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面”时光


遥想一场雪,却等来一场疫。庚子年春节,疫情汹涌来袭,搅乱了所有人的正常生活规律。

“王哥,又吃泡面啊?”

“是的,能有泡面吃已经很幸福了!”


“宅面”时光

一个星期的口粮。

我半认真半调侃地答道。每到饭点,办公室里就会出现这个看似平常而又特殊的对话。

大年初三,全县提前收假,我强忍着一丝不舍和不爽如期来到单位上班。

由于疫情形势严峻,全县开始采取交通管制,封城、封路、封商铺。街上,灯火依旧,但少了人气,不论白天黑夜,从未有过的异样冷清,往昔车水马龙的繁华盛景早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疫霾”所淹没。

由于是春节放假时间,单位食堂的煮饭大姐没来上班,幸好街上的粉店还有一两家营业,饭点时我们都以吃米粉为主。为有效遏制疫情可能性传播途径,避免人群聚集扎堆,1月31日,街市商铺也一律劝停。如此一来,原先可以通过吃粉解决吃饭问题的无奈之举,最终也被“扼杀”了。因此,同事们要么回家吃,要么自己开火,而我却铁定与泡面“杠上了”。

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饭吃、没有粉吃,但可以吃泡面啊!还好办公室的桶装饮用水是正常供应的,每逢下班,我便饿不及待地跑到县里唯一营业的超市采购了一大堆桶装泡面,红烧的、麻辣的、酸菜的……品种齐全,味道随选。然后快速赶回办公室,准备享受着便捷而美味的“大餐”。


“宅面”时光

电脑前的方便面。

撕袋、着料、泡水、封盖……一系列动作后再浸泡几分钟,一桶热气腾腾、美味可口的“大餐”大功告成。我二话没说,趁着香气狼吞虎咽起来。

“嗯,真香!”这样一来,我的吃面战疫之路就正式拉开了序幕。

工作任务除了往常的业务之外,多加了外宣和组工信息采编,我每天就是写稿、改稿、投稿、编辑。其余时间,每一根神经都与全国各地的疫情动态捆绑在一起,随之变化而变化。

没有往常的聚餐、购物、开会、运动等活动,单就上班、吃饭两件事,倒也落个清闲,生活由之前寝室、办公室、食堂的“两室一堂”模式已向寝室、办公室及超市的“两室一市”转变。虽然过得有些胆战心惊,但却纯粹充实,感觉一天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每天早上8点走出房门,晚上12点才回去。

“宅面”时光

这桶是红烧的。

疫情防控,没有旁观者,处处皆是战场,挺在一线、“宅”在家里都是贡献。心想,不能挺身前线,自己只有在后方默默“宅面战疫”,尽职尽责提炼一些新闻信息,全力守好舆论宣传阵地,提醒家人、朋友严加防范,传播一点“微能量”。

故而,我终日以泡面为食,循规蹈矩地禁足在办公室和寝室两地之间,铁了心要将“宅面战疫”进行到底。

第一天,觉得泡面很美味,第二、三天还是觉得很好吃,不过从第四天开始,我对泡面产生了特有的反感情绪,并开始厌恶起来。但一想到无数“逆行者”以命相搏在抗疫一线,自己天天都能安稳地吃泡面,这也是莫大的幸福!

2月10日,工作群里发来消息说,部门职工食堂即将开火,大家自备碗筷,分散进餐,我高兴得跳了起来。但不幸的是,当晚11点左右,群里又说由于设备不齐全,恢复用餐时间待定,心里高涨的兴奋一下子又跌了回去。

“宅面”时光

2,月16日,同事送来的饭菜(这天两个同事分别送来一份)。

疫情战场瞬息万变,泡面时光依旧不改。就这样,宅在办公室里把泡面当饭吃的战疫日子持续进行了30多天。

其实我本完全不用整日与泡面为食,可以自购炊具,自己做饭,要么餐餐在同事那里“混”,还可以跑到两公里外的私人家里买好饭菜后再回办公室。但总觉得这不可行,“宅”就要“宅”到位,绝不能被这点“小困难”击败。

同事们说,天天吃泡面对身体不好,要给我包点饭。2月16日那天,一个老同事得知我天天吃泡面后,特意给我买了饭盒,打包好后执意送到锁关的大院后门;第二天,坐在我对面的同事热心地从家里又包来饭菜……

2月24日,鉴于疫情形势呈现向好态势,贵州省疫情防控等级下调至三级响应,部门职工食堂也重新开火,吃面战疫的日子终将结束。

“宅面”时光

3月1日,机关单位食堂开业啦。

3月1日,一应俱全的县直机关单位职工食堂正式开业,里面宽敞明亮,饭菜种类齐全,一日三餐准时供应,周末也不打烊,我再也不用为吃饭发愁。

山再高,往上攀,总会登顶;路再远,走下去,定能到达。我总坚信,“山重水复”是暂时的,“柳暗花明”总会到来,人生何尝不是如此?疫情何尝不是如此?

是的,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我坚信在不久的明天,大家守望相助,众志成城,我们定能回到花开疫散、人间值得的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