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历史伶俜者


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区分“中国人的历史”和“中国的历史”。

作为人类出现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我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0万年前的元谋人。1965年,元谋人牙齿化石的发现,直接推翻之前有关蓝田人和北京人是中国人类起源的观点,将中国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了近百万年。但是,无论是蓝田人和北京人,还是元谋人,都不能证明这是中国的历史。

在政治学上,普遍认为国家应该由领土、人民、文化和政府四个要素组成。由此可以看出,作为原始社会的元谋人、蓝田人或是北京人,都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四个条件,因此无法作为中国历史的起源。

1963年,在陕西宝鸡出土一件青铜器,名为“何尊”。尊内有一句铭文: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这是目前“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后来在全国各地出土的文物和史书记载中,也经常以“华夏”、“中华”、“中原”等词代替“中国”。因此,在中国人的历史里,华夏即中国。

何为华夏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用现在的话来说,“华”指的是华丽的意思,“夏”指的是大或者大国礼仪的意思。礼仪和衣冠向来也是中国的象征,自古以来,中国都自称礼仪之邦、衣冠上国。

由此可以看出,任何有关“中国”和“华夏”的文字记载,最早都起源于周朝,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中国的历史始于周朝呢,显然不能说服大家。

在中国流传的历史典籍中,多是以5000年的历史为界,上溯到原始社会的三皇五帝。除了五帝可以作为原始部落时期的代表之外,三皇完全就是人们神话出来的人物,而五帝的贡献以及具体人物介绍至今也不可考。

在三皇五帝之后,便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禹,自此有着现代国家雏形的夏朝出现,也可以说真正的中国开始慢慢形成。

大禹治水定华夏

在夏朝之前,所有的历史均无文字记载,所谓的三皇五帝都是神话般的存在。人们常说的大禹治水,正是禹能够继承帝位的关键。当时的社会,农耕和治水是头等大事,原本分散而居的先民对于自然的改造能力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人们时常会受到洪水的侵扰。大禹接过父亲鲧的差事,历时13年治理好了水患,并在治水的过程中取得民心。

夏朝建立之后,社会的中心依然治水和农耕,水利是夏朝最为倚重的部门。不过,民众在治水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筑城而居的习惯,城所包围的地方叫做”国“;因此,住在城里的人被称为“中国人”,用以区别城外的游牧民族。这也是早期中国古代城邦的雏形,而城邦大多意味着国家。

华夏即中原

西周建立以后,分封国家,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超过800多个,这些小国家被统称为“诸夏”。到周朝后期,大的诸侯国四处讨伐兼并,诸侯国数量急剧下降到几十个,这个时候的“夏”仅限指中原地区,这个时候的“华夏”在地理意义上明显出现了萎缩的情况。

西周建立起来后,一些不受重视的“华夏人”开始从中原地区转移,其中最具代表的便是楚国。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由中原地区转向更远的南部,“华夏族”的扩散之势再也不可逆转。

汉族即华夏

汉族的称谓起源于汉朝,是在中国的版图扩张中不断形成发展起来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兼并六国,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华夏族”又从分散走向统一。汉朝承继秦朝功业之后,进一步加强民众的大一统思想,这时的“华夏族”统指汉朝实际控制的区域,大多还是以中原地区为主。

汉朝对民族观念的形成有着巨大的作用。“华夏族”自汉代起始称汉人,但是没有丢弃“华夏”的称谓,此时的“华夏”或者汉族指的都是炎黄子孙,主要指的还是中原地区的的居民。

所以由上可见,整个中国的历史更多或者有历史记载的大多为“华夏族”的历史,也就是所谓的汉族人的历史,中国历史的开始实际上就是“华夏民族”的开始。虽然在某些时间段上,汉族并不是统治阶层,但汉族文化自汉朝起就一直居于主流地位。


1000XUN


一般讲,所谓人类历史,是从文明产生或文字出现开始算起,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历史开始于夏朝(新石器时代,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时期,距今约4100年。

人类的历史可以分为史前史和文明史。史前史是没有历史记载的历史,指的是在人类有记载之前的漫长历史,主要存在于考古发现,从人类诞生,到有确切历史记载,都属于这段历史。文明史是人类有确切记载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的人类历史。在史前史和文明史中间,是神话传说阶段,一般称为上古史。文明史大致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和当代史。狭义的人类历史指的是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

中国的原始社会属于“史前时代”,起自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氏族公社又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原始社会没有文字记载。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是炎帝、黄帝、尧、舜、禹所在的时期,属于第一个新石器时代历史时期和神话时期。黄帝炎帝部落联盟组成华夏族,标志着中国若干万年的原始社会基本结束,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从此开始,华夏族以及夏朝的诞生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历史的开端。

总之,中国历史古老悠久,自夏朝开始,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写就了不朽的人类文明历史。


山会长


中国上下五千年是从什么时候算起呢,事实上中国不止五千年的历史,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城头山遗址发现了距今6000多年的古城和祭坛,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遗址的文明程度也有力的证实了中国的文明史在5000年以上,一般来说五千年是从公元前2200年大禹治水那时算起的 ,距今4200年左右,以当时的学术水平不能考证的很清楚,因此大概的说中国有5000年历史。

大禹治水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华夏民族在中华大地上演绎出了了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故事,出现一个个叱咤风云的人物,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其中有许多是有文字记载的。至于五千年以前远古时期的情况,没有文字记载,但是也流传了一些神话和传说。

譬如,我们人类的祖先,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古时候流传着一个盘古开天地的神话,说的是在天地开辟之前,宇宙不过是混混沌沌的一团气,里面没有光,没有声音。这时候,出了一个盘古氏,用大斧把这一团混沌劈了开来。轻的气往上浮,就成了天;重的气往下沉,就成了地。

以后,天每天高出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氏本人也每天长高了一丈。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就很高很高,地也就很厚很厚,盘古氏当然也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后来,盘古氏死了,他的身体的各个部分就变成了太阳、月亮、星星、高山、河流、草木等等。

这就是开天辟地的神话。

盘古开天辟地

神话毕竟只是神话,谁也不会相信真有这样的事。但是人们喜欢这个神话,一谈起历史,常常说从“盘古开天地”起。这是因为它象征着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气魄和丰富的创造力。

这里用一首朝代歌来记录我们中华5000年的历史。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历经多次的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中国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科技世界瞩目,中国史前时期的炎黄二帝也被尊为中华名族的人文始祖。





半旅


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历史。历史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人类社会史是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因此人类在有社会史之前的一切历史都应当是自然史。这里说的中国历史,应指的是人类社会史,并且人类社会开始有了国家的概念,它要有记载,有记载才能有据可查,才可成为历史。商周时期是我们所见的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因此中国历史的开头要从商周时期算起。商周之前的夏朝、大禹治水、皇帝蚩尤、伏羲女娲等故事,比较偏向于传说;良渚文化、仰韶文化等实际上可理解为原始社会状态,都不能作为中国历史的开头。

文字和历法是历史记载不可或缺的两个条件。有了文字,才有记载历史的工具;有了历法,才能具体表达历史进程的时间顺序。同时开始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便是商周。商王朝传17代,31王,6、700年,这大约就是公园前18世纪末到公元前11世纪。周有西周、东周,传11代,12王,近300年,大约就是公元前11世纪中叶到公元前771年。在这900年左右的时间里,历史记载由零星的记录向系统的记录发展,由不自觉的记录向自觉的记录发展。

首先是文字的诞生。在商代,贵族们十分迷信,经常用占卜的方法征询神意,然后把过程和结果用文字记录下来,可在龟甲和兽骨上,这种文字便是中国文字的最早起源----甲骨文。据统计,甲骨文使用的单字约有4500个,目前已被破译的约1700个。甲骨文在机构上已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四种形式。受到记录载体的限制,甲骨文的记录是非常简单的,一块甲骨上几个到一百多个字,内容涉及王朝活动的好多方面,能反映当时的一些历史情况。甲骨文是现在所见的最早的历史记载,后来有了青铜器,在青铜器上铸上铭辞(称为金文,又叫钟鼎文),历史记载更加具体了。

再来讲讲历法,商代已有了阴阳合历,一种把太阳年和月亮盈亏的周期结合起来、能够确定一个月天数的历法,大月30天,小月29天。甲骨文记年月,使用数字表示,而日记则是用干支。历法在后来朝代的更替中不断改进,单阴阳合历和干支纪日法一直延续了三千多年,可以说是伴随着历史记载的发展的。但甲骨文和金文缺乏在时间上的完整记录,直到公元前841年(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共和元年”,大家可以百度了解下),周才开始有了确切的纪年。在这一年的前后,一些诸侯国也有了确切的纪年。从此,中国有了逐年可查的历史,历史学上叫做完全信史时代。在按年纪事这一方面,公元前841年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历史记载走向自觉的系统化的开始。历史学上,公认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的端口年份,是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哈史奇


俗史详记古帝王年代,大抵皆据宋邵雍之《皇极经世》, 如云黄帝元年距今四千六百二十五年。”《皇极经世》是宋代一本运用易理和易教推究宇宙起源和社会历史变迁的书,书中称尧元年为甲辰年,清末民初学者卢景贵考定认为相当于公元前2357年。

另据晋代皇甫谧的《帝王世纪》推算,尧以上共有五帝,历时341年(其中黄帝100年,少吴金天氏84年,颛顼高阳氏78年,帝喾高辛氏70年,帝挚9年),黄帝元年应为公元前2698年。这一说法后来被广泛接受,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曾通电各省,“以黄帝纪元4609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在清末民初,尤其是辛亥革命(1911年)前十余年,中国曾掀起一股“黄帝热”:报章杂志处处可见关于黄帝的论述,黄帝事迹被谱作歌乐、用为教科,供儿童讽诵……台湾历史学者沈松侨认为,这是因为晚清知识分子在西方民族主义的冲击之下试图建构本国国族认同的文化符号,便从远古传说中选择了神话人物——黄帝,强调其为中国民族的“始祖”。“炎黄子孙”的概念也是在这时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自我称谓,影响直到今天。

鲁迅于1903年在东京写下“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诗句,事实上就是选择了黄帝(轩辕)作为国族情感寄托的符号;钱穆在完成于抗战期间的《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为世界上历史最完备之国家……从黄帝传说以来约得四千六百余年。

上下五千年属于一种口语,是“在 中国的上下五千年中,经典的民间传说和精粹的历史故事”的缩略语。

从林汉达和曹余年版的《上下五千年》,我们知道始篇就是“盘古开天地”、“黄帝战蚩尤”等经久流传的民间故事,再有就是有文字记载历史故事,从客观的角度列数了古往今来的极具影响人物和事件,及其重大发明发现和贡献作用。


船长君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这只是一个传统的说法,大家现在所认知的是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历史科普图书《上下五千年》,书中所讲述了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的中国历史,但是,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书,不能和“断代史”、“中国史”等相提并论。“上下五千年”只是一种口头说法,他组合了一些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就是“盘古开天地”、“皇帝战蚩尤”等经久流传的民间故事。


在这里,跟大家说一下,三皇五帝到底是哪些,三皇为天皇、地黄、人皇,列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当然,史料和野史的记载也各有不同,也无从考证哪种说法是正确的,这里就不做过多的解释。

那么,中国上下五千年是从什么时候算起呢,事实上中国不止五千年的历史,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城头山遗址发现了距今6000多年的古城和祭坛,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遗址的文明程度也有力的证实了中国的文明史在5000年以上,一般来说五千年是从公元前2200年大禹治水那时算起的 ,距今4200年左右,以当时的学术水平不能考证的很清楚,因此大概的说中国有5000年历史。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华夏民族在中华大地上演绎出了了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故事,出现一个个叱咤风云的人物,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其中有许多是有文字记载的。至于五千年以前远古时期的情况,没有文字记载,但是也流传了一些神话和传说。 譬如,我们人类的祖先,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古时候流传着一个盘古开天地的神话,说的是在天地开辟之前,宇宙不过是混混沌沌的一团气,里面没有光,没有声音。这时候,出了一个盘古氏,用大斧把这一团混沌劈了开来。轻的气往上浮,就成了天;重的气往下沉,就成了地。 以后,天每天高出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氏本人也每天长高了一丈。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就很高很高,地也就很厚很厚,盘古氏当然也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后来,盘古氏死了,他的身体的各个部分就变成了太阳、月亮、星星、高山、河流、草木等等。 这就是开天辟地的神话。


神话毕竟只是神话,谁也不会相信真有这样的事。但是人们喜欢这个神话,一谈起历史,常常说从“盘古开天地”起。这是因为它象征着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气魄和丰富的创造力。 这里用一首朝代歌来记录我们中华5000年的历史。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历经多次的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中国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科技世界瞩目,中国史前时期的炎黄二帝也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睿读西游


中国的主流媒体和教材一般公认为有5000年的历史,但如果就以文字的出现为代表的文明史而言,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的商朝是中国最早达到这一标准的时期(国际历史学家只承认中国为文明史),所以目前,中国的历史只能追溯到商朝,也就是说,只有3600年左右的历史。然而,众所周知,商代先进的青铜器技术和甲骨文不可能凭空出现。在他面前一定有一个不如他的王朝,但至少是文明的雏形,也就是说,我们传说中的夏朝(夏朝)的存在不能总是得到证实。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整个时期遗址都是夏朝都城的遗迹,但他们仍在寻找确凿的证据来釐清(夏朝百科全书_ 百度)。问题是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商朝只能发现商朝以前的一些部落遗址。更重要的是,它没有发现任何出土的商代以前的文字形式的文物,这不符合文字形式所代表的文明标准。


小呆哇书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5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也是四大古国唯一没有断文化的国家,中国古代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原始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046年)和封建社会。其中封建社会可分为五个阶段:(前475年—前221年)战国、(前221年—前286年)秦、(前206年—220年)汉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阶段。隋唐五代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辽、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阶段。明、清,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阶段。:1368~1644(200余年)清:1616~1911(200余年)近代中华民国:1912~1949(3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至今。




勿言成溪


我记得华夏历史是这样记载的: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二晋、南北朝、五代十六国隋、唐、宋〈金〉元、明、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康记741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夏,商周,春秋。战国七雄。秦王扫六合,刘邦建大汉,三国,.随,唐,宋.元,明,清,中华民国,共和国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