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限制了香格里拉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鲁茸七林70


香格里拉旅游资源在全世界都是得天独厚的,除了香格里拉这个美好的名字,其本身旅游资源相当突出,松赞林寺,纳帕海,独克宗,梅里雪山,蓝月谷,三江并流等,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旅游资源。然而香格里拉的旅游发展并不是太好,我以为几个因素的制约:1,气候因素,香格里拉冬天太冷,基本上不能开展旅游活动,这样香格里拉只有半年的旅游时间,决定了各种服务,设施收人才的不完全利用,也决定了旅游投资的粗犷性和简单性,靠天吃旅游饭。2,人的因素,香格里拉属于康藏地区,历史藏族人也会做生意,他们也喜欢到处走到处学,但对旅游发展的眼界,意识和理念上,和现代经营管理还是有很大差距,而香格里拉的旅游管理者和从业者,基本以当地人为主,外面的人很少能介入,这决定了其发展格局始终有限。3,因为前面两点,香格里拉的旅游发展还是在一个初级阶段,是一些上天赐于的自然产品,更高级的旅游产品发展不起来,这也是香格里拉旅游发展的局限。


跟着菩提去旅行


很高兴回答问题。

这个问题有些深,有点大,不过想谈一下自己浅薄看法。

香格里拉地处云南西部,是滇川藏三省交汇地,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素有高山大花园,动植物王国之称,植被品种多样,四季景色迷人,山地草场资源丰富。但是多年来为了大力发展当地的旅游事业,使许多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存在开放过度的现象,违背了建设美丽景区的初衷。使原本知名度高,游客满城的旅游城市变得人气大减,停滞不前,让大家感觉不火了。

究其不火的原因主要是,香格里拉地区相对贫困,要发展就要开发,开发就占有资源,虽然其自身资源丰富,但却很脆弱,由于地处高原,植被生产缓慢,受损后短时间内很难恢复。不开发,游人减少,影响地方经济,近年来它就是在这个怪圈中举步不前。确切的说就是思想上对香格里拉的可持续发展认识不够,对草场的保护与开发,贫困与发展矛盾认识不足,理解不到位,对草场资源的过渡开发,导致生态受到严重破坏。正是落后的理念,使之在开发与保护的矛盾中停滞迷茫,找不到正确出路,也限制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真心希望地方政府,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打造绿色旅游城,能够早日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找到突破口,建设大美云南,使美丽的香格里拉更美更火。

其实现在对游人而言,最原始的,才是最美的。

谢谢!

我是清波920。


清波920


作为一个偏爱大山大水的旅行者,我一直是喜欢香格里拉这个地方的,爱它的天高云阔、碧水青山、雪峰草场、鲜花遍地……去过很多次,也走过不少地方,对于香格里拉的旅游发展,说不上多深的见解,只想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地理及交通制约。

香格里拉地处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三江并流区域,地貌复杂,海拔落差大,河流峡谷众多,地质结构又极不稳定,在这里修建公路铁路,一直就是很不容易的。

外部交通,一直到今天,香格里拉还不通高速和铁路。记不清是多少年前了,第一次去香格里拉,车行在弯弯曲曲的214国道上,当地人说,就要修高速了,高速建成,就方便多了!可是,n年过去了,路况改善了不少,但我们仍然行驶在214上。不知道今年内,高速和铁路能否通车。

境内交通,近年来,当地提出了香格里拉环线的旅游概念,贯穿了域内原属中甸、德钦、维西的多个景点:虎跳峡、白水台、普达措、纳帕海、巴拉格宗、梅里雪山、茨中教堂、同乐村、塔城镇(滇金丝猴公园)、老君山等。我很喜欢这一线路,也走过大部分,目前来说,西线虽然山高路远,但路况总体不错。而东环线,路况就很不稳定,尤其是雨季,几乎大多数时间无法通过通行,风景却是极好的。

原始景点小交通,对于我这样的非徒步爱好者来说,这也是十分遗憾的一点。香格里拉目前还有很多不通公路的秘境,景色绝佳,却无法开车到达,这也是我去了那么多次,却仍有不少地方没去到的原因。比如:雨崩、尼汝、南极洛等等。甚至于,我一直想去碧沽天池看一次杜鹃花,都始终未能成行。

除了地理地貌导致的修路难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环境保护。无论多么小心,开山修路,对原生环境都会造成不小的伤害,怎样才能做到完善道路基础设施的同时,将环境破坏降到最低,这才是最为困难的。

2. 政府策略及民众意识。

关于这一点,我作为普通游客,不知道该如何说,毕竟对一些实际细则并不清楚,就说说自己看到的一些现象吧。

这里,我常常觉得有些矛盾,当地人很纯朴,但是资金短缺,服务意识和经营理念相对落后。外来资本的介入,带来了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理念,但资本的逐利性,又决定了很多投资者更看重眼前利益。

最近两次去,发现越来越多的草场被私人或机构圈了起来,我并不反对在原有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开发一些附加项目,比如骑马什么的,可是把土地资源都圈起来收费,算是怎么一回事,感觉现在连能够自由拍照的地方都越来越少了。

当然,平衡各方利益,又要最大化的保护原生环境,发展地方经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我这些升斗小民也委时不懂,但这不正是政府应该做的吗?

3. 海拔及气候限制。

关于海拔,其实这一点不算大问题,香格里拉虽说平均海拔超过三千,但这里植被茂盛,还有很多地方不到三千,高反并不严重,大家完全可以放心的来。

至于气候,冬季的确景色单调一些,但也不是都那样,比如一些河谷地区,虎跳峡、维西塔城附近、巴拉格宗大峡谷等,都是不错的。

所以说,香格里拉有着优越的旅游资源,但是,怎样合理的保护及开发,却是任重而道远……

爱旅行、爱美食,讲述真实的旅途体验,欢迎关注!


古道驿马行江湖


香格里拉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地级行政区首府,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横断山区腹地,是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地,也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景区所在地。

香格里拉的由来!1933年,詹姆斯·希尔顿在其长篇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首次描绘了一个远在东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和平宁静之地“香格里拉”。1996年10月,在云南寻找香格里拉的考察启动了。1997年9月,云南省政府在迪庆州府中甸县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举世寻觅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就在迪庆。2001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2002年5月5日,举行了更名庆典。

那么到底是什么限制了这么美丽的地方进一步的发展呢?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1,其地理位置偏远,人们来回不方便,小长假时间也不够!

2,海拔过高,一般人直接去受不了!

3,因为现在旅游人群大部分都是城市上班族,趁着周六周末,或者五一国庆,等短短几天时间去旅游!因为这几点,如香格里拉,来回不够时间!

以上几点,注定了香格里拉只能是小众人群的旅游圣地!






腾博为了梦


您好这位朋友,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香格里拉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滇、川、藏大三角区域,地处迪庆香格里拉腹心地带。云南香格里拉是一片人间少有的,保留有自然生态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净土.香格里拉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县份。被誉为"高山大花园”、“动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

提到是什么限制了香格里拉的旅游开发,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交通,但我对此持保留意见。我觉得限制香格里拉旅游开发的最大瓶颈是,如何处理好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平衡问题。以国家目前的国力,修公路、建铁路都不在话下,但付出的代价,一定是香格里拉脆弱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香格里拉是‘三江并流’区域的核心地带,同时也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林区,植被非常丰富。在这样的一个高海拔地 区,生态异常脆弱,树长得很慢。我们能够保护好这里的生态环境的,责任非常重大,并兼有保护长江中下游生态的战略意义。所以我觉得,目前在没有找到一个,能够使开发与保护共生的最佳方案前,还是停止开发。切勿因眼前利益,重走"重开发轻保护"的老路,更不能让香格里拉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留给子孙后代一片真正的净土。2014年,香格里拉大火的教训应警钟常鸣!

谢谢,以上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顺附几张游香格里拉的照片











行者sun


作为一个喜爱户外活动的人,多次去香格里拉(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进行徒步和自驾游。是什么限制了香格里拉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个人发表一点观点。

云南省的旅游业发展现状在全国来说还是可以的。也是云南省的支柱产业。云南各地都有非常不错的旅游资源。相比香格里拉地处高原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有帕纳海、虎跳峡、白水台、巴拉格宗、梅里雪山、白马雪山、雨崩村、飞来寺、和独克宗古城等众多户外旅游经典景点。

横断山脉造就了众多雪山河流。也就提高了香格里拉的交通难度现在香格里拉还没有通高速,真在修建丽江到香格里拉段高速。作为滇藏线和茶马古道的一个重要途径点,想到香格里拉都要开车走国道。每年雨雪季节交通总是受阻。旅游发展离不开便捷的交通。虽然香格里拉有机场,但是因通行航班班次少和起落地点可选择性不多。所以飞机到香格里拉也不是特别便捷。海拔问题一般国内人都没有太大问题。不会严重高反,适应几天就好。交通是现阶段限制香格里拉的重要因素。交通不便也是香格里拉多名族文化的保留原因。最后附上几张我在香格里拉拍的照片。











兰州黑孩子


我是02年自游行去的香格里拉。不论笔者话题意义的深刻含义与否,就谈香格里拉的美丽景色和纯朴智厚的人文。香格里拉隶书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广人稀。肥壮的牦牛,满地奔跑的藏香猪,绿油油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香格里拉古城(独克宗)里,盛装出行的藏民围绕着世上最大的转经筒虔诚的祈祷🙏🏻,铺面中庄严多彩的唐卡,传统的藏式手工制品,四方街上各民族的人手拉手翩翩起舞,呈现一派瑞祥之气。驰骋在垭口险峻的道路上,置身在云海之中,忘记了高压缺氧的感觉。狭长幽静的香格里拉大峡谷,在气垫船上欣赏壮观的群山叠峰,感叹原始茶马古道的印记。还有松赞林寺,藏文化的传承之地,让人肃然起敬。总之香格里拉是一座世外桃源,他能荡涤心扉,净化你的心灵,是非常值得去的地方。


悠夏宜人


一、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管理模式

1、明永村生态旅游管理模式云南德钦县明永村生态旅游管理模式是在梅里雪山景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应用的地区包括泸沽湖景区+明永冰川景区+丽江古城景区+大理古城景区等;该模式主要是以政府部门为主导,资源开发与管理部门进行具体的运作;从生态旅游管理的角度来说,其最大的优势是政府部门能够对优质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管理+开发和使用,从而保证保护第一原则+精品战备原则+增加民众收益的原则+可持续性发展原则的有效实施,避免由于无限度追求经济利益的原因而导致对优质生态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由此带来的不可挽回的损失。

2、海螺沟生态旅游管理模式海螺沟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国家所有+政府监管+企业经营;该模式主要是针对那些以人文景观为主或者是需要先进运作理念+发展思想+服务模式的旅游资源,通过政府与投资者签订建设经营+保护开发+管理协议,授权其有偿取得一定年限的经营管理权+开发建设权以及各个方面的收益权等;从生态旅游管理的角度来说,海螺沟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的先进之处就在于,将特定景区的经营权交给企业,在政府部门规划+监督之下,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一方面促进景区生态保护理念的实施,由此实现景区健康+协调的发展,提高景区旅游资源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特定企业雄厚的资金+丰富的运作经验+广泛的关系优势,发现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旅游资源,在生态保护+资源理念的指导下,进行资源的开发,实现其经济价值。

3、玉龙山生态旅游管理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以经营性生态旅游资源作价,吸收社会中其他的旅游经营与管理主体,由此组成多元主体的股份制公司,并委托股份制企业进行独家管理;从生态旅游管理的角度来说,玉龙山生态旅游管理模式一方面解决了明永生态旅游管理模式资金不足+经验有限的缺陷,同时也避免了海螺沟生态旅游管理模式所带来的对生态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等,使拥有政府背景的景区管理机构与多方经营主体所组成的股份制经营企业共同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管理+维护与使用,由此实现经济利益与可持续性发展的共同进步。二、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管理手段1、构建生态旅游决策支持系统众所周知,生态旅游管理的实施涉及到诸多时间动态和空间格局方面的内容;由于技术的限制,传统的生态旅


青霖少年


香格里拉的的旅游发展主要还是跟地质地貌和所处地理位置有关,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从旅游资源特征考虑,游览价值,交通条件,市场距离,地区接待能力方面分析,其次,影响自然旅游资源形成条件,肯定离不开人口密度和交通的便利,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香格里拉在云南省西北方向,与滇、川、藏三个省交界处,

再加上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化,河流比较多,生物多样性,交通通达性差,生态环境脆弱,

如果旅游景区内用大型工程建设将影响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从而破坏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考虑保护当地的旅游环境,所以要保护环境和适度开发相结合,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旅游也成为生活中开支的一部分,不管自驾出游也好,跟团出游也好,从我做起,人人有责,一定要合理控制客流,鼓励生态旅游,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大自然家园。


诗和远方666


答:香格里拉具有山川、河流、湖泊、热带雨林,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但是过度的旅游开发,会破坏当地生态。就拿酒店、餐饮企业来说,污水排放、废气排放都会随着经营企业的增加破坏当地环境。

出于保护例如丽江关闭一些客栈,关停一些污染企业,香格里拉也是同样道理。香格里拉当地的林业、农业、畜牧业发展就不错,经济没有完全依靠旅游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