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孩子,潜能都被压制了

有一天,我站在一栋学科补习机构驻扎的楼下,等朋友吃饭。

华灯初上,孩子们欢声笑语格外动听。

突然,高亢的责骂声传入耳中。


满脸怒火的男子,边走边训斥儿子。


“粗心,又被老师留下罚写数学题,人家早就完成了,你呢?

小男孩估计处在五六年级,正是关键学习期。

爸爸见儿子没反应,一巴掌打在后背,“成绩提高这么慢,长点记性,行不行啊?”

孩子小声反驳:“又不是没做,这么着急,弄得我更不想复习了。”

“少废话,晚上到家再做一遍,看能不能有点长进。”

焦灼如热锅蚂蚁的爸爸,好似赌场压上砝码,赌在即将升学的儿子身上。

书籍《自主教养》的作者赵昱鲲提到,人做事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动机。

一个是自主动机:做事是出于兴趣、激情、自我认同,在过程中充满积极情绪,会得到更多的积极体验,同时不会轻易放弃,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正面循环。


另一个是自主动机的反面,即受控动机,就是受他人的控制。这可以是直接的控制,也可以是间接的控制。


如果孩子在某些学科遇到困难,需要克服,家长的干预作用如果是反向的,容易破坏孩子的内在动力,产生反作用力,阻碍孩子的学习热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