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如山,各正其位,艮。人要向山学习的就是“不出其位”

【中国人是这样想的】系列问答 066 周易正解艮第五十二,不动如山,各正其位,人要向山学习的就是“不出其位”


不动如山,各正其位,艮。人要向山学习的就是“不出其位”

兼山之象


艮第五十二 下艮上艮

艮:其背,不获其身,行人庭不见其人,无咎。

艮:两山相背而立,不会对双方的身体发生影响,就像经过别人的庭院,没有看见庭院里的主人一样,(因为没有相互的交流和影响)没有什么灾难。

《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彖曰:艮,就是停止的意思。应当停止的时候就停止,应当行动的时候就行动,或动或静都不失其时机,前途自然光明。艮的止,是说停止在了合适的地方。卦中六爻上下相互敌对,阴爻对阴爻,阳爻对阳爻,不能够阴阳互补,所以说是互不相与的。这就是“两山各自独立互不侵犯,行走在别人家的庭院没有看见主人,没有灾祸”的意思。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象曰: 一山又一山,两山并立,这就是艮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得到的提示是:不出其位。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
第一爻 象山一样约束自己脚趾,小处,起始的阶段不出位,没有灾祸。利于永远守正。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象山一样约束自己的脚趾,没有失去中正的态势。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
第二爻 象山一样约束自己的小腿,没有达成跟随别人的行动,因此内心是不快乐的。

《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


没有达成跟随别人一起行动的愿望而内心感到不快乐,是说还没有摆脱来自外部消息的影响。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yin夹脊肉),厉,熏心。
第三爻 象山一样约束自己的腰部,就像要按捺、排列好脊背上的肌肉一样(不去贸然行事),这样的情况是危险的,是因为他受到的蒙蔽熏及到了内心。

象》曰:“艮其限”,危熏心也。

象山一样约束自己的腰部,因为危险来自于他受到了熏染的内心。


六四:艮其身,无咎。
第四爻象山一样约束自己的整个身体, 没有灾祸。

《象》曰:“艮其身”,止诸躬也。


象山一样约束自己的整个身体,是说自我的约束是整体的,全面的,没有遗漏的。


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
第五爻象山一样约束自己的嘴,说出的话就会合于序,悔恨懊恼自然就没有了。

《象》曰:“艮其辅”,以中正也。
管住自己的嘴,以保有自己的中正。

上九:敦艮,吉。
第六爻 敦厚朴实,庄重如山,吉祥。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敦厚朴实的吉祥,是说不断地保持、积累,庄重、安详的状态才会保持到永远。


不动如山,各正其位,艮。人要向山学习的就是“不出其位”

人何不如鸟乎?知其所止


问答:

艮卦,下艮上艮,下山上山,兼山之象也。

兼山,两山并列也。

兼山之德,各正其位。

故君子以习兼山之德,以思己之不出其位。

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与时偕行,动静不失其时,止于其所。

止,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停止。

止,是说“停止于”,处在了合理、合适的位置上,这才是所谓的“止于其所”。

而要止于其所,首先就要约束自己的行动。

约束自己 的脚趾,是说从小的地方,从起始的阶段就要约束好自己,不能失去正道。

约束自己的小腿, 是说要克服自己盲从随大流的行动,虽然会有内心的一时不快,也不能盲从、盲动。

约束自己的腰部,是说要控制好来自于内心的欲望诱惑,不被欲望所诱惑。腰部,是人行动的枢纽,协调的是全身,指挥腰部协调全身的行动的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不盲听,才能不盲动。

只有象山一样整体地、全面地约束住自身才能避免灾祸的发生。

身体的行动约束恰当了,还要约束好自己的嘴巴。管住自己的嘴,才能避免祸从口出。言出如风,伤人无形,不可不察也。

自我约束需要的是久久为功,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只有不断地坚持,不断地积累,如山一样的庄重、安详才会保持到永远。


不动如山,各正其位,艮。人要向山学习的就是“不出其位”

山清水秀 自安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