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大將韓信的死,並非因為功高震主,而是因為他做了不該做的

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感謝支持青年講歷史,講的是歷史,聊的是青春。

自古帝王之家無情親,常伴左右似猛虎。改朝換代,新朝建立,與此同時迎來的是一批新的領導集團。集團內部劃分十分複雜,有功之臣,皇室宗親,能臣幹吏。在皇帝的心中這些人或重或輕,人心難測,而帝王君心更讓人難以揣摩。

作為西漢開國功臣一方的韓信,他的死讓眾人再一次看透帝王的涼薄,難道他的死真的印證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句話嗎?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如果說韓信僅僅是因為功高蓋主,那麼劉邦早在韓信私藏鍾離眜時,就可以找藉口把韓信殺掉,結果韓信並沒有死,只是降為了淮陰侯。

西漢大將韓信的死,並非因為功高震主,而是因為他做了不該做的

韓信

所以韓信的死,功高震主有一部分原因,但並不致死。雖然後來韓信並非劉邦所殺,但韓信的死的確是劉邦授權。直接導致韓信被殺的原因是因為他做了一件大逆不道之事。

一知遇之恩,誓不叛漢

提到韓信,我們首先會想到胯下之辱這個成語,確實這是韓信一生中都無法抹去的回憶。貧窮潦倒,處處被別人欺負,最終選擇投奔項羽大軍。然而結果並沒有多大改變,在楚軍之中就是一個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小卒子。還曾多次為項羽提出建議,但均被項羽否決,可以說沒有人看得起他,韓信這才棄楚投漢。

西漢大將韓信的死,並非因為功高震主,而是因為他做了不該做的

窮困潦倒的韓信

當然是金子總會發光,起初投奔劉邦之後,勉強當了倉庫管理員,後因發生事故遭到株連,要被處決。也是在你這次死裡逃生後,韓信開始了他的逆襲人生。首先救他的是夏侯嬰,欣賞他的才能,第二個就是帶韓信上道的人,他就是蕭何,因為在蕭何的極力推薦下才,韓信才有機會與漢王劉邦相見

劉邦的知人善用,並沒有讓這位軍事天才浪費,而是一步一步地把韓信推到了權力高峰。劉邦對韓信有知遇之恩,所以韓信當時並無反叛之心,但是在滎陽之戰中韓信卻做了一件讓劉邦非常氣憤的事

西漢大將韓信的死,並非因為功高震主,而是因為他做了不該做的

劉邦劇照

那就是遠在齊國的韓信借劉邦被困滎陽的危難之時,要求劉邦封他為齊王。其實那個時候,項羽就派盱臺人武涉前去勸說韓信起兵反漢與楚聯合。就算韓信不聯合楚軍,自己佔山為王,也可以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結果韓信堅持擁護劉邦,感念劉邦的知遇之恩。果斷地回絕了項羽的說客,也並沒有自立山頭。

二功高震主,被貶淮陰

早在西漢初年就有人這樣評價韓信,“功高無二,略無世出”。意思就是比起功勞沒有人比韓信高,這個世界上再也不會出現第二個韓信。可想而知,當時人們對韓信有多推崇。說韓信功高蓋主,一點都不為過,對於韓信其實劉邦也有所忌憚,畢竟戰必勝,攻必克的人只有韓信一人。

西漢大將韓信的死,並非因為功高震主,而是因為他做了不該做的

韓信拜將

在領兵打仗上,劉邦確實不如韓信,但在權略謀術上韓信還是比較太嫩,劉邦借韓信私通鍾離眜事件,將韓信貶為淮陰侯,並未取韓信性命。

由此看來,韓信的功高蓋主還不足以讓劉邦不顧聲譽,落個卸磨殺驢,大殺功臣的罵名。對於韓信劉邦還是有意在忍耐的,不過劉邦的最低的底線就是不允許背叛。

西漢大將韓信的死,並非因為功高震主,而是因為他做了不該做的

讀兵書的韓信

三密謀反叛,非死不可

對於劉邦來說他的皇位屬實來之不易,如果不是眾多同鄉兄弟,謀臣戰將的鼎力支持,劉邦根本不會成功登上皇位。對於為何劉邦後期大開殺戒,屠戮異姓諸侯王。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為了穩住大漢江山,在他百年之後,這江山依舊姓劉。

其次就是異姓諸侯王觸碰到了劉邦的底線,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起兵反叛。這讓劉邦不得不將這些人殺死,其中還有多年好友盧綰,自沛縣起兵就追隨劉邦,最終沒有死在敵人手上,卻死在了自己人手裡。

西漢大將韓信的死,並非因為功高震主,而是因為他做了不該做的

楚漢傳奇中的韓信

劉邦所殺的功臣不在少數,但韓信確實西漢開國以後的第一位被殺的功臣。劉邦本以為韓信被貶之後會老老實實,如果韓信規規矩矩,劉邦也許還會讓這位大將軍善終。

但是此時的一件事讓韓信不得不死,漢十年,也就是劉邦做皇帝的第五年,遠在代國的代王陳豨果然反叛了。

西漢大將韓信的死,並非因為功高震主,而是因為他做了不該做的

段奕宏飾演韓信

根據司馬遷史記記載,這次反叛是劉邦御駕親征,留下太子劉盈和呂后坐守京都。韓信以生病為由並未隨從劉邦出征,與此同時韓信還暗中派人到陳豨處說:“只管起兵,我在這裡協助您。”韓信與家臣等眾人則商量,在夜裡假傳詔書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隸,趁機發動叛變,襲擊呂后和太子。

部署完畢,等待著陳豨回應時,俗話說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韓信的家臣其中有一位的弟弟因為犯錯要被韓信處死,就去告發了韓信。雖然呂后為一介女流,但卻絲毫不遜色男人,這也是後面之所以呂后能把持朝政多年的原因。

呂后深知自己無法對抗韓信,這才決定與當時的蕭何商議,蕭何借宮中大殿修建完畢,群臣朝賀為由,將他誘騙進宮,最終韓信被呂后在未央宮的鐘室佈下的重兵所殺並夷滅了三族。

西漢大將韓信的死,並非因為功高震主,而是因為他做了不該做的

秦嵐飾演呂后

韓信之所以相信蕭何是因為蕭何曾多次向劉邦舉薦,最有名的是蕭何月下追韓信,所以二人的感情十分深厚。對於蕭何來說就更加痛苦了,但他又不得不做,也就有了後世常說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不得不感嘆,一將功成萬骨枯,帝王功成將骨枯。帝王並非無情,只是身處高位不得以而為之,如果韓信不密謀反叛,或許劉邦也只會囚禁於他,但是他既然已有反叛之心,無論是劉邦還是呂后都不可能再容易他。功高蓋主罪不至死,密謀反叛才是葬身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