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垮掉的一代”吗

了解美国历史文化的人,大都知道这样一个群体,那就是在二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有一群文学青年组成的一个文学流派,由于他们放浪形骸,拒绝承担任何社会义务,反对战争,反对一切俗世陈规,行为反叛,寻求绝对自由,他们追求各种刺激,吸毒,纵欲,沉沦,无休止的流浪,以此向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发起挑战,因此被称为“垮

中国有“垮掉的一代”吗

掉的一代”。代表人物有艾伦.金斯堡,代表作《嚎叫》,杰克.克鲁亚克,代表作《在路上》等。

这群年轻人才华横溢,正如作家李斯所说,所谓的“跨掉的一代”,它不仅仅是指一个轰动一时的文学流派,他们的生活就是他们的作品,他们的作品也就是他们的生活,“垮掉的一代”把他们的人生和作品同时推上极致,在这个极点上,他们感到无所适从,高处不胜寒。垮掉的一代代表地道的美国文学,表现的是开放的人生,没有道德和禁忌约束的自我表达。

那么,问题来了,在中国有“垮掉的一代”吗?严格意义上讲,目前为止没有。这是因为:

第一,中国没有产生“垮掉的一代”的土壤。“垮掉的一代”,是通过极端的叛逆,来挑战社会的价值观,来达到他们要求的极端自由,这在传统文化深厚,讲究礼义廉耻的中国,是绝对行不通的,极端个人主义很难盛行开来,说实在的,现实中那些标榜自己很有个性什么的人,和“垮掉一代”的代表人物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说白了,中国的社会,道德,法律,人情世故等,不具备产生垮掉一代的条件。

第二,“垮掉的一代”的文化造诣登峰造极,他们的作品充斥着叛逆,性,暴力,代表人物是反主流文化的天才,是在美国特定的历史时期产生的,他们的作品是二战之后,质疑否定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代表,他们的观点影响了后世人们对文化价值观的理解。目前国内,没有这样的文学作品,也没有这样的作家,因为没有这样的社会背景,先前网上流传的90后是“垮掉的一代”,只不过是偷换概念而已。

第三,中国虽没有“跨掉的一代”,但是这不妨碍我们欣赏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作品,比如克鲁亚克的《在路上》,想必在国内也有很多人知晓,还拍过电影,还有金斯堡的《嚎叫》,这些不光是他们个人的代表作,也是“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通过他们的作品,来加深对他们的认识,和对当时美国历史背景的理解。到目前为止,这些作品还在影响着人们对传统文化,传统社会的认知和理解。

综上所述,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垮掉的一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