樂美,也不是你的充電寶,而是點燃你的發動機。

他會淡淡的告訴你一個真相:“It is your journey,not mine.”

所以,過來問我如何減重的人,我現在都會問一句,“跑了嗎?跑了再來說”。

這個問題很重要。因為在商業上,“跑了”,意味著他有all-in的思維,也表示在他自己人生的股份有限公司裡面,他選擇成為股東而不是僱員。只有股東,只有擁有了ownship才有可能去思考——人生股份有限公司如何經營。

同理,在沒有擁有自己的人生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之前,不需要思考這個問題。

可是,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股份有限公司的100%全資股東。

聰明的你,會發現,我們在說減重嗎?是的。我們在說職場嗎?我們在說人生嗎?是的。


知乎近3000讚的4個月減重60斤全記錄


2.“五個為什麼”


我也常常問人們,為什麼要減重?答案看起來都一樣:因為覺得胖。

健身教練會馬上安排一個基於人體科學的訓練計劃。很多時候也能成功。可是健身房的失敗案例也比比皆是。

為什麼?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我問一個看起來並不胖,甚至身材相當勻稱的姑娘,你為什麼減肥?她說胖。我問哪裡胖?她說她有脂肪肝。我問為什麼有脂肪肝?她說她喜歡吃甜麵包,每天都吃一份甜麵包,控制不了。

健身教練一般都會到此為止了:絕對不允許你吃甜麵包。

我再問:你為什麼喜歡每天都吃一份甜麵包?很顯然她很少思考這個問題。她想了想告訴我:因為沒有安全感。

她真正的減重動力是消除不安全感。而不是脂肪肝。


知乎近3000讚的4個月減重60斤全記錄


所以你能想見,大部分人減重就像是一個“挖冰山”遊戲。他們認為自己減重是為了某個原因——這就像露出海面的冰山。實際的成因,還有很大一部分在海平面以下。如果以為挖掉露出海面的冰山,就解決問題了,事實是:挖掉一截會再浮出一截,好像永遠挖不完。然後呢?進入深深的自我否定,最後放棄。直到某一天再次心血來潮,繼續這個註定不會成功的循環。

連續問五個為什麼,去找到那個真實的動因,比減重訓練的計劃內容更重要。而連續問五個為什麼,恰恰是豐田精益管理的精髓。

舉個例子。工廠工人發現剎車片質量不好。怎麼辦?人的第一反應是:更換剎車片就好了。

豐田不這麼幹。他們發問:為什麼剎車片不好?因為水管漏水。為什麼水管漏水?因為開關沒擰好?為什麼開關沒擰好?因為操作手冊沒寫清楚,而且開關擰過去的時候沒有“咔噠”的響聲提示。為什麼沒有“咔噠”的響聲提示?因為採購開關的時候沒有考慮到這一點。為什麼採購的時候沒有考慮這一點,其他的開關是不是也這樣?其他的開關也這樣。

連問五個為什麼,開始抵達問題的本質:採購另一樣設備的時候沒考慮好需求,導致最終產品質量問題。

這就是豐田的“五個為什麼”工作法。很多企業家問豐田如何成功,豐田總是會說“五個為什麼”是基石。然後這些提問的企業家一臉不信,總以為還有別的秘密是這家公司秘而不宣的。

五個為什麼,其實就是進入任何行業規律的真理。問題之間,真理的距離最短,捷徑的距離最長。

在亞里士多德的描述中,真理恰似第一性原理。即“在每一系統的探索中,存在第一原理,是一個最基本的命題或假設,不能被省略或刪除,也不能被違反

聽起來有點拗口,實際上你看看馬斯克就能明白。

當有人告訴馬斯克,傳統電池組的市場均價是600美元/千瓦時,主要電池供應商是松下的時候,馬斯克並沒有認為這就是常識。他發現如果從倫敦金屬交易所購買鋰電池的原材料然後組合在一起,只需要80美元/千瓦時。

於是特斯拉在2013年開始自己建立電池廠。投產之後電池價格下降30%。

馬斯克將這種獨特思維擴張出來的商業行為,稱之為“第一性原理”——“我們在生活中總是傾向於比較,對別人已經做過或者正在做的事情我們也都去做,這樣發展的結果只能產生細小的迭代發展。第一性原理的思想方式是用物理學的角度看待世界,也就是說一層層撥開事物表象,看到裡面的本質,再從本質一層層往上走。”

也就是說,馬斯克思考行業的方式幾乎永遠是:這個行業的規律到底是什麼?研究清楚之後一槓到底,而不是研究對手天天在幹什麼。

達利歐的《原則》,說的也是一回事。他們都是問“五個為什麼”的高手。

“五個為什麼”,其實也是探索自己人生規律的真理。一直往下問,比如如何消除不安全感(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如何無視它),答案是什麼?

答案是不研究對手(依賴外界),答案是去發現自己。

因為外界所謂的常識,往往都是錯的。


知乎近3000讚的4個月減重60斤全記錄


3.是“常識”在引導你犯錯


減重是一個又一個知識,或者說常識的積累,你完全可以將這件事看成是一個項目管理工作,這是你人生少數幾個重要的項目管理,它唯一的里程碑就是你健康的存在,並且運動表現充分遷移到了工作表現,從許多人看來“不務正業”的運動,轉向在工作上爆發出巨大的能量。隨著項目管理的進程,你會發現,幾乎你瞭解的所有減重常識都是錯的。

我經常會問許多人三個選擇題。


  • 如果你面前有小米粥、綠豆湯、水果、果汁四樣當作晚飯,你選哪一樣?

無論對方選哪一個,都是錯的。

小米粥,高碳食物,而且磨成了糊狀,人體吸收特別快(想象一下你的胃是不是需要將食物磨成糊狀才好消化吸收併產生熱量供能)。不利於減重;

綠豆湯,綠豆100克316大卡,遠超米飯,磨成糊狀,供能效率妥妥;水果,就是糖,而且很容易吃超量,且不飽腹;

很多人用晚飯代替水果,美美的吃一頓想象當中的減肥餐,然後到了晚上10點飢餓難耐,打開冰箱拿出一盒酸奶(又是糖)一飲而盡,並假裝自己作出了一個正確選擇;

果汁,打碎的水果。供能效率更高。

通過這個選擇題,其實能看出來很多人對人體供能的方式,食物本身的結構(糖、脂肪、蛋白質)並不瞭解。而這是減重的常識。


  • 你選擇每天慢跑,還是兩天一次變速跑?

大多數人會選擇每天慢跑。其實這個答案也是錯的。常識認為運動時間越長越好,但減脂的核心在心率而非時間。

心率提升到一定水準,人體會選擇優先燃燒脂肪,這就是變數跑,以及相應的運動訓練安排的原理。慢跑不能有效提升心率,所以大量的運動時間是“垃圾時間”。


  • 你會選擇節食嗎?

大部分人也會選擇節食。真相是:你必須要吃飽,因為人不能長期挑戰天性。只不過吃什麼需要調整。人體是一架緊密的機器,每天都要固定消耗熱量,也就是俗稱的“躺瘦”。肌肉消耗熱量的比例要高於脂肪。所以保存好肌肉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節食,短時期內會瘦,但肌肉大概率會掉——肌肉掉意味著你日常的基礎消耗熱量要降低了,於是隨著肌肉的持續流失,會出現一種極端現象:吃的東西還是一樣多,但是某一天突然感覺自己又胖起來。

幾乎沒有人告訴我這些知識。當你有強大的認知自己的動力,不斷的投入到行動中去的時候,你會想盡各種辦法去了解——因為你已經參與到行動當中,這些常識就是行動當中遇到的問題。而問題不是麻煩,是改善的起點。


4.“執一不失,能君萬物”


知乎近3000讚的4個月減重60斤全記錄


以下要講到的,我認為並不是最核心,而很多人最感興趣的——減重計劃。下面你看到這張表,就是一個我開始訓練第九周的訓練計劃。有目標,有分解結構,有覆盤評價。你完全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張自己的日報。

知乎近3000讚的4個月減重60斤全記錄


只是我需要稍微說明的是,很多人做計劃無法落地,是因為沒有進行工作分解。

這裡我需要引入了一個物理學的概念——理論上不可再分的物質被稱為基本粒子,它是構成宇宙的最小單位。項目管理的終極目標之一,就是找到項目中存在的基本粒子,這也是WBS(工作分解結構,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在項目管理工作中的基本思路。當你要去操作一個具體項目,或者解決一個具體問題的時候,其實就是一個把不確定逐漸變得確定的過程。

嘗試把你的項目分解掉,按什麼標準進行分解(時間順序分解、工序分解、部門分解等等)並不特別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分解到“分無可分,無可再分”。

因為一個項目再龐大,也是由無數個輸出物組成的,每個輸出物都完成度很好,項目自然就立住了。養成把任務分解到“無可再分”程度的工作習慣,會幫助你快速的理解和領悟管理這門實踐科學挑戰人性又符合人性之處。

也有一些人會問:減重這件事,值得花這麼多精力去做表格分析嗎?是不是小題大作?

我的回答是,執一不失,能君萬物。你可以把一件事做到規律、極致,接下來你就能做第二件事、第三件、第四件,乃至你工作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這也正是運動表現遷躍到工作表現的原理。

而且,我不止做了一套表。我還有一套專門的半程馬拉松的訓練表。


知乎近3000讚的4個月減重60斤全記錄


這是我的精力管理體能教練黃次軍,給我制定的半程馬拉松訓練計劃。是的,我服務的公司非常有趣,公司專門招聘了一名入職的體能教練,為公司高管進行精力管理。因為我們相信,職場人士都需要一項經常會被忽略的訓練:精力管理。在我的減重過程中,黃教練會給我一些建議和關鍵的技術指導,只是大多數時候他很無奈:我總是超綱。他只能說,你少跑幾圈,我睡了。

半馬的目標是我自己提的。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經驗——去發現一個屬於自己的目標。當我發現這場馬拉松的舉辦時間,是在我生日的前一天,我就報名了。因為這對於我來說非常有意義——

“顛顛腳能夠得著”:“顛顛腳能夠得著”就是一個典型的好目標;

“這是我的主場”:這好像就是為了慶祝我的生日也舉辦的。這是我的主場,在我的主場我要贏。

我爸媽從來沒有想過我會參加馬拉松比賽。當天早上七點,他們在微信群裡叫醒了所有親戚打開電話,守著看了兩個小時,“怎麼沒看到你的人呢”?

嗯,你看,我還有巨大的進步空間。


5.循環開始


知乎近3000讚的4個月減重60斤全記錄


稻盛和夫教會我“內心渴望”減重這件事;大野耐一教會我思考我“為什麼要減重”這件事;亞里士多德教會我去探索減重的“規律”;管子教會我去執行每一個微小的細節。

空戰大師鮑伊德教會我建立一個減重的“循環”。

鮑伊德是美軍王牌飛行員,空戰理論家。他有一個空戰的絕招,就是在40秒內空中致勝。他總結為空戰的本質就是觀察(Observe)-定位(Orient)-決策(Decide)-行動(Act),簡稱OODA。他認為空戰的本質,就是用自己的OODA循環,打斷敵人的OODA循環。

放在減重上,就是每天觀察體重-看今天的計劃-結合今天的體重/計劃,去確定/調整今天的目標-行動。

這也不是新鮮事。OODA循環本質上就是戴明博士的PDCA循環——計劃(plan)、 執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也就是德魯克的目標管理法。

新鮮的是,你將迎來一圈又一圈的新循環。

第一個循環:訓練的循環。通過體能訓練,你產生了規律的運動習慣。

第二個循環:飲食的循環。因為規律的運動習慣,導致你開始珍視自己的飲食習慣。因為火鍋五分鐘,跑步兩小時。對於已經all-in在自己的人生股份有限公司當中的你來說,這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第三個循環:生活的循環。因為訓練和飲食的改變,你的時間分佈發生了變化。你開始謹慎的消費自己的時間,使你投入在生活當中的時間開始變得更有效率。

第四個循環:工作的循環。訓練改變身體,飲食改變情緒,生活改變習慣,這時你的工作當中過去的煩惱,好像變小或者沒有了。因為你已經不再是過去的自己。或者說,你選擇發現了真正的自己。你思考問題更加廣闊,進而迎來更多可能性。

就像最開頭說的那樣,這是個循環的建立,只需要七天。

人生有很多個七天。可是每一個七天都是一去不復還的。

五位管理學大師幫助我減掉六十斤。這不是非凡人才能給予的精神。巨大的精神激勵也來自於普通人。

你還記得那個在T臺上走秀的王德順嗎?他八十歲了。人家問他什麼叫自信。王德順說,自信?自信就是昨天做了的事情,今天繼續做,明天還做。

這就叫自信。因為那是你人生的資本。



關於作者:胡佳恆,星群電力集團首席運營官,此前供職海爾集團、壹讀、鳳凰週刊、財經時報。騰訊研究院騰研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