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叫我做什么的时候总说很多遍很多遍,我该怎么阻止他?

汪少山


等你当父母的时候你也会这样,这样想就释然了。我上学时就很烦老师,父母不停的唠叨,现在我当妈妈了,我也一样唠叨我儿子。。。控制不住。


游泳的鱼qop


不知道你爸爸多大年龄。我是个妈妈,四十多岁,儿子17岁。

在我20岁左右的时候,我的爸爸差不多正是我这个年龄,那时候叫我做事,有时候稍微慢一点,就不停的叫。我当时想,以后我对我的孩子绝对不会这样。结果我当妈妈了,也到了这个年龄了,结果我也成了我爸爸的样子,每次叫我儿子,没有第一时间行动就开始啰嗦了。昨天早上叫我儿子起床,叫了很久,他说他还要睡5分钟,我很生气又开始了啰嗦,我儿子说,哎呀,我不就睡了5分钟吗?不至于那么大的罪恶嘛。想一想是不是天底下的爸爸妈妈都差不多呢?但是我也要和我儿子沟通,嗯,总的说来,我们母母子俩还是很愉快的。我觉得你不用去制止你的爸爸,没事多和你爸爸沟通,还有就是你爸爸叫你的时候,你的速度快一点,他没其他的话说了,那不就好了吗?再换一句话就是现在你是青春期,他是更年期就这样了,青春期遇上更年期。


橙与晨


父母岁数大了后,说话容易啰嗦,在他们眼中,儿女岁数再大也是孩子,做儿女的应该理解,我女儿就是这样的,不管说什么事,第一时间都会有回映,就是有时办事慢一点,应该互相理解!这就是中国人的可忴天下父母心吧!


六九届花匠


你父亲说的话,你没有去做,他才要多说几遍,因为你和你父亲的性格不相同,你父亲是急性子,你有可能随你母亲的性格,火上房不着急的那种,作为一个男人做事就应该雷厉风行,干净利索,不能拖拖拉拉像个娘们,你父亲督促你,是让你变成一个真正的男人,也有可能是你父亲老了,爱督您人老了都会这样,要理解老人,老人也是烦你这慢性子吧,在我们的国家祖辈流传着以孝为先,有人叫你去做的事,就应该雷厉风行,没有怨言,让老人看到有这样的儿子,感到高兴和欣慰,,,,



雨过彩虹71069749880


看来你还是个孩子,又有个啰嗦的爸爸,这感觉一定很烦呢。

我是个十几岁孩子的妈妈,又是个心理咨询师,我记性很好,也没忘了自己十几岁的情景,那就站在中立的位置说吧。

一、如果说了你就能做到,大人真的也不想说很多遍。有些屡教不改的地方,说了一次没用,就得说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你嫌弃大人啰嗦,大人自己也烦啊~~~

二、因为缺乏足够的信任,爸爸会不停的交待,让你烦恼。人都有逆反心理,交待的太多,说明他不信任你,你就很烦,对吗?形成了恶性循环,就不好办了。

三、所以你们之间就是如何让爸爸信任你的问题了。你可以给他明确承诺,保证会负责任,请他不要再说了。看到没有?这种姿态很大人很成熟,他看到你的成熟稳重,也会放心了。

四、最重要的一点,要对得起他的放心!如果他给你了信任,你还做不好或者忘了,说明他的啰嗦是对的~!你就别怪他话多了,信用是自己建立起来的,不是天生掉下来的。对于缺乏信用的孩子,多交待几句是爸爸对自己负责,你只能给自己创造下次机会了!

五、如果你做的很好,他还要啰嗦,可能是他的安全感不够,或者是习惯。那就需要你多接纳包容,或者找个机会和他好好谈谈,让他放心,信任你。人都信任有能力会沟通的人,只要你是这种人,爸爸就放心了。

交待事情很多遍,也是因为爱和牵挂,而孩子只看到了啰嗦,这可能是就是代沟吧。只要好好沟通,代沟是能填平的。

心理学不是用来装能的,是用来解决困惑,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心理咨询师天蓝姐


心理咨询师天蓝姐


当说第一遍的时候就回答,即使不是马上做,也要有个回答有个态度。我有时候喊我孩子,喊第一遍没声,第二遍没声,第三遍没声。我会觉得很生气,怒气值不停累加,会爆发的 真的。相反,我孩子要是说,“好的,一会,我做完什么什么就去”。我会觉得,“哦,她听到了,我不是在对着空气,我有得到尊重。” 再换位思考一下,我不知道题主多大,假设还在上学,还需要父母提供经济支持。当你跟父母说,给点钱,我衣服坏了想去买件新的,你父母一遍没理你,两遍没理……想想你的心情。 人是社会性动物,当我们的想法得不到回应,我们会焦虑,然后就会一遍一遍把自己想法表达出来。有点啰嗦了,反正就是,嘴甜的孩子有糖吃,以后嘴勤点甜点。


丢了遥控器


理解万岁!

多想想父母的艰辛付出,一切还不是为了自已成长得更好,好体谅父母,多叨叨就叨叨吗,自己又缺不了什么,若有一天,他们离我们去了,就连这叨叨也听不到了,自己心中又该是如何滋味。

有空,就多陪父母,听他们叨叨几句,因为那也是一种爱,一种只为了自已儿女的爱,可惜我们没能读懂。





马铃暑


假如你是10岁到20岁,你是青春期,但是又没有能力出去闯荡那就老老实实听话,你父亲怎么说你怎么做,这时候他是在教你怎么做事。

假如你是20岁到30岁,你基本成年,但社会上的很多社会规则你不是很懂,只是凭自己的少年轻狂在闯社会,还是听听你父亲的建议,这个时候他是在教你怎么做人。

假如你是30岁到40岁,你已经成年了,孩子也慢慢长大了,基本的人情世故也知道了,那就跟你父亲探讨探讨做人做事的一些原则,这个时候是你们共同在做人做事。

假如你是40岁到50岁,你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了,你的人生基本定型了,也知道你父亲的做人做事的原则了,那就听听他在说什么就够了,因为你也有做人做事的规则了。

假如你是50岁到60岁,你也是经历了大半辈子了,有个父亲在你耳边唠唠叨叨,那你很幸福了,因为你们很多事可以一起去做做了。

假如你是60岁到70岁,你有个父亲在身边说说话,那你就是特别幸福了。

假如你是70岁到80岁,你有个父亲在身边说说话,那你就是特别特别幸福了。

假如你是80岁到90岁,你有个父亲在身边说说话,那你就是特别特别特别幸福了。

假如你是90岁到100岁,你有个父亲在身边说说话,那你人生就完满了。


所以,你父亲叫你做什么事的时候是看你多大年纪,在各个年龄段的应对方法不一样,不想听就默默做吧,毕竟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在现代的年轻人是很难看见的了。


小资男人


他说第一遍的时候你就去做,时间长了他就不会说了。这种情况证明,可能从小时候开始,你要不就是个有拖延症的小孩,要不就是不情不愿听了总也不动,所以逼得对方养成了这种习惯。以后能做到的马上行动,不愿意做的直接言语与对方沟通,说明为什么你不想做,而不是不吭声、不反驳又呆着不动。


南山一缕云


顺着呗!只要不是触及底线的原则问题,为啥不顺,这点耐心都没有,那你会有社交障碍的。毕竟他是你最亲的人。如果你只会欺负最亲的人,那就是欺软怕硬,不配得到亲情,有点可怜。

原则必须坚持,因为父母所出的社会环境不同,他们不能替你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