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锋是书法运笔的常态笔法

之前连着发文谈了笔法,今天再谈谈调锋。大家知道,调锋始终存在于运笔全过程,无时无刻都

发生,不可作静止的、独立的理解;调锋与执笔有很大关系;调锋的目的是确保中锋用笔。

调锋是书法运笔的常态笔法

关于中锋,我曾比作骑自行车,人通过把控龙头使车保持力的平衡而不倒,而中锋是通过运笔的不断调锋,从而使笔锋不偏,达到以中锋用笔为主并兼有侧锋。

关于练调锋,我提出以写横过来的“8”来练习。最近看到有人提出画蚊香圈练中锋,我认为写横“8”更科学合理,因为它包括了八面出锋,又是行笔中的使转和调锋。

调锋是书法运笔的常态笔法

其实,这种方法,只适合初学书法者练习。通过练习,一方面熟悉毛笔的笔性和适应执笔的习惯,另一方面也是训练中锋的一种简易方法,以便掌握毛笔调锋的基本规律。但在书法实践中,调锋往往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所以,调锋并不是机械的、一成不变的。书体不同,调锋有别,各人用笔不同,调锋自然也不一样。

例如,篆书讲究藏头护尾,中锋用笔,调锋比较婉转含蓄,练习时要注意委婉;

调锋是书法运笔的常态笔法

隶书的笔法在篆书的基础上有了改进,讲究蚕头燕尾,调锋时方圆并举,既有提按起伏,也有婉转自如。这里的调锋有三个明显的动作,一是起笔逆锋通过触纸时,笔与纸产生的涩力与人控制的笔力,两者合力使得笔锋在点画中运行,所以隶书的起笔通过调锋呈显蚕头状;二是行笔中的调锋,通过提按、起伏的调锋实现隶书点画的笔力韧劲。许多人写隶书的点画,犹如火柴棒或枯树枝,就是不善于调锋。三是收笔时的调锋,或护尾回锋,或使转出锋,往往伴随有提按、顿挫使转。

调锋是书法运笔的常态笔法

楷书的调锋基本与隶书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楷书方折为多,笔势短促有力,故更讲究调锋的提按幅度、力度。

调锋最难的是行草,尤其狂草。一是结体变化复杂多变,二是书写速度时快时慢,三是通篇节奏张弛有度。调锋充满着点画、结体和章法的全过程、全方位。练习时,应注意循序渐进,从行书、小草,再逐步过渡到大草、狂草。

调锋是书法运笔的常态笔法

调锋与执笔也关系密切。

根据执笔方法不同,古人对调锋有“运腕运指”说,一是依靠运腕调锋,二是靠运指调锋。

早在西晋,书法大家索靖在《草书势》中说:“命杜度运其指,使伯英回其腕,著绝势于纨素,垂百世之殊观”。这是最早关于“腕、指”说。这段话一般解释是杜度善于运指,而张芝则擅长运腕。

调锋是书法运笔的常态笔法

王羲之的《用笔论十二章》中主张“上捺下撚”,撚即捻。这里的“捻”有人认为是转指。故认为王羲之的笔法是依靠转指调锋的。

唐代的李阳冰,对运指有了明确解释:“作点向左以中指斜顿,向右以大拇指齐顿,作横画皆用大指遣之,作策法仰指抬笔上”。

唐卢携的“以大指节外置笔,令动转自在”。也是“转指”派代表。

而黄庭坚认为“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字便如人意。”

米芾也主张“提锋、运腕、悬臂”,字有四面,八面出锋。

调锋是书法运笔的常态笔法

近代,沈尹默、潘天寿、潘伯鹰和邓散木诸先生,明确指出写字必须以手腕运笔调锋,而不可用手指运笔调锋。

以上“运腕运指”说,各有说辞,但我们发现一个事实,唐以前的书家,多以转指调锋的论说,而宋以的书家大多赞同手腕运笔调锋。

我们知道,唐以前的书法,尤其是魏晋时期,以“二王”为代表的书法,都以小尺幅的尺牍、信札为主,字体大多为八分大小,相当于现在的二、三公分,有些作品甚至更小。这种小字体,其书写法则、执笔方法以及笔墨纸张等都与现代书法大有不同。所以,有人认为王羲之等有捻管转指调锋的笔法,有其合理性,也有一定道理。试想,如果写小字,还得依靠腕力和臂力运笔调锋,实在有些违背人体功能,也不符合写字习惯。但如果写大字,超过五、六公分以上,还是依靠指力根本不可能,必须以腕力和臂力运笔调锋。

调锋是书法运笔的常态笔法

而宋元以后,书风明显与晋唐不同,一是大字作品逐步流行,二是书风明显注重姿态情趣,三是明清之际,碑学兴起,以隶书为代表,书法面貌出现了新潮流。如果还是依靠指转和手指调锋已明显不合时宜。

如今,随着社会发展,书法的时代性和书法的创新性;必须以符合当代的人审美情趣为前提;必须秉持数千年以来中锋用笔、调锋的理念和技法;必须秉持魏晋唐书风的神情意趣;同时汲取宋元明清书法的成功经验,走出一条具有时代新风貌的书法创新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