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郑州西区未来发展?

lin曼蕾


郑州西区正在发生蝶变!近日郑州“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未来郑州各个方向发展的主题,即:“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外联”,为解决各区域均衡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针。其中郑州西区的定位是“西美”。

郑州西区包括距离郑州最近的荥阳、以少林寺而闻名天下的登封、曾经的全国百强县河南第一县的巩义、煤矿资源丰富的新密,以及郑州铝厂上街。人们以往印象中的郑州西部往往不是工厂就是煤矿,似乎与“西美”的定位搭不上边。

由于郑州城市向东发展政策的引导,过去很长一时间,郑州的城市发展方向似乎只有一直向东,自从2003年郑东新区规划设立以来,城市向东发展似乎成为了郑州按照的主要方向。在这近20年时间里,郑东新区从荒野崛起为一座新城,再往东的白沙、绿博组团也盖了众多的楼盘,似乎与开封相连指日可待。仿佛郑州西边被忽视了。但是自2012年郑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一心两翼”的城市发展战略后,郑州“东CBD西CCD”共发展的格局日渐显现。郑州西边发展也迎来了不断的利好。除了西四环内的常西湖新区、中原新区外,在四环外还有郑上新区、西南的洞林湖片区,再往西边的登封、巩义等组团也都纷纷转变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

众所周知,有山有水的地方最适合发展休闲旅游产业,而郑州市对西部的定位就是找到了区域优势所在,郑州西部县市区可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发展健康旅游产业。众多房地产企业也积极开发各种康养小镇、旅游小镇。这对于改变当地落后的产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相信未来,郑州西部地区一定会成为健康宜居活力的新城。





云上郑州


郑州西部片区整体可以分为三个区域,西北区域由高新区主导向西发展、西南区域以二七区主导向西南区域发展,中部区域以郑州市市政府和中原区主推的西部发展;今天我们主要介绍以市政府为主导的中部向西发展格局。

西部片区以市政府主导的中部发展区域,由中原区向西依次分布着常西湖新区、中原新区、和郑上新区。此处需要解释两点:一是常西湖新区和中原新区的行政上依然隶属于中原区。二是、自2012年提出郑上新区概念后,几年时间过去以后再回过头来看,郑上新区除了概念以外基本上已经名存实亡。目前按照新的政府规划,由荥阳市区、宜居健康城组团和上街区组团规划建设西部新城区,是政府新规划的一主一城三区四组团中三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四年,常西湖新区借助郑州举办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契机,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打破了西部片区发展滞后的说法,加速未来西部片区的成型时间。目前常西湖南部片区已经落地,中部区域地面道路已经贯通,北部区域依靠碧桂园强大的整合力将和中部区域一起成熟。未来郑州西部片区的行政和商务中心已经初具规模,常西湖新区已经成为引领西部片区发展的一面旗子。

所以经常能看到网上关于西部片区是被遗忘的区域说法,对于关注一心两翼西部片区发展的人们来说,我想大可不必在如此悲凉,因为政府的发展方向虽然向东,但未来西部片区的成型时间必然是最早的,按照目前高新区、中原区、二七区主推郑州向西北、中部和西南方向的发展格局已经成型,仅剩的四环至绕城之间的区域;高新区用不了十年的就会很快融合荥阳北部区域、中部的中原新区也会和荥阳实现无缝对接。西部片区实施的西拓战略,是拓展现有城区的发展思路与东部实施的城市扩张虽然不同,但政府要的是东部片区和西部片区的同时崛起,因此东部片区一体化格局成型的时间越早西部片区的融合也就越快,而即将开始的全国民族运动化却加速了西部片区的成型时间。

常西湖新区以西,中原新区是连接郑州市中心和西部新城区的纽带,中原新区东至西四环、西至西绕城高速、南与二七区北与高新区对接,区域东西长近6公里、南北长6公里,区域面积近33平方公里;在这片33平方公里区域目前土地整理基本完毕,区域面积达54000亩,扣除目前已建的区域、铁路沿线、南水北调渠所占区域、未来的学校、道路、景区、及其他的配建,预估未来这一片区能够开发的商业、工业和居住用地只占到此区域的35%-40%左右即20000亩左右;随着常西湖新区的落地,未来十五年的供地将集中在这一区域,按照郑州市近几年中原区的供地指标我们可以看出,基本都维持在2000亩/年左右,也就是说中原新区的地也仅仅能支撑中原区的十年供地计划。之所以考虑15年的供地是因为常西湖新区的完善。也就是算时间上推算15年后西部新城区就会和郑州形成无缝对接。

西部新城区荥阳一直以来作为郑州的后花园因为其依山傍水,大规模的城市开发显然会破坏这里的生态环境;荥阳开发落地的项目多以生态宜居项目为主,尽可能的保留原有的风情地貌如洞林湖片区、万山湖片区、华侨城和名门联合推进的京襄城遗址项目以及未来打造的郑州环翠峪轻井泽项目;

西部新城区荥阳作为全国百强县市、全国工业百强县市;近些年一直在做产业升级,淘汰传统和有污染的项目,落地新的优质项目如郑州轨道交通产业园项目,因此郑州市整体规划对西部新城区区域的整体定位是打造中国制造2025先锋实验区、通用航区产业基地、区域性医疗健康中心、新材料生产基地;落地高端无污染的项目既能打造区域的工业中心,又不至于破坏西部优质的生态资源。

郑州西部新城区的发展只能稳步推进开发,全面提升城市市容市貌,提升城市生活品质;融入郑州都市圈;未来郑州西部新城区发展具有产业的带动性质现代区域工业中心,打造承接郑州中心外流人口的区域聚集中心以及西部片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宜居生活环境。

欢迎关注交流,浏览我发布的文章,里面有对西部片区未来的发展的论述,这是其中的部分内容,希望对你有用,谢谢


地产与情怀


西区的发展方向已经基本定型,就是郑州上街荥阳全部连成一片。但是西区发展远比你想象中的慢。这里的关系错综复杂,利益关系很难搞定。

先说东区发展为什么那么快,那是因为东边荒草丛生,大家以前过着温饱的生活,现在听说要拆迁分房分钱自然很高兴。所以政府人民都很热情。

反过来再看西边,荥阳的经济一向都非常好,上街现在有点没落,因为离郑州太远,当年荥阳跟上街说你跟着我吧。最后硬是郑州不同意,最近百强县市荥阳在河南做的稳稳的。现在西边就是三分天下,老大说我把你们都整合了把,你可以想象老二老三自然一百个不乐意。各种开会讨论,开来开去划出来个常西湖新区,这个应该是郑州最小的区了吧。未来这种关系还将继续,这里不多说,我看评论区没一个说我也只能点到为止。

总之未来郑州要作为中心城市主要是东西发展,就想一只展开双臂的小鸟,自由飞翔。喜欢的可以关注点赞转发评论哦⊙∀⊙!



顺彁


郑州,梦想前行的速度,超越万众的期待。在郑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郑州西部正孕育崭新的“城市中央文化区(CCD)”,该项目计划投资300亿元,是省级重点项目和市委市政府文化惠民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是代表城市人文底蕴的文化名片。

对于大郑州的发展,早就有“东西并举”的说法,尤其是2012年郑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一心两翼”的城市发展战略后,“东西两翼”齐飞的格局日渐显现。如今,郑州西部拔地而起的中央文化区(CCD),与东部的CBD遥相“呼应”,必将在力促郑州东西均衡发展、承载城市公共文化发展、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带动中原城市群跃升上发挥重要作用。

“一心两翼”战略造就CCD

“当前城市空间发展进入了由增量规划到存量规划阶段,也就意味着城市再向外扩展的空间受到限制,要进入城市更新,提高城市内涵式发展阶段。郑州西区中央文化区(CCD)的建设正是顺应了这一发展理念,对郑州城市整体发展来说意义重大。”昨天,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许继清博士面对记者采访时说,CCD的建设,有利于城市总体空间的平衡发展。

大家都知道,随着郑东新区的崛起,城市打破了郑州多年来单中心圈层式发展的模式,尤其是随着郑汴一体化战略、郑州东站、郑州航空港区的逐步成熟,城市重心向东偏移的趋势日渐明显。许继清博士认为,城市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其空间的拓展会出现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演替规律,所以郑州西区CCD的建设也真是顺应了这种城市整体平衡发展的内在需求。

早在2012年2月5日,郑州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在审议通过的《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中明确提出了“一心两翼”城市发展建设思路,以中心城区为中心,向东西两个方向均衡发展。为了加快均衡发展的步伐,郑州市政府还组织邀请了3家国内外知名设计单位编制了郑州市中央文化区的总体城市设计方案。后经过专家评选,法国SCAU(斯构莫尼)设计公司的方案中选。为了将该城市设计落实到工程层面,又委托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郑州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在2013年至2015年分别编制了一系列专题规划。

随后,北至郑上路、东至洛达路、南至陇海路、西至常州路,被规划为郑州市中央文化区,总用地面积约23.53平方公里,规划核心区面积约6平方公里,其中北核心区主要包括市民公共服务区和九州坊,南核心区主要包括“四个中心”和文化产业园区。

“四个中心”周边片区暨郑州市中央文化区(CCD)是河南省政府确定的省级服务业专业园区,是郑州市建设以国际商都为特征的国家级中心城市的有效载体,是作为郑州市东西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市委、市政府九大支撑工程之一的“文化郑州工程”的核心载体,被列入省级重点项目和郑州市重点民生实事,对于提高郑州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市民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四个中心”如同CCD的“心脏”

沿陇海高架一路向西,从富民路匝道下桥后,便来到了“四个中心”项目所在的地方。昨天上午,记者走进该项目的施工工地,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这里充满了活力与生机,工地上塔吊林立,随处可见工人忙碌的身影。奥体中心已经显露雏形,正在进行主场馆机电设备、幕墙屋面安装。美术馆档案史志馆项目正在进行水电安装和装修,大剧院正在进行舞台设备安装。市民活动中心项目正在进行幕墙安装,消防、通风、电气等专业设备安装、布线正在按计划进行……

“四个中心”项目东西跨越2800米,南北570米。自西向东依次包含:奥体中心(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文博艺术中心(美术馆、档案史志馆、博物馆、大剧院)、市民活动中心(科技馆、群艺馆、杂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儿活动中心、健康中心)、现代传媒中心(报业大厦、广播电台、电视台)等16个单体项目。

据介绍,“四个中心”项目位于CCD南核心区,是郑州市东西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郑州市委市政府文化惠民利民的重要工程,列入了省级重点项目和郑州市重点民生实事。2015年9月,市政府委托市规划局对“四个中心”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公开招标,专家从参与投标的23家国内知名设计单位提供的70个投标方案中投票产生出中标方案。建筑方案确定后,市规划局又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郑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四个中心”城市设计及总体协调》,这个城市设计是具体建设层面的城市设计,主要目的在于整合完善各个场馆场地条件、标高、立面风格、材质、地下交通环廊、外部景观环境和植物种植等方面,该城市设计在规划建设中发挥了统领部署的作用。

今年7月20日,郑州市城乡规划局召开郑州中央文化区(CCD)“四个中心”建设新闻通气会上,相关部门对郑州“四个中心”的建设情况进行了披露。这是中原区埋头苦干、低调建设“四个中心”4年后,首次通过官方渠道,向市民揭开了神秘面纱。

以“四个中心”文化主导产业园和北部片区的市级行政核心区商务楼集群为统领,将以“生态中原、文化中原、活力中原、幸福中原”为主题,依托片区丰富的道路网络、地下空间、生态水系、地铁路网、公园绿地,规划有综合型体育场馆群、文博艺术中心、市民活动中心、现代传媒中心、高端商务办公集群、高端商业综合体、现代城市综合体、文化旅游街区等业态,建成后将成为集行政办公、总部经济、体育健康、文化艺术、旅游休闲、高端商业商务于一体的郑州产城融合示范区,成为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形象增添亮丽的新名片。

园区按功能规划出“四个组团”

“四个中心”周边片区暨郑州市中央文化区(CCD),按功能可以规划为“四个组团”:一是以综合型体育场馆群、文博艺术中心、市民活动中心、现代传媒中心为主,以国际超豪华酒店、购书中心、地下空间商业为辅的“四个中心”组团;二是以九曲莲湖景观带依托莲湖水岸景观,围绕滨湖东西两岸的开敞互动空间,集聚高端零售、国际顶级酒店、总部经济、游戏动漫产业、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创意休闲、文化娱乐产业等关联业态,以及丰富的公园、绿地、生态水系的“九曲莲湖”组团;三是以市级行政核心为中心,融合会展会议、星级酒店、高端商务、高端商业,地上和超大型地下空间立体布局,公园绿地、生态水系点缀其中的中央文化区北部片区组团;四是以独特的建筑设计视角建设国际顶级酒店、高端零售、5A级写字楼、现代商业综合体、国际和全国知名企业的总部和科技研发中心的东九洲坊组团。园区东侧与郑州市政府投资27亿元、规划定位为“与东区龙湖相呼应的郑州西部生态绿心”的西流湖公园相毗邻。西侧与郑州市植物园相毗邻。

在“四个中心”的建筑中,奥体中心体育场备受关注,尚未完工的它,已被确定为2019年全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主办场地。届时,这项赛事的开闭幕式和部分赛事及表演项目都将在此举行。据介绍,奥体中心总建筑面积约57.72万㎡,以“黄河天水,天地之中”为设计理念,包含有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馆,三个场馆均为大型甲级场馆,能容纳8万人同时观看。目前奥体中心三个场馆主体结构均已完成,正进行外立面施工,2018年底便将投入使用。

文博艺术中心总建筑面积36.7万㎡,由中华艺术的最大公约——“斗”形作为建筑母体的美术馆及档案史志馆、博物馆、恰“黄河帆影,艺术之舟”的大剧院完美组成,它将成为郑州的文化历史展示中心,以气势磅礴的精神象征和独具中原底蕴的建筑形象,彰显大美郑州特有的文化轴心地位。其功能定位是城市活力与文化发展的核心功能区,着重彰显郑州的艺术气质。美术馆、档案史志馆的建筑外形极具雕塑感,设计师从仰韶、商周文化的青铜器、玉器的简约线条中吸取灵感,又从巩义石窟中抽象出图底关系,并参数化演绎成建筑表皮肌理,采用阴刻的手法注入地域性元素,给人一种透彻感。目前,文博艺术中心的美术馆档案史志馆、大剧院以及市民活动中心主体结构也已全部封顶,将在2018年底投入使用。

郑州市民活动中心由科技馆、杂技馆、群艺馆、妇女儿童中心、青少年发展中心、健康中心组成,总建筑面积21.35万㎡。丰富的空间组合与有机的界面构成,展现了“龙舞大地,民乐天街”的设计理念,打造了极具地域性和时代感的“百姓乐园”与“活力秀场”。这里将成为广大市民开展健身休闲、享受文化大餐的温馨家园。

现代传媒中心的设计理念是“天圆地方、天动地静、河岳中原、石中玉玦”,包含郑州报业大厦项目、郑州广播中心项目、郑州电视中心项目。该中心建成后,将成为新媒体融合示范区,打造郑州乃至中西部地区标志性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四个中心”设计概念超前,分为三层地下设计,一层为步行街,二层为地下机动车道及车库,地面不设置机动车道,只提供行人非机动车行驶,三层为地下综合管廊。中心周边规划有4条市级道路,分别是渠南路、凯旋路、文博大道、站前大道。除渠南路规划为城市快速路外,其余3条均为城市主干路。此外,中心内包含约4.9公里长的地下交通环廊,所有车辆在进入“四个中心”之后都是在地下行驶,地面上完全看不到车辆。车辆从任意一个入口进去,可以在“四个中心”的任意一个出口驶出。也就是说,“四大中心”像住宅小区一样,实现了人车分流。地下两层停车场可容纳近4000辆机动车。

除了四通八达的地上地下道路外,该区域内还规划有14号和6号地铁线,设有奥体中心站和临湖路站,预计到2019年3月底全部投入运营使用。地面道路计划于2018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地下交通环廊、综合管廊和地下商业于2019年3月底前投入使用。

投资3.5亿打造光艺工程让CCD成为黑夜里璀璨的明珠

天地玄黄,寰宇茫茫。黄淮流域,九州中央。悠悠之中原故地,黄河孕育兴旺之邦。方圆千万里,自古繁昌。郑西新区建设的市民公共文化区,承载历史,面向未来。也许你还不知道,该园区的魅力,不仅是一座座高端大气的建筑集群,更体现在夜色中它通过灯光效果所呈现的“金色大地鼎立中原”恢弘场景。

据了解,园区的照明总体规划主要以博物馆以及未来的市政府这个轴为起点,由暖色光向两侧延伸,纵轴是以冷色光为主,通过光的布局,以暖色光为中心,向北侧延伸,构成历史传承之轴,强调文化的溯源。通过暖色光向冷色光过渡,打造创新之轴,体现时代发展的活力。节假日时,可以把色温调成金色,突出郑州金色大地、鼎立中原的概念。

“四个中心”光艺工程作为区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的建设安装费用是在3.5亿左右。其中奥体中心以“黄河之水”的建筑理念,通过灯光打造出宏大激荡的动态夜景效果。文博中心美术馆,通过对内部空间的强调,传达出巩义石窟的蕴意,结合暖色投光,塑造唯美大气的灯光效果。大剧院将通过投光的明暗变化,生动展现“黄河之帆”的壮阔感受。博物馆的夜间旨在强化“黄帝之冕”的建筑形象,通过灯光对屋顶以及外立面的塑造,突出中原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市民活动中心运用色彩与图像的变化,营造轻松、亲民、活力的夜景气氛。传媒娱乐中心是郑州城市新地标,视觉焦点,设计上突出信息传媒的可视化应用,在展示形象、媒体宣传、互动娱乐、企业广告投放上实现多元有机的结合。通过灯光媒体塑造,留下郑州“鼎定神州”的形象地标记忆。

市民公共文化区以中轴大道为核心,突出内亮外暗、内密外疏。将光从地面引入地下,从空间上实现光的导向作用,促进地下商业街的经济发展。沿中轴道路两侧,结合中原文化,以“九经九纬、九州之中”的文化理念,设计出代表当地文化特色的智能路灯。

CCD完善了城市功能

郑州市中央文化区(CCD)“四个中心”项目是改革开放以来郑州市在公共文化事业方面一次性投入最大的项目,是提升市民幸福感与文化生活质量的有效载体,也是郑州市实现东西均衡发展、提升辐射带动力的难得契机。

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许继清博士认为,郑州西区的中央文化区(CCD)建设对郑州城市发展的意义非常重大,不仅顺应了城市整体平衡发展的内在需求,还有利于带动周边土地的价值回归,大大提升城市活力。

“长期以来,郑州城市发展‘重东轻西’,两个区域的内在发展动力差距逐渐拉大,而西区CCD建设也正是提升西区内涵式发展,盘活西区土地价值,改善西区城市环境重要意义所在。”许继清博士说,东区CBD商务中心与西区CCD中央文化区建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功能定位,是完善城市功能,实施城市两翼功能互补差异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从城市空间组织、公共活动场所及建筑设计风格上也完全不同,能够带来两种完全不同的城市生活体验。CCD建成后,将成为郑州西区未来最具特色的城市中心区域。

“四个中心”作为CCD的灵魂,以大型公益性文化设施为支撑,将成为集体育赛事、艺术欣赏、科普教育、休闲娱乐、培训会务、新闻传媒、旅游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文化综合体。

园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在今年的中原区两会上,中原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建设以郑州中央文化区“CCD”为引领的国家中心城市产城融合示范区,这无疑为叫响郑州中央文化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如今,备受关注的这一“史诗级”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以常西湖新区与“CCD”为代表的关键词,令关心郑州西区发展的人充满期待,同时也吸引着全国各地投资商的目光。

按照园区的未来发展目标,在三年内的总投资将达到约1000亿元,每年实现收入约200亿元,解决就业约5万人。重点发展行政办公、企业总部、高端商业商务、文化创意、休闲旅游、体育产业等。计划到2020年,力争建设成为立足河南,辐射全国,社会效益显著,经济效益突出,文化资源丰富,创意要素聚集,智慧生态聚集,高尚人文内涵,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新兴文化蓬勃发展的全国性文化高地。

目前,园区内已入驻和在建单位、企业有郑州市政务中心、国家电网郑州电力设计研究院、郑州市奥体中心、郑州市美术馆、郑州市档案馆、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市歌剧院、郑州市科技馆、郑州市杂技馆、郑州市群众艺术馆、郑州市青少年发展中心、郑州轨道公司总部、万豪酒店、华润燃气北方大区总部暨全国科技研发中心和环境设计中心、郑发投集团总部、郑煤集团等。

已确定入驻和在谈单位、企业包括国家地方史志中原分馆、郑州市电视中心、郑州市广播中心、郑州市报业集团、河南省购书中心、锦江酒店、郑州建投集团、郑州城建集团、郑州投资控股公司、郑州公用事业集团、郑州交建投集团、中国电建集团北方地区总部、合生汇九曲莲湖城市综合区、龙湖天街商业综合体、华谊兄弟美术小镇等。

有人说,CBD中央商务区属于郑东新区的核心区,是东区的“心脏”。而位于郑州西区的郑州市中央文化区CCD,则是未来的郑州西区的核心区和“心脏”。不久的将来,这里将会成为一个集行政、商务、文化传媒、科技、体育为一体的高大上新城区,成为大郑州高速发展的新“代言人”和经济增长点。



郑州购房攻略


从发展规划上看,郑州西区将要打造成郑州的休闲生态文化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与郑东新区遥相呼应,分别承担CBD与CCD的职能。在西区最明显的是建设大型的中央文化区,在文化区内分为四个中心,奠定西区生态宜居的基础。
再者郑州西区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区,像郑大、河南工业大学等以及孵化园、创业园非常集聚。虽然现在郑州在创新、教育、科技研发等领域并不发达,但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智汇郑州政策的实施,未来也会逐渐补充这一短板,这也是西区将来发展的优势所在。


最后从西区的基础来看,向西是中原区、荥阳、上街区等等,也是郑州工业相对集中的地方,并且荥阳也在加快撤县改区。所以未来这三区进行组团发展,在拥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发展速度也不会很慢。

总之,郑州西区的建设是郑州城市扩大的必然选择,西区也在功能分化中占用休闲文化与高新技术的重要一极,虽然难以与郑东新区的建设速度相比,但在未来发展的一定会很好。

我是海域蓝豚,持续更新更多河南本地问答,喜欢请加关注,欢迎评论点赞,谢谢!


河南这些事儿


郑州西区未来发展之路是顺畅无比的,在【中原城市群】建设郑州大都市区的背景下,“东西两翼”协同发展为本市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巨大推力。

当前,郑州东区经济建设如火如荼,发展趋势强劲有力,为郑州入围国家中心城市起到重大作用。
因此,郑州西区应不甘寂寞一勇当先成就大梦。随着中原区被赋予城市西拓的桥头堡功能,将承担郑西发展重任。

郑州西区一经面世就引发热论,这吹响了大郑州整体开发的集结号。为本市实现快速平衡东西两翼提供有利局面,发展郑西已逐渐成为全市人民共同的期盼,郑州西区的未来发展则是郑州市的未来发展总体格局的重要部分。


看鉴襄阳


感谢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回答过类似的问题,今天借此机会跟大家再次分享下我的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政策上已经定了基调

根据《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17~2035年)》中的要求未来郑州发展的总基调是“东扩、西拓、南延、北联、中优”其中西拓成为仅次于东扩的第二大主要发展方向,这也使得多年来西区发展缓慢的局势会得到根本的改变。

目前郑州西区主要包含中原区和高新区两个区域,目前按照规划中原区已经规划了常西湖新区、中原新区和郑上新区三个区域,而且郑州市政府西迁至常西湖新区的消息无疑在政府层面已经将西区定位为郑州的行政副中心(东区有省政府,西区有市政府)。所以我们有道理相信未来郑州西区的发展绝对很好,虽说比不上东区但至少排名第二不成问题。

基础设施和地标建筑使得西区有更多期望

奥体中心、文博艺术中心、市民活动中心和现代传媒中心的建设使得西区有了跟东区一较高下的地标建筑,郑州奥体中心项目为2019年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主办场地,相信到时候西区会以更加崭新的面貌迎接全国的人民的到来。

常西湖新区有1、6、10、14四条线入境,1号线延长线经过常西湖核心区的市民中心站、铁炉站已开通。在这么一个区域竟然有4条地铁线路过,不得不说政府对于这个区域的重视程度。

未来西区的西流湖会和东区龙子湖遥相呼应

根据政府的规划,未来东区将以金融等高端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而西区的主要发展方向将以文化、体育、娱乐产业为主,这样就会实现东西方向共同发展的目标。

西区具有天然的水资源优势,西流湖作为当时的引黄入郑的配套工程之一,如今也在进行进一步的规划改造,加上南水北调运河的跨区而过可以说西区水资源并不缺乏。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气,就有活力,未来郑州的发展肯定也是东西呼应展翅高飞。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各位留言或者关注勇勇杂谈壹贰叁。


勇谈房产壹贰叁


郑州西部陇海路西延尤其是荥阳境内,环境确实很好,不要再开发太多的楼房啦,保持原貌吧!珍惜环境吧!珍惜青山绿水吧。媒体也不要再炒作啦!


十点观察


高新区与主城区的交通问题要早日解决,互联互通成为了招商引资巨大障碍,梦想华丽现实骨感。


富貴納福


西区一代经济底子太后,地势高环境好,中间中原区重镇须水,高新区,南边二七工区业马寨,北边惠济区古荥,西边荥阳百强镇区,还有上街区 这里的经济超五个东区经济没问题,加上常西湖,底子太好就不发展东区也要10年紧追不一定能赶上,所以不用比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