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陽市區劃、人口、面積情況

數據內容僅供參考學習,遺漏的請留言區補充,數據源參考民政官網,詳細數據參數請參閱各地區官方統計公報。

河南省信陽市區劃、人口、面積情況

信陽,古稱義陽、申州,又名申城,河南省地級市,地處河南省南部、淮河上游,東連安徽省,南通湖北省,為三省通衢,是江淮河漢之間的戰略要地,也是中國南北地理、氣候、文化的過渡帶。

河南省信陽市區劃、人口、面積情況

信陽市下轄:2區、8縣:溮河區、平橋區、潢川縣、光山縣、息縣、新縣、羅山縣、商城縣、淮濱縣、固始縣。另有羊山新區、上天梯非金屬礦管理區、南灣湖風景區、雞公山管理區、潢川經濟技術開發區、信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原名信陽工業城)等六個派出機構,行使市級委託和縣級管理職能。

信陽是一座豫風楚韻的人文古城。信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西周時期,信陽是申伯的封邑地,秦時設義陽鄉,北宋改稱信陽。信陽地域文化豫楚交融,商周、春秋、戰國以後,楚文化與中原文化在此交匯交融,形成了特色的“豫風楚韻”。信陽是姓氏之根,當今漢姓100個大姓中,有黃、賴、羅、蔣等13個姓氏源於信陽或有一支源頭在信陽,被譽為“中原僑鄉”。信陽文化厚重,現存有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是子路問津、亡羊補牢、司馬光砸缸、優孟衣冠、聞雞起舞等成語故事和歷史典故的發生地,出土了完整的戰國編鐘和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商代古酒,有孫叔敖、黃歇、費褘、魏延、馬祖常、何景明、周祖培等信陽籍歷史名人,有信陽民歌、皮影戲、花鼓戲、大鼓書、彩繪泥塑、剪紙、羽飾等大別山民俗風情。歷史深邃悠遠,故事瑰麗多彩。

信陽位於河南省南部,淮河上游,地勢南高北低。西部和南部為桐柏山、大別山,面積近7000平方公里,是長江淮河兩大流域的分水嶺。中部是丘陵崗地,合肥-潢川盆地西半部分,海拔50-100米,面積7000多平方公里,此區梯田層層,河渠縱橫,塘堰密佈,水田如網。北部是平原和窪地,面積4000多平方公里。

河南省信陽市區劃、人口、面積情況

信陽是中國毛尖之都,信陽毛尖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信陽市:面積18925平方千米,年末全市總人口884.63萬人(含固始縣),其中常住人口為647.41萬人。

  溮河區  面積1783平方千米,人口66.89萬人

  平橋區  面積1889平方千米,人口86.99萬人

  息 縣  面積1895平方千米,人口105.63萬人

  淮濱縣  面積1192平方千米,人口78.32萬人

  潢川縣  面積1635平方千米,人口88.24萬人

  光山縣  面積1835平方千米,人口86.02萬人

  固始縣  面積2946平方千米,人口178.15萬人

  商城縣  面積2117平方千米,人口79.87萬人

  羅山縣  面積2077平方千米,人口77.32萬人

  新 縣   面積1546平方千米,人口37.20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