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能不能再簡化一下,提高書寫效率?你怎麼看?

猩猩有星星


完全有必要,但要慎重,先徵求各方意見,拿出方案供大家討論,要以文字專家的意見為主。


老北京人142857A


我認為完全可以進一步的簡化,以利於人們更加快捷簡便的掌握這一門語言交流的工具,提高書寫效率,騰出更多的時間來學習其他的學問。這應該從以下三點來看:

一、統一認識。

簡單地說漢字與其他文字一樣,都是一種人們用來交流的工具。作為一種大家經常使用的工具,是複雜笨重些好呢還是簡單輕便使用好呢?答案其實很清楚了。比如農民用鐮刀收割小麥,一種鐮刀輕便鋒利,用起來得心應手;另一種笨重粗糙,用一會兒,就腰痠腿疼,他會使用哪一種呢?正是因為實行了簡體字和推廣了漢語拼音,才在解放初期使很多普通老百姓迅速摘掉了文盲帽子。簡化字對於漢字的普及,提高百姓的文化素質是有目共睹功不可沒的。

二、循序漸進。

在中國歷史上,漢字已經進行了多次演化了。有的人對於簡化漢字一直牢騷滿腹,還有的雞蛋裡頭挑骨頭,好像自己很有文化似的。說什麼愛無心,親不見,廠空空,鄉無郎,產不生,對於簡化字惡意詆譭。難道繁體字就真的比簡化字優越多少嗎?莫言就是用簡體字寫的文學作品,卻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當然,如果對漢字進一步簡化、合併、減少是一個系統工程,要經過專家們的深入調查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

三、學生怎麼看。

大家都聽說過一個小學生考試時,因為名字筆畫太多哭暈在教室的事情吧。那個小學生的名字叫爨懿曦(cuàn yì xī),平常成績還不錯,但是名字總是寫不好,每次寫名字都得花10幾分鐘,真的是苦了他了,爨懿曦三個字一共有72畫。由此也可以看出,簡化字要比繁體字優勢大得多。所以,漢字是完全可以進一步簡化的。

文字就是一種語言交流工具,所以現在的簡化字是完全可以適當的進一步簡化的。當然,這是需要專家們進行周密細緻深入的研究才行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這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歡迎大家一起交流切磋。謝謝。



半瓶茅臺


不能再簡化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有過一些更簡化的字。然而並沒有留存下來。看來太簡化民眾也未必接受,也提現不了漢子作為象形文字的精氣神。



心海念潮的世界


在今後相當一段時期內,漢字不會簡化。原因有二:1.一個文字首先是穩定性,變來變去不利於傳承和推廣

2.現在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字筆畫多不好寫的問題得到緩解。

你所說的漢字再次簡化問題在我國曾經存在過。50年代我們國家進行漢字簡化,效果明顯,普遍獲得大眾的支持,也就是繁體字和我們今天使用的簡化字。到了70年代,有部分人提出,漢字還可以進一步簡化,所以國家從1977年開始著手實施漢字第二次簡化。這次簡化實施了快10年,然後被叫停了。在1986年國家下文宣佈取消漢字第二次簡化。為啥要取消?這是因為違反了語言文字的統一性穩定性原則。“對漢字的簡化應持謹慎態度,使漢字形體在一個時期內保持相對穩定,以利於社會應用”。

我們知道戰國時,秦國的功績是書同文。說的也是這個問題。漢語的來源之一是象形。比如射這個字,我曾經看到有人疑問“寸身”咋能射箭?是不是和矮這個字弄反了?你看矮這個字是箭矢的矢,不是射嗎?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射其實是標準的象形字。射的身字旁表示的是一個人,而寸表示的是一把弓箭。在大篆寫法裡一目瞭然。所以漢字過度簡化就找不到原意了。


新疆風物誌


漢字簡化自古有之,而且不是一次。但是簡化是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經濟,文化,生活發展速度之快,國家文化融合之難,漢字影像了正向發展,何方力量驅動,迫使漢字簡化。

而今天,漢字簡化確實沒有必要,尤其是為了所謂的書寫效率。

現在需要文字記錄的工作,大多由電腦完成,很少需要手寫。如果是手寫,一是用電腦不方便,二是可能臨時書寫,三也有愛好,寫毛筆字一說。

用電腦記錄文字,簡不簡化都一樣,因為輸入法決定了輸入效率的不是筆畫多少,而是輸入方法。

在科技發展這麼快的今天,如果還在糾結你筆畫提高效率,那還不如去推進一下科技的進步



匠味糰子


提到書寫效率[大笑]這個其實多慮了。

我們大多數的所謂書寫是通過電腦面前敲敲打打或者手機屏幕的下半截指指點點來完成的。

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的大約也就是簽名了。

如果是領導可能還要多些幾個同意和已閱。

本來就少的可憐的書寫量都不能滿足記憶的需求了。經常會提筆忘字,而且是很常見那種字。

當初的簡化是考慮到掃盲的需求,簡化字和繁體字並行,只是內地這邊因為教科書的緣故用簡化更習慣一些,包括書法愛好者在內很多人還是更偏愛繁體字,我也認為繁體更能體現漢字的內涵和穩重。就現在的情況而言是沒有再度簡化的需求和必要的。

附幾張圖片看下,欣賞一下橫平豎直的美感





夢蝶也逍遙


應邀簡答:漢字確實應該立即簡化。大批量刪除不常用的同音字;生僻字。

因為這樣能減輕很多不必要的學習精力。更能適應網絡暢通實用。更能讓中華漢字文化發展得更加燦爛輝煌。

馬上行動吧!



阿祥79874


我認為漢字大幅度再簡化,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不可能的。

一是作為我們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載體的文字,已經做過幾次簡化。

文字是人類社會生活中的一種應用廣泛的交流工具,具有極大的應用價值,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經過千百年來的使用,已經自覺不自覺地進行了演化和簡化,歷史上的規模性簡化文字也有數次,已經達到了應簡已簡。

二是中國漢字是一種特殊文化,過於簡化,就失去了原有的內涵。

我們的文字,是多少年的演化而來,是由意向、象形、音像、寓意、隱喻等等多種因素組成,有著極深刻的內在含義的。當記載表述的文字出現了過於簡單化,就必然遺漏了很多固有的意義。中國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與我們擁有燦若繁星、意義深厚的文字是分不開的。

三是中國目前的簡化字,已經廣泛使用、深入人心。

中華民族是一個是一個多民族組成的大團結的民族,在文字上既保留了一些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更是逐步統一和應用了漢文字,這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也是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隨著中國的逐步強大,我們的漢字文化也更加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可和應用,逐步成為"世界文字"之一,有了更為廣大的空間和極大的應用領域。

總之,目前的中國漢字,隨著社會的發展,無論在國內和國際,都沒有再行簡化的必要和可能,至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

.


賈興華


我們現在使用的簡體字相比繁體字已經簡化了很多,完全沒必要為了提高書寫效率再次簡化漢字。現實生活中我們已經借鑑了書法的行草創造了鋼筆書寫的行草字,大大提高了書寫效率。

反對漢字二次簡化有以下理由:一.現用的簡化漢字已經最大限度保持了原字的字形、寓意、隱喻和含義,不能再減化了。

二.簡化漢字意味對現用的字庫要重新修改,詞典字典要重編,電腦漢字的輸入軟件要更改,加上現用簡化字已經全方位全領域使用,已深入人心、血液、骨髓,重新認識再簡化的漢字要耗時耗力,不管是以情以理還是以時以力都不能再減化。

三.漢字再簡化有失原字的字形美學意義,不美觀。

不支持不贊同漢字二次簡化。


鬥牛13


漢字已經是最精煉、效率最高的文字了,不管是音、形、意,效率之高都遠遠超越字母文字!

而且現在漢字輸入的速度也全面超越字母文字了,更不要說漢字無與倫比的“造詞”功能,英語單詞不斷地隨著新事物發明新單詞,越來越多,從幾十萬變成現在的幾百萬,而漢字始終都只是這三千個左右的基礎單字就夠用了,

還有更厲害的,英語世界專家多,很大原因是:如果你不是這一行的,你連最基本的術語都不懂,可是漢字就不同,一個新詞,就算你之前沒見過,可是你一看到組合的字,大致也能猜到是啥意思!

所以說,漢語毫無疑問是全世界最好的語言!沒有之一!也沒必要再簡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