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墓前61個無頭石人,數百年難以解釋,兩個老農卻無意揭開真相

作為唐朝十八陵的唯一“倖存者”,乾陵自684年建成以來,距今已有1300餘年的歷史。它是唐朝“依山為陵”建築工程的傑出代表之作,更是一座“兩聖”合葬墓。墓中葬著的,不僅有唐高宗李治,更有女皇帝武則天。這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中,都是獨一無二,讓人驚歎。

乾陵墓前61個無頭石人,數百年難以解釋,兩個老農卻無意揭開真相

  墓主身份如此高貴,乾陵又歷經千年未曾被盜。據傳說來看,每個盜墓者似乎都遇到了一些麻煩,導致他們未能盜掘。種種跡象都預示著它的不簡單。而乾陵墓前立著的61個石人,就更被冠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原因無它,因為這墓前的61人,竟都沒有腦袋!據專家描述,這些雕像雕刻精美,姿態恭敬。


乾陵墓前61個無頭石人,數百年難以解釋,兩個老農卻無意揭開真相

但是,它們卻並不是像秦始皇陵兵馬俑般,只是皇帝“陵衛”,為始皇帝在另一個世界馳騁征戰。這些無頭雕像手中都抱著笏板。而這個笏板,就是古代大臣在上朝時所必持的工具,官員一般會在上面記載覲見聖上時他們將說的話,及一些政見和事務,可見它們都是官員。此外,在這批官員中,有20餘座都配有“玉袋”,更突出了它們的地位。因為在唐朝能佩戴“玉袋”者,至少也是五品以上官員。根據它們的服裝來看,這些人大多都不是大唐中人,而是來自異域。而以它們的姿態來看,更突出了當時唐朝萬國來朝的盛景。

乾陵墓前61個無頭石人,數百年難以解釋,兩個老農卻無意揭開真相

  不過,即便摸清了它們的身份,它們又為何沒有腦袋呢?而雕像的頸部,也明顯有斷裂的痕跡,難道是被盜走了麼?如果不是,它們又去哪了?

乾陵墓前61個無頭石人,數百年難以解釋,兩個老農卻無意揭開真相

  正當此事陷入僵局時,陝西乾縣的兩個老農卻在無意間解決了這個問題。原來,他們在田間勞作時,竟在地中挖出一顆非常精美的石制頭像。由於當時民風淳樸,老農們想也沒想就將此事上報給了縣裡。而當專家將這枚石頭與墓前的61座雕像一一測試後,終於在西邊的最後一排完美對接。而這也給地震說,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乾陵墓前61個無頭石人,數百年難以解釋,兩個老農卻無意揭開真相

  原來,在明朝嘉靖年間,陝西曾發生了一起大地震,震級高達8級以上,甚至可能達到了11級。在這場著名的“關中大地震”中,超80萬百姓遇難,而乾陵也遭到了沉重的打擊。從石像的石料上來看,雕刻用石本就有著些許瑕疵,而雕像的頸部,由於刻畫細膩,因此最為脆弱。加之受到地震波及,方才紛紛斷裂。不過,據後續相關調查,其中不少雕像的頭部則是毀於明清之戰。不過即便它們已遭損毀,但仍是我國精湛技藝的展現。它將當年大唐的強盛帶著遺憾呈現,也見證著歷史的悠久及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