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好消息,足協這一決定或讓中超掀開新的一頁

最近中國足球迎來了一共好消息,足協副主席李毓毅也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提到了中超接下來即將改革的方向。李毓毅說:他希望在未來的中超聯賽中能有更多的U21球員出場亮相,而且希望能夠幫助U21的球員儘快的在中超聯賽中立足腳跟。李毓毅就提到了,當年上海申花隊奪冠的時候,像謝暉和祁宏都是年紀輕輕就嶄露頭角。因此,這樣子看來李毓毅極有可能想要更多的年輕球員參與到中超聯賽中去,當然這樣子看來的話中超聯賽實行已久的U23政策極有可能會做出調整。其實對於這個做法一些人也是表示足協終於做出正確的決定,也讓許多球迷感到非常欣慰,不過還是需要完善一下規則就是不能沒踢幾分鐘就下場。在未來,我們首先會看到更多的年輕球員,這對很多球迷來說是一件欣慰的事情。

中國足球好消息,足協這一決定或讓中超掀開新的一頁

一直以來U23在中國足球的印象裡都是作為年輕球員來培養。但是從世界足球中來看,20歲以下的球員通常才會被視為年輕球員。而且歐洲和南美足球中很多20歲的年輕球員都已經在五大聯賽和國家隊踢球就像世界盃中挑起大梁的法國隊姆巴佩。所以,至今足協還把U23當作年輕球員,這本身並不是一件好事。現在看看這些95後的年輕球員很少有在中超俱樂部和國家隊中有亮眼的發揮。中超聯賽就應該是最好球員的舞臺,還是應該建立起良好的各年齡段的聯賽來發展青訓形成良性循環,從中各俱樂部發現好的球星用自身實力參加中超聯賽足協U23,U21新規,俱樂部執行力如何?必須要有強硬的規定首發保證有80分鐘以上的出場時間,否則沒多大意義,上場十幾分鐘有鍛鍊的價值嗎?只能是熱熱身而已!

中國足球好消息,足協這一決定或讓中超掀開新的一頁

有球迷就說:中超改為國奧適齡球員比賽,三個外援、三個超齡球員(不超過二十三歲),其餘為二十三歲以下球員。超過二十三歲而沒有機會上場的球員,可以提前退役。這樣就可以達到足協培養年輕球員的要求了。我國足球的普及性不夠,球員的技術基礎比較差,按照目前中超的管理模式,表面看中超比賽十分熱烈,各俱樂部引進大牌外援球員,不少俱樂部還引入了名教練,誰引進的外援行,誰就取得好成績。中超賽事開展了這麼多年,花了很多金錢,但本土球員水平沒多大提高,規定U23球員參入中超賽事,以為這樣就能提高本土球員的素質,客觀上作用並不大。為什麼足協無人想辦法改變中超這種模式呢?比如,合同規定外援球員除了自己踢好球,還應怎樣傳幫帶好一、兩名徒弟(本土球員),還可以改變很多形式,如規定U23、或U24以下的人數不少於3人、比賽時間每人不少於20分鐘等等(防止形式主義),外援下場不超2人。

中國足球好消息,足協這一決定或讓中超掀開新的一頁

也有球迷說:在中國足球歷史上,南粵派足球曾統治撐起中國足球大半個天,湧現出許許多多至今令人難忘印象深刻的球星,歷屆國足進攻線幾乎為南粵派球員為主,這些球員是怎麼成材的,是誰培養了他們,現在的足協領導想過這個問題嗎?別一天到晚學德式,英式,法式,意式,巴西式,日式韓都沒學會,學歐式是不行的,佩蘭,卡馬喬,李皮,一個個慘敗便是證明。各級足球培訓機構,應重視年輕足球人才的培養鍛鍊,要唯才是舉,不要唯錢是舉。讓那些真正有足球技術,意識,能踢球會踢球。有團體意識,有大局觀,理解能力強,基本技術紮實的人,充實到各級國家隊及各級俱樂部隊。

中國足球好消息,足協這一決定或讓中超掀開新的一頁

也有球迷說: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強制中超隊組建21歲以下的隊,16隊新建中甲B聯賽,升2降3。中甲不強制組21歲隊參加乙級聯賽。以後可按升降情況容許2到4個23歲以下球員加入。現在的足球場都是外援的撈金場,中國球員只是配角,很多前鋒都沒機會上場,得不到鍛鍊機會。這樣下去還想打進世界盃,恐怕永遠沒什麼機會啊!利用聯賽來鍛鍊年輕球員,難。真是異想天開,任何一個國家也不是這麼搞的,兩年來的U23就最能說明問題,你有政策我有對策,足協官員別再閉門造車了。今天一個政策明天一個政策,沒有長遠發展規劃。

中國足球好消息,足協這一決定或讓中超掀開新的一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