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舰巨炮时代,德军少校居然用一艘帆船摧毁了14艘敌船

今天我们来讲一位十分另类的传奇人物以及一段有点扯淡的历史。故事的主人公名叫费利克斯·冯·卢克纳尔,这名字一看就带着一些德国贵族气息。不过,卢克纳尔并不是那种甘心接受命运安排的老实人,早在13岁时,他就给自己编了个“菲拉克斯·吕德克”的名字,以船舱服务员的身份混上一艘开往澳大利亚的俄国船。


大舰巨炮时代,德军少校居然用一艘帆船摧毁了14艘敌船


这趟旅程是卢克纳尔冒险生涯的开始,却差点也成为终点:他在途中曾不慎坠海,船长以“不想耽误时间”为借口,拒绝调头营救。好在大副是个非常负责的好人,用鱼叉逼着船长下令调头。茫茫大海想要寻找一个落水少年谈何容易?巧的是,当货船返回时,卢克纳尔恰巧在跟一只大海鸟打架,他死死抓着海鸟的一条腿,扑腾出巨大的浪花在海面上十分显眼,他也因此获救。

20岁以前,卢克纳尔尝试过各种工作,除了水手外,他还卖过报纸、当过渔夫、打过拳、抓过袋鼠,甚至还混进墨西哥军队中担任警卫。在这段时间里,他的生活并不算宽裕,甚至曾摔断过腿,却因没钱看病而被轰出医院。直到回到德国后,卢克纳尔的日子才算慢慢踏实下来,据说他学会了不少江湖戏法,这些魔术曾令德皇威廉二世十分痴迷。他还有一项“超能力”——力气大得可怕。相关资料里有这样的记载:他曾用手掰弯过硬币。


大舰巨炮时代,德军少校居然用一艘帆船摧毁了14艘敌船


1901年,卢克纳尔在一所德国海军训练学校中通过了测试,这使他拥有了担任大副的资格;他曾于1908年在“佩特罗波利斯”号货轮有过9个月的服役记录,这段服役结束后不久,卢克纳尔便申请加入德国海军。然而直到4年后,他才接到海军的征召。直到此时,卢克纳尔的人生轨迹虽然异于常人,但顶多也就算是个民间奇人罢了,真正令他变成传奇的是随后到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虽然德国以几代人的努力打造出一支非常强悍的海军,但它与游弋在大洋上几个世纪的“日不落帝国”舰队还是有差距的,尤其是在日德兰海战后,德国海军被打瘸了腿,虽然德国人对英军造成重创,甚至战损看起来更漂亮,但英国毕竟是家底雄厚,非但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反而把德军舰船堵在港口里,导致德国海军早早地退出了一战舞台。

为了扭转局面,德国人也曾想过一些杂七杂八的法子,例如将军舰伪造成货轮,或是把货轮武装起来,趁英国人不注意搞偷袭,不过这一战术收效寥寥,这可愁坏了德军。而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这个尴尬的时间点上,卢克纳尔突然向德皇提出,自己要用已经吃了瘪了手段去折腾英军。令威廉二世大为不解的是,在大舰巨炮主义盛行的年代,卢克纳尔居然提出要向海军借一艘帆船,承诺给英国人一点颜色看看。


大舰巨炮时代,德军少校居然用一艘帆船摧毁了14艘敌船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卢克纳尔曾参加过赫尔戈兰湾海战和日德兰海战,但他的军衔也不过是少校。虽然这要求听起来很荒谬,但卢克纳尔毕竟也是位贵族,要知道,卢克纳尔家族在德国地位显赫,大人物辈出,面子还是要给的;再说德皇也没指望这位在海战方面从未展现出多少过人天赋的“大副”折腾出啥幺蛾子,便儿戏般地答应了。当时,木质帆船基本算是上个年代的古董了,海军把手里的船翻了个遍,才拖出一条名为“巴马哈通行证”号的三桅帆船。卢克纳尔也不嫌弃,他把这艘船武装了一番,配上两门107毫米炮和若干挺机枪,另有两台500马力辅助蒸汽引擎增强动力。一切完事后,帆船被改名为“海鹰”号。

按照卢克纳尔的计划,“海鹰”号要以挪威商船的身份躲过英军舰船的盘查。为此,他精挑细选的船员还临时恶补了挪威语。高傲的英国人死死盯着那些巨大的德国铁甲战舰,对卢克纳尔这艘老古董基本不设防,“海鹰”号轻而易举地就穿过了封锁线。在大西洋上,卢克纳尔精心挑选航线和时间,专门抓那些形单影只的货船。


大舰巨炮时代,德军少校居然用一艘帆船摧毁了14艘敌船


一来,卢克纳尔这伙人总是装出一副十分友善的样子;二来,对方见了“海鹰”号会忍不住感到诧异:这都什么年代了,海面上居然还有三桅帆船?战争年代,货船多多少少都有武装,甚至有些船还会配炮。即便你“海鹰”号是艘军舰,老子一炮不把你这木头身板打个对穿?总而言之,双方刚打个照面,对方的疑心基本上就消除了;而恰恰是当对方完全放下戒心时,“海鹰”号便立马大变身,两门大炮往那一横,机枪一架,扬言你要敢反抗,我们打你个片甲不留。

帆船脆是真脆,但这炮可也是真炮啊!无奈之下,火力占据劣势的货船也只能乖乖投降。卢克纳尔往往会把对方船员转移到“海鹰”号上,同时凿沉货船。经过改造,“海鹰”号可以容纳更多的人,而船上物资也足够支撑很久。靠着这手套路,卢克纳尔共击沉协约国舰船14艘,俘获462人,而他也表现得十分绅士:所有俘虏均得到优待,除一人在交战中被误伤身亡外,剩余所有人无一伤亡。也正因如此,俘虏中的不少人甚至还跟“海鹰”号船员结成朋友。


大舰巨炮时代,德军少校居然用一艘帆船摧毁了14艘敌船


在这个过程中曾发生过一件趣事:1917年3月5日晚,“海鹰”号对法国“杜普勒”号四桅帆船发出讯号:“我们是德国巡洋舰,请立即停船!”谁料对方非但不减速,反而加速从“海鹰”号身旁掠过。直到后来被抓起来时,“杜普勒”号船长才意识到对方居然是认真的——在此之前,他还以为这艘老掉牙的三桅帆船是在跟自己开玩笑呢!

3月20日,卢克纳尔下令将四桅帆船“康布伦”号的桅杆锯掉,随后把所有战俘转移到这艘船上。当“康布伦”号以龟速抵达巴西里约热内卢后,船上战俘才把“海鹰”号的所作所为汇报给了协约国。值得一提的是,并非俘虏们急着告密,而是他们有汇报相关情况的义务;而俘虏们甚至同卢克纳尔达成了约定:只有上岸后才去汇报,在漂流的途中,即便碰上协约国军舰,他们也缄口不言。这样一来,在不违规的情况下,卢克纳尔的“新朋友”们尽最大可能为他争取了时间。


大舰巨炮时代,德军少校居然用一艘帆船摧毁了14艘敌船


这会儿,英国人正对货轮无缘无故失踪、皇家海军搜遍了整个海面却找不到敌人一丁点踪迹而感到无解呢;他们断定德国凶手心狠手辣,攻击目标后还要赶尽杀绝。在这个过程中,有英国军舰曾碰到过“海鹰”号,前者还好意提醒:有艘德国“幽灵船”神出鬼没,下手狠毒,一定要小心。听过战俘们的讲述,英军这才恍然大悟,派了两艘货真价实的巡洋舰去抓捕。不过,“海鹰”号早就逃到了南太平洋,并在那儿袭击了几艘美国货船。好景不长,“海鹰”号在莫皮拉环礁一带补充物资时遭遇海啸,帆船搁浅且无法脱身。无奈之下,卢克纳尔只能带着几名手下赶往斐济,希望在那儿偷一艘大船继续他的“事业”。

不幸的是,卢克纳尔一行人屡屡碰壁,1917年9月21日,他们的反常行为最终引来了当地警察。为了不让手下在交火中伤亡,他毅然决定放弃抵抗直接投降。然而当所有人被铐起来后,卢克纳尔才懊悔地发现,原来这批警察没有配枪!随后,他们被关进了摩图伊赫岛战俘营,卢克纳尔的传奇生涯就此戛然而止。剩下的船员在得知船长被捕后,曾抢了一艘法国小型贸易船,该船最终于复活节岛触礁,船员被智利人逮捕。“海鹰”号的旅途彻底画上句号。


大舰巨炮时代,德军少校居然用一艘帆船摧毁了14艘敌船


卢克纳尔战后过得很风光,虽然他曾给协约国造成了不小麻烦和损失,但有趣的是,几乎所有“敌国”都把他视为英雄,美国几座城市还给了他荣誉市民称号。卢克纳尔搞了一场环球旅行,无论是在美国、英国、新西兰还是澳大利亚,他所到之处总会受到热烈欢迎。二战爆发后,他拒绝为纳粹政权做辩护,也拒绝任何形式的合作,甚至后来被当局判处死刑——不过,卢克纳尔并不在德国。战后,他与第二任妻子移居瑞典马尔默,直到1966年逝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