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鋒是書法運筆的常態筆法

之前連著發文談了筆法,今天再談談調鋒。大家知道,調鋒始終存在於運筆全過程,無時無刻都

發生,不可作靜止的、獨立的理解;調鋒與執筆有很大關係;調鋒的目的是確保中鋒用筆。

調鋒是書法運筆的常態筆法

關於中鋒,我曾比作騎自行車,人通過把控龍頭使車保持力的平衡而不倒,而中鋒是通過運筆的不斷調鋒,從而使筆鋒不偏,達到以中鋒用筆為主併兼有側鋒。

關於練調鋒,我提出以寫橫過來的“8”來練習。最近看到有人提出畫蚊香圈練中鋒,我認為寫橫“8”更科學合理,因為它包括了八面出鋒,又是行筆中的使轉和調鋒。

調鋒是書法運筆的常態筆法

其實,這種方法,只適合初學書法者練習。通過練習,一方面熟悉毛筆的筆性和適應執筆的習慣,另一方面也是訓練中鋒的一種簡易方法,以便掌握毛筆調鋒的基本規律。但在書法實踐中,調鋒往往會碰到各種各樣的情況,所以,調鋒並不是機械的、一成不變的。書體不同,調鋒有別,各人用筆不同,調鋒自然也不一樣。

例如,篆書講究藏頭護尾,中鋒用筆,調鋒比較婉轉含蓄,練習時要注意委婉;

調鋒是書法運筆的常態筆法

隸書的筆法在篆書的基礎上有了改進,講究蠶頭燕尾,調鋒時方圓並舉,既有提按起伏,也有婉轉自如。這裡的調鋒有三個明顯的動作,一是起筆逆鋒通過觸紙時,筆與紙產生的澀力與人控制的筆力,兩者合力使得筆鋒在點畫中運行,所以隸書的起筆通過調鋒呈顯蠶頭狀;二是行筆中的調鋒,通過提按、起伏的調鋒實現隸書點畫的筆力韌勁。許多人寫隸書的點畫,猶如火柴棒或枯樹枝,就是不善於調鋒。三是收筆時的調鋒,或護尾回鋒,或使轉出鋒,往往伴隨有提按、頓挫使轉。

調鋒是書法運筆的常態筆法

楷書的調鋒基本與隸書大同小異,不同的是楷書方折為多,筆勢短促有力,故更講究調鋒的提按幅度、力度。

調鋒最難的是行草,尤其狂草。一是結體變化複雜多變,二是書寫速度時快時慢,三是通篇節奏張弛有度。調鋒充滿著點畫、結體和章法的全過程、全方位。練習時,應注意循序漸進,從行書、小草,再逐步過渡到大草、狂草。

調鋒是書法運筆的常態筆法

調鋒與執筆也關係密切。

根據執筆方法不同,古人對調鋒有“運腕運指”說,一是依靠運腕調鋒,二是靠運指調鋒。

早在西晉,書法大家索靖在《草書勢》中說:“命杜度運其指,使伯英回其腕,著絕勢於紈素,垂百世之殊觀”。這是最早關於“腕、指”說。這段話一般解釋是杜度善於運指,而張芝則擅長運腕。

調鋒是書法運筆的常態筆法

王羲之的《用筆論十二章》中主張“上捺下撚”,撚即捻。這裡的“捻”有人認為是轉指。故認為王羲之的筆法是依靠轉指調鋒的。

唐代的李陽冰,對運指有了明確解釋:“作點向左以中指斜頓,向右以大拇指齊頓,作橫畫皆用大指遣之,作策法仰指抬筆上”。

唐盧攜的“以大指節外置筆,令動轉自在”。也是“轉指”派代表。

而黃庭堅認為“心能轉腕,手能轉筆,書字便如人意。”

米芾也主張“提鋒、運腕、懸臂”,字有四面,八面出鋒。

調鋒是書法運筆的常態筆法

近代,沈尹默、潘天壽、潘伯鷹和鄧散木諸先生,明確指出寫字必須以手腕運筆調鋒,而不可用手指運筆調鋒。

以上“運腕運指”說,各有說辭,但我們發現一個事實,唐以前的書家,多以轉指調鋒的論說,而宋以的書家大多贊同手腕運筆調鋒。

我們知道,唐以前的書法,尤其是魏晉時期,以“二王”為代表的書法,都以小尺幅的尺牘、信札為主,字體大多為八分大小,相當於現在的二、三公分,有些作品甚至更小。這種小字體,其書寫法則、執筆方法以及筆墨紙張等都與現代書法大有不同。所以,有人認為王羲之等有捻管轉指調鋒的筆法,有其合理性,也有一定道理。試想,如果寫小字,還得依靠腕力和臂力運筆調鋒,實在有些違揹人體功能,也不符合寫字習慣。但如果寫大字,超過五、六公分以上,還是依靠指力根本不可能,必須以腕力和臂力運筆調鋒。

調鋒是書法運筆的常態筆法

而宋元以後,書風明顯與晉唐不同,一是大字作品逐步流行,二是書風明顯注重姿態情趣,三是明清之際,碑學興起,以隸書為代表,書法面貌出現了新潮流。如果還是依靠指轉和手指調鋒已明顯不合時宜。

如今,隨著社會發展,書法的時代性和書法的創新性;必須以符合當代的人審美情趣為前提;必須秉持數千年以來中鋒用筆、調鋒的理念和技法;必須秉持魏晉唐書風的神情意趣;同時汲取宋元明清書法的成功經驗,走出一條具有時代新風貌的書法創新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