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出使西域的張騫,在新鄉衛輝有廟:博望侯廟辨記(元·王惲)


博望侯廟辨記

頓坊距汲縣東北二十五里,川原衍沃,泉流交貫,蓋蒼水沇洑至此而後發厥田,宜稻與麻。平時修竹彌望,號稱小蘇門。

按圖志,其地殷墟近郊,太行之朝陽也。坊北不百舉武,有岡陂陀,際山西來。岡首有祠,俗相承雲漢博望侯張騫廟侯之冢在焉。

漢出使西域的張騫,在新鄉衛輝有廟:博望侯廟辨記(元·王惲)


予讀西漢書,騫自建元中使西域,通烏孫而卒,冢今在漢中。此安得騫之墓所哉?是乃樂史所辨,汲縣東北三十里有岡,曰博望,上有石墳,洎二石表雲張騫冢,非也。乃故原武典農高府君之神道,呼為石柱國者是也。然不明府君何代人,而典農魏晉間秩號【見晉書何曽傳曽為汲郡典農中郎將】。其於郡人有功,因屋而祠之,昭昭矣。

今縣治去頓坊二十里,而遙曰五十里者,攷之,蓋距古汲城而言也。又按唐志書,武徳六年,改共城為共州,置博望縣,此亦因岡而為名。故土人不究是非,直以岡縣名,與騫侯封相同,遂指為騫之冢廟。何其誤哉!

漢出使西域的張騫,在新鄉衛輝有廟:博望侯廟辨記(元·王惲)


至元四年,外叔韓澍來官。數以廟辨,見囑予,因為說。曰: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幽明雖殊,其理防間。騫若有靈,恐不能一朝居此。且以名亂實者,君子惡之。守令者,民神之主也。一旦有事,祠下幣祝交獻,明以典農髙君,而曰博望張侯,吾誰欺?欺神乎?言且不順,而望神之妥靈肸蠁,吾未之信也!

嗚呼!正名實,明祀典,有司之事也!今侯之為縣,首以孚誠,感通神明,致雨暘之,應以利其鄉人,故正茲名實之不正,足以見侯之蒞官興事不苟雲。

嵗丁夘壯陽月夏至後三日郡人王惲記。

漢出使西域的張騫,在新鄉衛輝有廟:博望侯廟辨記(元·王惲)


後記:先賢王惲辯論甚清,唯於為何唐代在新鄉設博望縣,交代不清,其憑空而來歟?究竟中間有多少謎團,候後來君子續查。

新鄉市古屬河內,與周邊的洛陽、開封、鄭州安陽為鄰,不是古都,但是是中國歷史最長、歷經年代最多的京郊之地,天子腳下管的地盤,正史都歷歷可數的,不是戲說,所以,有了“牧野”一專用詞,與尚書、詩經同天長地老,載在其中的。新鄉文化博大精深。

漢出使西域的張騫,在新鄉衛輝有廟:博望侯廟辨記(元·王惲)


這篇《博望侯廟辨記》是元代大家、新鄉本地人衛輝人王惲作的。王惲是元代文學泰斗元好問的學生,元好問的老爹在衛輝做過官,與新鄉有淵源。王惲是熱愛鄉土歷史的熱心者,這篇考證牽出了一個驚天大案:新鄉衛輝在元代,實則現在仍存在一個博望侯廟,祭祀張騫的地方。王惲的結論是否定的。但是,據歷史記載,新鄉衛輝一帶唐代有博望縣的設置,而歷史上張騫封侯兩年多便撤掉了,沒有封地,所謂南陽、山西等封地都是瞎扯的。張騫,在古代,一直被封為河神,那麼,新鄉究竟與張騫什麼關係?與黃河有什麼關係?不多諞了,感興趣查拙作博望封侯一考證。總之,新鄉的文化就這麼深,深不可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