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連續十年被評為“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為何備受爭議?

導讀

信陽是一座山水小城,茶鄉,位於河南南部,連續十年被評為“中國十佳宜居城市”,但前幾天我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說信陽已跌出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的榜單,那麼先看一下事實是什麼呢?

中國十佳宜居城市(2009—2018連續10年入選,2019年中國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信陽為中國唯一連續十年入榜宜居城市,享有永久宜居城市榮譽稱號,不再排名)。

上面這段話引用來源自官方,其實我之前也寫過關於信陽的文章,因裡面用了“中國十佳宜居城市”而被網友質疑說:“你可雖提提宜居城市了,怎麼來的心裡沒點數啊?”而評論大部分都來自信陽的網友,連續十年的入選,連續十年的被爭議,原因為何呢?我們各分方面來分析一下信陽是否擔得起這個名號。

信陽,連續十年被評為“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為何備受爭議?

地理位置

信陽市位於河南省南部,與鄂豫皖交匯,三省通衢地帶,交通發達,也是豫南區域的中心城市。

氣候環境

眾所周知,秦嶺淮河是中國南北分界標準,而淮河從信陽全境穿流而過,信陽的人民被分佈在了淮河兩岸,但信陽地區淮南面積遠比淮北要多,氣候與南方更接近,生活習俗與南方人接近,且種植水稻居多,所以素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之稱。

歷史文化

信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那時在這裡就有申、息、弦、黃、江、蔣、蓼等七個諸侯國,但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一代名相孫叔敖造田興水,使當時的楚國富甲一方,從公元前688年開始,楚國相繼吞滅上述各國,信陽從此時成了楚國中央管轄的地方政權,也自此成了楚文化的發源地,至今信陽的方言與文化與河南其他地方都有很大的出入。

信陽作為革命老區,在歷史上和近代都出過不少英雄,曾出現過春申君黃歇、楚國名相孫叔敖、北宋宰相司馬光、三國名將魏延、開漳聖王陳元光,民族英雄鄭成功,開國上將許世友,政協主席鄧穎超等等。

因何受到爭議?

  1. 首先是被質疑的是“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的榜單沒有公信力,評選機構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但在2016年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主管的中國社會組織網曝光第九批“離岸社團”“山寨社團”名單中此機構赫然在列。
  2. 其次信陽做為一個三線小城市,經濟發展並不突出,城市無大型工業帶動,與很多同類城市之間存在著經濟發展、城市就業等等的差距。但在河南2019年上半年的GDP排名中排河南第八,意想不到的是殺入了中國GPD百強排行榜第一百名。此處也透露著信陽的經濟發展一直在增長。

信陽作為鄂豫皖三省的區域中心城市,是否宜居是需要根據生態環境,健康指數,舒適度,經濟發展,社會文明等等各項指標來考量的。

信陽地勢南高北低,依山傍水,西部和南部由桐柏山和大別山相連,周邊群山環繞,大別山更是佔據了豫南山區的80%,南灣湖水域面積達到75平方公里,共有61座島嶼,南灣湖的上游便是信陽毛尖的源產地,並於2009年開始發展旅遊業,成了信陽發展於傳播茶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

信陽,連續十年被評為“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為何備受爭議?

信陽之所以入選十佳宜居城市,咱先不談是否真的如網友所論背後運用了某些手段,但信陽的環境是不可否認的,這其中信陽毛尖功不可沒,現在信陽不僅是革命老區,也是一個發展中的旅遊城市,更是一個山水茶都,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每到四月來臨,更是茶香滿山,讓人心曠神怡。

信陽,連續十年被評為“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為何備受爭議?

信陽的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空氣中溼度較大,為信陽毛尖的生長提供了很好的條件,但在今年清明世前夕,採茶即將開始之際,信陽突然降雪,差點讓茶農們心碎,而到了清明當天卻細雨紛紛,桃花依舊在,紅裡透著白,白裡又透著粉,清明節後,朗朗晴空,茶農們開始忙碌的採摘第一批的春茶。

信陽,連續十年被評為“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為何備受爭議?

信陽白龍潭的採茶工

“信陽毛尖”做為十大名茶之一,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也是因此,毛尖成了信陽的代言,信陽成了毛尖的歸宿,而茶成了信陽人民茶餘飯後的念想,成了家鄉人的驕傲。

信陽,連續十年被評為“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為何備受爭議?

喜歡喝茶的人幾乎都知道,信陽毛尖的主要產地源於車雲山、集雲山、雲霧山、天雲山、連雲山、黑龍潭、白龍潭、何家寨,俗稱“五雲兩潭一寨”,而兩潭在信陽毛尖裡又更勝一籌。

信陽毛尖的生長環境

大家平時喝的只知道叫信陽毛尖,卻不知道信陽毛尖的不同之處。信陽毛尖種類繁多,有高山茶和大山茶,甚至還有一些小旱茶和大白茶等,而黑白龍潭的毛尖之所以珍貴的原因也是因為二潭地勢較高,海拔幾乎都在600米以上,氣候更加溼潤,更有利於毛尖的生長。

信陽,連續十年被評為“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為何備受爭議?

信陽白龍潭

信陽毛尖的特點

信陽毛尖屬於綠茶,湯色清亮,回味甘甜,有著特殊的茶香。很多人都認為信陽毛尖沖泡出的色澤應該越鮮豔透亮越好,但實則不然,春茶的特點是“先苦後甜”,純正的信陽毛尖春茶的湯色是綠中帶些淡黃,初入口略感苦澀,而嚥下去苦味消失,回甘良久,沁人心脾。而如今市場上存在的毛尖有的為了色澤鮮亮,用低火炒制,味道偏苦,一味的追求顏色卻忽略了茶的本質。

信陽,連續十年被評為“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為何備受爭議?

信陽毛尖中芽

信陽毛尖春茶的種類

茶的採摘與我們的二十四節氣密不可分,“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採茶期大概分三季:穀雨前後採春茶,芒種前後採夏茶,立秋前後採秋茶,但最好喝的茶要屬春茶,春茶主要分

明前茶雨前茶

信陽,連續十年被評為“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為何備受爭議?

  • 明前茶

  清明節前採摘的茶葉,因為春天剛剛復甦,茶樹才剛剛冒出嫩芽,所以明前茶几乎是100%芽尖,呈短圓形,也是信陽毛尖級別最高級別的茶。

  • 雨前茶

  雨前茶是指清明之後,穀雨之前採摘的茶葉,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之第6個節氣,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穀雨是“雨生百穀”的意思,意味著春天即將離去。雨前茶的芽呈細長形,也稱中芽,僅次於明前茶。

   春季過後的還有芒種的夏茶和白露的秋茶,口感苦澀加重,色澤不再如春茶鮮亮,但是依舊耐泡。

信陽毛尖的炒制工序

四月在信陽白龍潭同學家小住的幾日,白天在茶山領略風光,也學習了一下如何辨別芽尖,晚上才真正知道毛尖從採摘後是需要經過八道工序才能成為桌上的一杯好茶。

信陽,連續十年被評為“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為何備受爭議?

信陽白龍潭拍攝, 我與同學

信陽,連續十年被評為“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為何備受爭議?

剛採摘回的茶葉在攤晾

1、 攤晾

採摘工每天白天在茶山採摘,到了太陽落山後便急時將茶運回加工處攤晾,散發掉部分的青氣和水分。

2、殺青

 將茶葉放進用木柴加熱的滾筒裡反覆旋轉進行殺青,收攏青葉。

3、篩選

將茶葉先進行風篩,吹掉雜質及單葉後再放在篩子上抖動進行等級篩選。

4、揉捻

將茶葉放進揉捻機進行旋轉磨軟,為後期塑形打基礎。

5、炒制

用溫火進行炒制,需要有經驗師傅通過顏色和形狀來判斷出鍋時間。

6、塑形

將炒制完的茶葉放進順條機進行順直。

7、生鍋

炒茶師傅需要用手在高溫的鍋裡迅速的對茶葉進行抓條,手法好的師傅出鍋的茶葉形狀更美觀。

8、烘乾

這是最後一步,將茶葉放進烘焙箱中烘30-40分鐘後便可以長期存放了。


信陽,連續十年被評為“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為何備受爭議?

炒制毛尖的所有機器

信陽,連續十年被評為“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為何備受爭議?

炒制好的信陽毛尖

信陽四季分明,山清水秀,除了山和茶,水資源也比較豐富,有淮河和長江兩大水系,而淮河流域面積佔我市的98.2%,南灣湖更是撐起了信陽旅遊業的一大片天,同時雞公山每年的遊客也在增長,雞公子的負氧離子含量測量為全國最高,而信陽的空氣和環境不僅依靠著雞公山,還有這淮河之水與萬畝茶園。

信陽,連續十年被評為“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為何備受爭議?

總結

一個城市是否宜居,當地居住者最有發言權,我曾在信陽市讀書三年,但是畢業後再來的次數屈指可數,不是我不喜歡這裡,我多少次曾幾乎衝動的帶著行李回到這座生我養我的城市,單從居住環境來說,我還是贊同的宜居的,信陽曾做為軍事要地,生活設施還是比較完善,交通也比較便利,飛機高鐵都已修建,空氣清新,環境優美;但是我不得不承認信陽的經濟發展還相對落後,就業困難成了一大弊端,也因此導致人口外流,當今社會的幸福來源不只是良好的環境,主要還是強大的經濟後盾,隨著近年來信陽整體經濟的逐年增長,我覺得信陽會越來越好,也會越來越美!

信陽,連續十年被評為“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為何備受爭議?

白龍潭的流水

信陽,連續十年被評為“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為何備受爭議?

信陽文新茶園內

不管這個評選有什麼樣的內幕,但我仍舊喜歡這裡的一切,信陽不只是我讀書的地方、也是我的家鄉,我人生中最燦爛的年華便留在了這座城市,我喜歡這裡泉水甘甜,喜歡這裡茶樹成林,喜歡這裡空氣的溼度,喜歡吃這裡的熱乾麵,喜歡這裡的信陽毛尖,更喜歡這裡年少的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