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國家經濟困難了,為何不發行國債,而是“增印”鈔票呢?

眾所周知,美聯儲在最近下調了50個基點,還帶動了全球多個國家均選擇了下調基點,但有業內人士表示,美聯儲之所以會選擇下調基點,主要是為了應對疫情所帶來的影響。眾所周知,美國國債已經達到了歷史最高點,並突破了23萬億美元,現如今美國還在不斷的發行國債。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美國之所以會不斷的發行國債,甚至還發行了20年期的國債,主要是為了實現經濟的持續增長。那麼,對於一些國家而言,在經濟遇到困難的時候,為何不直接發行國債呢?而是選擇增印貨幣的方式來解決呢?

首先,所謂的國債指的是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現實生活中,有不少朋友都購買過國債,由於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信用度非常高,也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睞”。

如果一個國家經濟困難了,為何不發行國債,而是“增印”鈔票呢?

但重要的是信用以及利息。一方面是政府的信用要好,要高,只有這樣,政府發行的國債才會受到“追捧”,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發行,都能被“一掃而光”。另一方面就是利息,大家都知道,借錢都是要支付利息的,如果利息比較低的話,也很難有吸引力,但如果利息太高的話,政府的壓力又會比較大,所以利息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從歷史發展來看,部分經濟比較困難的國家,即使發行國債,可能也無人問津。

如果一個國家經濟困難了,為何不發行國債,而是“增印”鈔票呢?

如此一來,有的國家就會採取增印貨幣的方式來解決。其實,如果一個國家經濟正常發展的話,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升,經濟的增長,市場上需求的貨幣總量也會隨之增長,所以不管是哪個國家,經濟在正常增長的情況下, 也是需要根據市場的需求來合理增印貨幣的,並保持一個合理的增速,滿足物質財富增長的需要。

但如果增印的鈔票增量太大的話,就會導致市場上的貨幣總量快速的增加,人們手中持有的貨幣就可能會出現“貶值”,購買力也會隨之下降,意味著人們購買同樣的商品,要支付更多的貨幣,但只要相關機構能夠控制好貨幣的發行量,就不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了,歷史上委內瑞拉就因“貨幣”超發而導致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後果是不敢想象的。

如果一個國家經濟困難了,為何不發行國債,而是“增印”鈔票呢?

不僅會導致經濟出現非常嚴重的問題,還可能會導致國家在全球的信用發生危機等等,所以貨幣的發行量與國家經濟的發展其實是息息相關的,國家並不會隨意的發行貨幣,而是會根據市場的需要,增發一定的貨幣。從目前來看,國內的發展一直都是比較好的,雖然國內的房價漲幅比較大,但經濟卻在持續的增長。

最後,其實很多國家的貨幣與美元都是掛鉤的,在美元增發的同時,不少國家也會緊隨其後,增加貨幣的發行量,只有這樣,才能維持全球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那麼, 大家對此又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