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齐州长清真相院舍利塔铭》记叙的是什么事?

我是一QQ


苏轼《齐州长清真相院舍利塔铭》是由北宋大文豪,大书法家所题写的。塔铭记述了公元1085年,苏轼由登州奉诏回京,途经长清真相院时,将其弟苏辙所得的佛家舍俐捐献给长清真相院供奉,为父母祈福的故事。于公元1087年,苏轼用他精致的小楷所写,住持释法泰主持镌刻。砌于地宫。文辞优美,字字朱机。刻工精细。是苏轼小楷字法的代表作之一。公元1121年复刻,历经八百年余年。岁月沧桑早已失去了原貌。幸得藏于地宫苏轼真迹,考古发掘让人一睹大书法家苏轼真迹的风彩!





游游蜉蝣


元丰八年(1085年),苏轼(1037-1101)由登州奉诏回京,途经长清真相院时,将弟弟苏辙所得舍利捐献为父母祈福的事,著成了一篇《齐州长清真相院舍利塔铭》。这篇文章文辞优美,处处禅机。书法亦端庄秀丽,让人吟诵之余回味无穷。

这篇塔铭由齐州长清真相院住持释法泰主持镌刻于一块61厘米见方、厚12.5厘米的青石上,皆刻为楷书,共22行,行25字,字径1.5厘米。完工后放置于本院舍利塔地宫内舍利石函上面,1965年在拆除舍利塔塔基时,它还完好无损。刻工精细,字字清晰,

《齐州长清真相院舍利塔铭》的书刻精湛,用笔丰腴跌宕,结体天真烂漫,字字神完气足,如珠似玑,堪为苏书中逸品。其铭文见于《苏东坡全集》,略有改动。

在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时,住持再次请来能工巧匠,将《齐州长清真相院舍利塔铭》重新刻制。复刻品被砌于塔身底层,几百年来,崇拜苏轼的人们拜谒传拓,历代不绝。由于风雨的侵袭,复刻品早已面目全非了。幸好原刻在地宫中得以完好保存。

苏轼正直、旷达,博古通今。除诗词文赋之外,还精通书、画。同米芾、蔡襄、黄庭坚并称为"宋四家"。

苏轼长于行书、楷书, 笔势险峻、跌宕多变。他的字看似平实、朴素,却自有一种傲人和潇洒的气势,充满着魅力,备受后人赞誉。他曾这样总结自己的书法创作:"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他说他是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

黄庭坚曾在《山谷集》里评价他:

"其书姿媚……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苏)为第一"。

明代董其昌也盛赞他:

"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

苏轼的书法亦被历代书法爱好者推崇并喜爱着,流传至今的书法作品还有《黄州寒食诗帖》《中山松醪赋》《江上帖》《洞庭春色赋》《前赤壁赋》等。

附:《塔铭》全文:

齐州长清县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并引

翰林学士朝奉郎知制诰上骑都尉武功县开国男食邑

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苏轼词并书

洞庭之南有阿育王塔,分葬释迦如来舍利。尝有作大施会出而浴之者,缁素传捧,涕泣作礼。有比丘窃取其三,色如含桃,大如薏苡。将置之他方为众生福田,久而不能以授白衣方子明。元丰三年,轼之弟辙谪官高安,子明以畀之。七年,轼自齐安恩徙临汝,过而见之。八年,移守文登,召为尚书礼部郎,过济南长清真相院,僧法泰方为砖塔,十有三成,峻峙蟠固,人天鬼神所共瞻仰,而未有以葬。轼默念曰:"予弟所宝释迦舍利意将止于此耶。"昔予先君文安主簿赠中大夫讳洵、先夫人武昌太君程氏,皆性仁行廉,崇信三宝,捐馆之日,追述遗意,舍所爱作佛串,虽力有所止,而志则无尽。自顷忧患,废而不单将二年矣。复广前串,庶几在此。泰闻踊跃,明年来请于京师,探箧中得金一两、银六两,使归。求之众人,以具棺椁。

铭曰:

如来法身无有边,化为丈六示人天。伟哉有形斯有年,紫金光聚飞为烟。惟有坚固百亿千,轮王阿育愿力坚。役使空界鬼与仙,分置众刹奠山川。棺椁个袭閟精圜,神光昼夜发层巅。谁其取此智且权,佛身普观众目前。昏者坐受远近迁,冥行黑月堕坎泉。分身来化会有缘,流传至今谁使然。并包齐鲁穷海堧,犷悍柔淑冥愚贤。愿持此福逮我先,生生世世离垢缠。

元佑二年八月甲辰


名人史海观心阁


《齐州长清真相院舍利塔铭》为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苏轼书写,齐州长清真相院住持释法泰主持镌刻。

一九六五年,拆除舍利塔塔基时发现《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藏于地宫。塔铭记述了元丰八年(1085年)苏轼由登州奉诏回京,途经长清真相院,将其弟苏辙所得舍利捐献为父母祈福之事。收录于《苏轼文集》卷十九。

其书文辞优美,禅机毕见。刻工精细,字字清晰,由于久埋地里,无一字残损,完美保存了苏东坡书法的真实面貌,堪称其传世小楷的代表作。

此碑是青石质,塔铭楷书,二十二行,行二十五字,字径一厘米半。刻成后置于本院舍利塔地宫内舍利石函上面,1965年出土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真相院遗址,今藏长清区博物馆。保存完和如初。《齐州长清真相院舍利塔铭》书刻精湛,用笔丰腴跌宕,结体天真烂漫,字字神完气足,如珠似玑,堪为苏书中逸品。其铭文见于《苏东坡全集》,个别字略有改动。

《齐州长清真相院舍利塔铭》曾于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复刻,复刻品砌于塔身底层。八百年来,崇苏者拜谒传拓历代不绝,而今已是面目全非。幸有地宫原刻存在并面世,才使人们再睹苏书之神奇风采。

作为文人书法的代表,苏轼的行书风靡了近千年,然而苏轼的楷书也闪耀着光芒,这件埋藏在地宫的楷书,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塔铭》全文如下:

齐州长清县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并引

翰林学士朝奉郎知制诰上骑都尉武功县开国男食邑

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苏轼词并书

洞庭之南有阿育王塔,分葬释迦如来舍利。尝有作大施会出而浴之者,缁素传捧,涕泣作礼。有比丘窃取其三,色如含桃,大如薏苡。将置之他方为众生福田,久而不能以授白衣方子明。元丰三年,轼之弟辙谪官高安,子明以畀之。七年,轼自齐安恩徙临汝,过而见之。八年,移守文登,召为尚书礼部郎,过济南长清真相院,僧法泰方为砖塔,十有三成,峻峙蟠固,人天鬼神所共瞻仰,而未有以葬。轼默念曰:“予弟所宝释迦舍利意将止于此耶。”昔予先君文安主簿赠中大夫讳洵、先夫人武昌太君程氏,皆性仁行廉,崇信三宝,捐馆之日,追述遗意,舍所爱作佛事,虽力有所止,而志则无尽。自顷忧患,废而不单将二十年矣。复广前事,庶几在此。泰闻踊跃,明年来请于京师,探箧中得金一两、银六两,使归。求之众人,以具棺椁。铭曰:

如来法身无有边,化为丈六示人天。伟哉有形斯有年,紫金光聚飞为烟。惟有坚固百亿千,轮王阿育愿力坚。役使空界鬼与仙,分置众刹奠山川。棺椁个袭閟精圜,神光昼夜发层巅。谁其取此智且权,佛身普观众目前。昏者坐受远近迁,冥行黑月堕坎泉。分身来化会有缘,流传至今谁使然。并包齐鲁穷海堧,犷悍柔淑冥愚贤。愿持此福逮我先,生生世世离垢缠。

元佑二年八月甲辰


天天读诗


1965年在舍利塔地宫中发现的《齐州长清县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并引》刻石,苏轼词并书,刻石长83厘米,宽62.5厘米,厚13厘米。正书小字,22行。铭前有小引,记元丰八年(1085年)十二月,苏轼自登州赴京途中过真相院,见寺僧建塔,乃舍以其弟苏辙所藏舍利,后又施金为置棺椁始末。书法极为工致,是苏轼书迹刻石中难得的精品,此碑现藏于长清区博物馆。

该刻石有两块,一块是原刻,即宋元祐二年(1087) 住持僧法泰刻石,即1965年出土的那块;另一块则是真相院继任住持文海于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据东坡书迹复刻之品,被砌于塔身底层,历代传拓不绝,而今已是面目全非,其形神俱逊于法泰刻石,该石也保存于长清区博物馆。

塔铭记述了元丰八年(1085年)苏轼由登州奉诏回京,途经长清真相院

将其弟苏辙所得舍利捐献为父母祈福之事。收录于《苏轼文集》卷十九中。文辞优美,禅机毕见,刻工精细,字迹清晰。从中看到苏轼的字直追魏晋,却不失唐风丰腴,富于写经意味,充满禅机妙理。

是苏轼小楷中之上品佳作,值得玩味。其章法字体,森严中不失灵动,疏朗中气格高古,字小而势大,佳文美字,端心立命,字饰门面,澄心礼佛,脱尘化俗,字里自有乾坤。此铭由于久埋地里,无一字残损,完美保存了苏东坡书法的真实面貌,堪称其传世小楷的代表作。

苏轼词并书《齐州长清县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全文如下:

齐州长清县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并引

  翰林学士朝奉郎、知制诰上骑都尉武功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苏轼词并书。

   洞庭之南有阿育王塔,分葬释迦如来舍利。尝有作大施会出而浴之者,缁素传捧,涕泣作礼。有比丘窃取其三,色如含桃,大如薏苡。将置之他方为众生福田,久而不能,以授白衣方子明。元丰三年,轼之弟辙谪官高安,子明以畀之。七年,轼自齐安恩徙临汝,过而见之。八年,移官文登;召为尚书礼部郎,过济南长清真相院。僧法泰方为砖塔十有三成,峻峙蟠固,人天鬼神所共瞻仰,而未有以葬。轼默念曰:予弟所宝释迦舍利,意将止于此耶。昔予先君文安主簿赠中大夫讳洵、先夫人武昌太君程氏,皆性仁行廉,崇信三宝。捐馆之日,追述遗意,舍所爱作佛事,虽力有所止,而志则无尽。自顷忧患,废而不举,将二十年矣。复广前事,庶几在此。泰闻踊跃,明年来请于京师。探箧中得金一两、银六两,使归;求之众人,具棺椁。

铭曰:

如来法身无有边,化为丈六示人天。

伟哉有形斯有年,紫金光聚飞为烟。

惟有坚固百亿千,轮王阿育愿力坚。

役使空界鬼与仙,分置众剎奠山川。

棺椁十袭閟精圜,神光昼夜发层巅。

谁其取此智且权,佛身普观众目前。

昏者坐受远近迁,冥行黑月堕坎泉。

分身来化会有缘,流传至此谁使然。

并包齐鲁穷海壖,犷悍柔淑冥愚贤。

愿持此福逮我先,生生世世离垢缠。

   元祐二年八月甲辰






人文鱼Grace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齐州长清真相院舍利塔铭》,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苏轼书写,由齐州长清真相院主持释法泰主持镌刻。

一九六五年,拆除舍利塔塔基时发现《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藏于地宫,塔铭记述了元丰八年(1085年)苏轼由登州奉诏回京,途径长清真相院,将其弟苏辙所得舍利捐献为父母祈福之事。

其书文辞优美,禅机毕见。刻工精细,字字清晰,由于久埋地里,无一字残损,完美保存了苏东坡书法的真实面貌,堪称其传世小楷的代表作。

此碑是青石质,塔铭楷书,二十二行,行二十五字,字径一厘米半。刻成后置于本院舍利塔地宫内舍利石函上面,1965年出土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真相院遗址,今藏长清区博物馆。保存完和如初。

《齐州长清真相院舍利塔铭》书刻精湛,用笔丰腴跌宕,结体天真烂漫,字字神完气足,如珠似玑,堪为苏书中逸品。其铭文见于《苏东坡全集》,个别字略有改动。

《齐州长清真相院舍利塔铭》曾于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复刻,复刻品砌于塔身底层。八百年来,崇苏者拜谒传拓历代不绝,而今已是面目全非。幸有地宫原刻存在并面世,才使人们再睹苏书之神奇风采。








惊鸿小姐


塔铭记述了元丰八年苏轼由登州奉诏回京,途径长清真相院,将其弟苏辙所得舍利捐献为父母祈福之事。收录于《苏轼文集》。文词优美,禅机毕见。





冰蓝月吟


塔铭记述了元丰八年(1085年)苏轼由登州奉诏回京,途经长清真相院,将其弟苏辙所得舍利捐献为父母祈福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