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有些农民离开土地,归大户种地,出路在哪?

用户5011842380164徐


你怎么看农民离开土地?归大户种地?出路在哪?

从我们村的土地经营情况来看,大家都抵触将土地承包给大户,很多农民宁愿将土地交给亲戚免费种植,也不会将土地承包给那些大户。在春节过后,村干部协调村里的一户一田政策,他鼓励大家将土地承包给村委会管理,每亩的承包价格650元。

这个价格看起来很高了,我们这承包给亲戚邻居的,价格基本上都会在200-300元之间,不过大家还是不愿意承包出去。其实大家还是怕那些大户种植的时候,将自家的土地给糟蹋了。就像我们家里,村里人找我爸说500元承包给他,但我爸还是将土地给四爷种植了,虽然一分钱不拿,但土地给胞兄弟放心,不需要担心土地被糟蹋了。

当然现代化的农业发展中,最好的形式就是集约化的农业,而国家也在建设着高效农田,并给出了最高1500元的补助,北京的高效农田最高补贴达到了2000元以上,而高效农田其实就是集约化和产业化的结合。

但在2019年,国家发布了一则消息,鼓励小农户开展农业的建设,促进家庭小农场化的开展。这就是未来的农业发展出路之一,走多元化的农业发展道路。

我国的地势比较复杂,丘陵地貌比较多,并不能将美国的大农场之路复制过来,也只有那些东部地区可以发展规模化的农业,而西部的山区,还需要走小农户的小农场化农业,向日本的山地精作化农业看齐。

如果的将土地承包给大户种植,最怕的就是大家都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反而粮食没有人种植了,同时也担心农业的土地效率降低。因此未来还需要多元化的农业发展方向,这样才能让我国的农业更好的面向世界。





惠农圈


大家好,我是我似骄阳378.黑龙江桦南的。

我是种地农民,今天我来谈谈这个问题。现在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程度照比刚刚实行家庭生产承包那时候高很多,在籽种,化肥农药的运用上也有了很大发展,而近几年的智能化又在农业上又突飞猛进。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种地,出去打工谋生。

出去打工的人把土地承包给种粮大户,自己也能得到一部分收入。在工厂或工地每年能挣三四万元左右,会技术的还能更高,如果干的好在带几个人一起还有奖励。还有出去开小店,比如水果店,小吃店,早餐店等,只要能吃苦不怕累,诚实守信货真价实,收入还是比种地的强。如果是不上学的年轻人,最好去学点技术,现在国家有个“春风行动”,免费培训农民,让农民有个一技之长的活动,想学技术的多多关注这方面的消息。

这是我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谢谢。


黑土农夫敏哥


我是一个农民,地处南方丘陵山区,上世纪八十年代分田连旱地人均不足一亩,真正水田约六分地,去年土地确权,人均不到四分地,多数在山涧溪流旁,高低不平。土质还算不错,年产两造,丰收年景,单产可达千斤。千禧年后,村里的年青男女都陆续出外务工。山边坡地,梯田已退耕还林。如今农田多数荒芜,如靠个体力量很难复耕。想把土地流转出去,这样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不要租金,人家都不愿意要。现在农业要发展,必须要用专业的机械化,大户经营,企业式管理,但毕竟限于山区条件,土地平整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得不偿失。很多村民感叹,人家说积谷防饥,年馑时节要有储备粮,现在连储备田都没有了!出路在哪?何去何从?我们小老百姓感觉很迷茫!


淡淡如烟


这个问题提得不错,我是四川泸州的,我们那是丘陵地带,基本不能机械化,都是人工和牛。

今年春节我回家发现,老家的荒地越来越多了,有点本事的都把老人接出去了,年轻人过了正月十五差不多都走光了,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我就想回家搞养殖业,但是我妈妈有病,我在外面一年有十来万收入,养家是没有问题。如果有什么风险的话,家庭生活就有点麻烦。

还有就是短期你种庄稼,种别人的地,帮别人除草,荒地的主人肯定没有意见,但是,长期要是建养殖场,可能有点问题,别看那荒地没人管,一到修路和占用,主人立马就出来了,就是占个边边角角,别人都不会愿意的,不是诋毁老家人,眼睛小的很。

还有就是政策技术有没有支持,这个我还不清楚,要是有技术支持,还是不错。


乱世厨子


说得对不能承包给大个体户,农民靠补贴一点钱过得了生活吗?士地全承包去了,农民没地没田,又没文化,不是还是去外面打工,也许没事做,同样帮承包个体户做事,哪不是更累,真的富了别人穷了农民,我是农民种田种地是农民的命根,是农民应该的工作,那么就要把农民当好,讲个比如,我没文化,我想当官,我又想当干部,又想正试的工作,没文化,当官我没单位要,再加上我也当不了官,农民兄弟,姐妹们,我认为我还是当好我的农民好,当我在电视里看到播放新闻,解放军叔叔为国家做出那么多贡献,有时献出了生命,我哭了个半死,流泪心痛,好多好干部工作人员在为国家默默工作,他们为国家办好事,为人民服务,他们不累吗?他们也很累,我们做为农民累怕什么,苦累总没有老前辈长征路上那么苦,虽然我们生在甜水里,长在红旗下,坚决不要忘记老前辈在坚苦的岁月打下的好天下,可苦了老前辈,幸福年轻人,年轻的农民兄弟姐妹们切记。


用户121152629382


其实现在农民真正的想离开贫穷,唯一的方法就是国家鼓励大富种地,让农民的土地转租予大富。农民在出去打工,辛苦一点,就会很快的脱贫。不要老守着一亩三分地。

现在要想农民早日走出困难,农村土地只有租给富人或合作社,才会让农村的气氛和面貌涣然起来。因为他们有好的销售市场以及灵活生动的供应体系。他们不象农民家家户户,他们是一个整体,有时候在农民觉得划不来或利益稍高,他们都保持他们的整体利益。而农民是多家多户,有时感觉一点偏见,就会刁难而影响整体利益。所以我觉得农村要想真正脱贫,政府必须唤醒合作社和富人的动力。让他们来带动农村,让农民把辛勤洒在农村或城市,有效的让农民的劳力得到城市建设和合作社的合理分配。那时候我敢保证,我们农村就真脱贫了。


北方的郎161765506


回归大户耕种可能是为了套取国家补助金,这种情况以出现的太多了,还是回归集体为好,这样对所有人农民都有好处,士地不会荒废利用率高。


幸运星145195432


农民是被迫逃离家园,中国几千年来的农耕文化就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中国有十几亿人,从事农业的人口很多,中国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都是大问题,中国应该建立在保证本国人民吃的健康的前提下,让农业充分为本国人民服务,换句话说,中国应该搞精致农业,绿色,生态,有机农业,确保全国人民的健康,为此不惜代价,而不是按照中国一些精英的理念,一味效仿美国,搞工业化农业,石油农业,非要形而上学走资本主义的农业模式只能让更多的农民背井离乡,流离失所,融不进城市,回不去的农村!


行者云天123


首先在回答问题之前应探讨一下现在大多数农民背景离乡外出打的愿因。国家虽说富了,农民相比以前生活也富裕了,幸福了,为什么还要离乡出外打工,就是因为现今社会高消费,农产品价格低,成本高无效益,与实际家庭的高消费不匹配。

现今农村,对于农民来说,除有自己的住房宅院外,其它日常生活所需与城市没有多大差别。但是,孩子教育费用,结婚,重病就医都要一笔高昂费用,农民从何而来钱,只能靠体力出外打工谋生,以解当下燃眉之极,但是,打工毕竟不是常久之计,都是在有限年龄无奈选择,现在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相对年龄偏大,不久将会有大批农民工因年龄问题返乡回村,这些人回乡靠什么生活,只能守住自己的土地,重回种地行业,以维生计,如果把地给了种地大户,每亩地到底能给多少钱?有的地方人均地不到一亩地,甚至六七分地,种粮本身就没利,如果种地大户赔本怎么办?有的大户不种粮而搞种树养花极其它非农作物,种几年效益好不用说,如果效益不好退回农户,结果畄下的地杂草丛生,遍地树根,农户苦不堪言。

我认为要根据各地域状况不统而论,像土地比较肥沃的平整地,水利条件较好的还是适用小农户种殖,不宜大户去种。这对老农来说也是有了生活依靠,何乐而不为。


2517281456138


大势以去,小胳膊拧不过大腿,土地早晚要规大户所有。土地连片之后,散户唯一护有的就是那张土地丞包证书。这么多富余人员的就业问题压力可不小,未来一大批失业农民将何去何从,只有静观其变了。

失业农民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最好的发展趋势在于农村副业。种养结合,走公司加农户道路。

这需要扶持资金加适当培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