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門女婿,蔚來終於成了合肥品牌

合肥“接盤”蔚來了。


疫情仍在持續,車市的新聞並不多,除了推遲的北京車展就是各車企的抗疫行動,然而蔚來卻成功地在這個時間點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上週,“吉利要入股蔚來”的消息,一度傳的沸沸揚揚。擎商君也對此發表了評論,擎商君認為,吉利入股蔚來,並非多麼看好蔚來的前景,而是在這個蔚來“內憂外患”的時間點,炒了個底罷了。

上門女婿,蔚來終於成了合肥品牌

也不知是不是這個評論被合肥方面看到了,結果在前兩天,突然傳出了蔚來“落戶”合肥的消息。隨即,蔚來與合肥簽署框架協議的發佈會舉行,其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上門女婿,蔚來終於成了合肥品牌

​據悉,合肥方面對蔚來的投資,將超過100億元。相應的,蔚來中國總部將落戶合肥。蔚來稱,將會以合肥為中心規劃發展蔚來業務,建立研發與生產基地,深化與江淮汽車等本地產業鏈企業的合作。正式的投資協議,預計將在兩個月內簽署。


01


本來要“賣身”于吉利,結果在幾天的時間內突然峰迴路轉,成了合肥的“上門女婿”,蔚來這個套路,確實令很多人看不懂。


其實,如果你回顧一下蔚來在近年來的軌跡,就不難發現,這家被某些人譽為是“中國特斯拉”的車企,這幾年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找錢”。

上門女婿,蔚來終於成了合肥品牌

瞭解蔚來的人都知道,最開始,蔚來並沒有自建工廠的打算,把總部定在上海後,蔚來的車型只是由江淮工廠進行代工。代工生產這件事,一直飽受外界詬病。兩年前,蔚來掌門人李斌在一次活動中聲稱“江淮工廠比保時捷還先進”,一度成為業界的笑柄。


正是因為如此,蔚來為了繼續在資本市場融資,“畫一張更大的餅”勢在必行,而自建工廠,就是一張最好的餅。


本來,蔚來最初的打算,是在上海建工廠。一來上海交通方便,附近產業齊全,二來上海金融中心的地位,比較容易得到資本的認可。當然,獲得上海方面的注資,也是蔚來的小算盤。


結果沒想到這個如意算盤落空了,被特斯拉“捷足先登”。而在特斯拉搶先入駐上海之後,蔚來在無奈之下只能“北上”。


02


2019年5月,蔚來曾宣佈與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簡稱亦莊國投)簽訂了框架協議。根據協議,蔚來將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新的實體“蔚來中國”。蔚來此舉很明顯,是為了獲得亦莊國投方面的投資。


可惜的是,直到去年底,亦莊國投的100億元投資仍然杳無音信,兩者之間的合作項目無疾而終。

上門女婿,蔚來終於成了合肥品牌

在經歷了上海和北京兩次挫折之後,蔚來的處境已經十分困難。此前,蔚來汽車曾表示,當前現金流已經難以支撐蔚來未來12個月的運營。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傳出吉利要入股蔚來的消息,在即將渴死的人面前,吉利的一杯水,恐怕能賣出天價。不過,就在吉利要“抄底成功”之際,合肥方面搶先了。


03


為什麼是合肥?


其實這個問題不難理解。畢竟,蔚來如今的代工廠,就是位於合肥的江淮。蔚來本來與合肥之間,就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只不過,基於種種考慮,尤其是融資等因素,蔚來一直尋求“走出合肥”的路子,可惜幾次嘗試,都以失敗告終。


而合肥方面,由於近年來江淮汽車的衰落,合肥本土車企在車市的影響力越來越小。本來汽車產業是合肥乃至安徽省的一張名片,但是江淮的不爭氣,成了合肥的一塊心病。


此番,在外幾度碰壁的蔚來,身價已經跌至低谷,在這種情況下,與其讓別人“抄底”,不如自己來。


也就是說,在這個事件裡,合肥其實也是有極強的“投機心態”。

上門女婿,蔚來終於成了合肥品牌

為什麼這麼說?這從合肥官方的規劃就看得出。在合肥與蔚來的合作框架儀式上,合肥方面稱,蔚來中國預計2020年營收148億元(上市3款車型);2024年營收1200億元(上市6-8款車型);2020-2025年總營收4200億元,總稅收78億元。


面對這個數字,相信任何對中國車市有基本認識的人,都知道這 不!可!能!


寫在最後:


要知道,去年,蔚來在公佈第二季度財報前夕,有分析師指出蔚來第二季度將虧損26億元,意味著蔚來汽車累計虧損約400億元,相當於特斯拉15年的虧損金額。而後來的財報也顯示,蔚來第二季度歸屬股東淨虧損32.85億元,這也讓蔚來的美國股市多次逼近"一美元退市"的標準。


去年第三季度,蔚來虧了25.21億元。從某種角度來看,蔚來別說帶動整個產業鏈,連自身的生存,都需要別人輸血,在這種情況下,合肥想指望蔚來能拉動整個合肥的經濟,成為合肥汽車的“名片”,恐怕是痴人說夢。


不管怎麼說,蔚來總算“賣身成功”,即便做上門女婿,李斌們起碼真金白銀到手了,至於誰來買單,知道了又能怎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