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達姆被捕時淡定,據說卻在絞刑前失聲痛哭,是什麼原因?對此你怎麼看?

不如無情


縱觀薩達姆24年執政生涯,他“無毒不丈夫”,對內實行殘暴統治,對外發動侵略戰爭,害慘了本國人民的同時,鄰國也跟著遭殃,最後落得眾叛親離的下場,實在是咎由自取。他也算是“鐵血男兒”,在被美軍抓獲後,三年間,儘管飽受折磨,備受煎熬,但從來沒有留下一滴淚,彰顯了“英雄本色”。既然薩達姆是硬漢,有淚不輕彈,為什麼上絞刑架前會失聲痛哭呢?

現實中,有兩種人,一是執迷不悟,固執己見,對自己的錯誤不去反思,對別人的提醒無動於衷,等到身陷囹圄時,才幡然醒悟,這時他會情不自禁地留下懺悔的淚水;二是脾氣倔強,性格孤傲,始終認識不到自己犯下的不可繞如的罪行,不見棺材不掉淚。薩達姆大權在握,加上強悍個性,以上兩種人的特點都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體現,在人生的最後一刻,終於失聲痛哭,這是任何鐵石心腸人都過不了的關。

臨刑前,面對絞索,面對死亡,面對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定然想到了自己的罪惡給國家和人民造成的苦果,如果不是自己的剛愎自用,飛揚跋扈,獨斷專行,殘暴不仁,國家怎會窮困潦倒,人民怎會生靈塗炭?在他1979年上臺時,人均GDP在5000美元左右,人民過著富足的生活,而到了2002年伊拉克戰爭前夕,人均GDP竟然不足600美元,這樣的巨大落差,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作為歷史的罪人,怎能不痛心疾首,淚雨滂沱?

想到因自己的錯誤而引狼入室,招致美軍毀滅性打擊,國破家亡,妻離子散,百姓流離失所,數千年文明毀於一旦,這種撕心裂肺的痛,如何不促使他傷心欲絕,痛苦不堪?開弓沒有回頭箭,一切都晚(完)了,對此,薩達姆當然呼天搶地,發自內心地淚如雨下。

薩達姆臨死前曾留下遺言,據說很多伊拉克百姓看後都淚流滿面,這一刻,薩達姆的心靈告白與人民是相通的,伊拉克前途命運就是大家的共同使命。可惜,這一切來的太突然,教人手足無措。

點贊太容易,評論顯真情,歡迎關注、留言,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江淮聖手




薩達姆曾經也是一代梟雄,做事果決,行事狠辣。

但,很無奈,由於侵佔科威特,把美國“惹了”,這該如何是好?也許,薩達姆在美國面前服個軟就好,誰知薩達姆的骨頭硬,兩次海灣戰爭都沒把薩達姆的脊樑打彎,最後淪為美國的囚犯。

據說,曾經強硬無比的薩達姆在絞刑前哭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悲從中來



薩達姆的後半生絕對是個悲劇,悲劇的起點就在“兩伊戰爭”,這讓曾經富庶無比的海灣國家伊拉克踏入了“魔鬼的河流”。

兩伊戰爭,伊拉克自然沒有獲得什麼好處。緊接著,薩達姆在一個看不見的“魔鬼之手”的慫恿下,開始侵入科威特。

這讓美國等有了“收拾”伊拉克的理由。1991年,第一次海灣戰爭,老布什讓薩達姆元氣大傷,薩達姆還硬挺著;2003年,第二次海灣戰爭,小布什明顯更狠,讓薩達姆徹底失去對伊拉克的控制,而且被囚入獄。

如果只是薩達姆一人入獄也就罷了,但之前薩達姆的兩個兒子被打死,自己最愛的孫子被打死,老婆和其他女兒們四處避難,可以說老撒真正地體會到了“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這樣的事情,每每想起來,是人都會悲傷,當然,薩達姆也一定是如此。所以,成為階下囚後,失去了往日的榮光,薩達姆傷心不已。

一把好牌打爛了,民眾的生活很糟糕,薩達姆很傷心



如果沒有戰爭,伊拉克人民的生活絕對是海灣國家裡非常富足的。曾經的伊拉克人民基本上過得都是中產階級的生活。

第一次海灣戰爭讓伊拉克人民直接“一夜回到解放前”,從曾經的小康,從曾經的中產,直接到了貧困線。

這還沒完,過了十二年,第二次海灣戰爭直接來臨,這次直接讓伊拉克人民的生活又下了一個臺階,飽受戰亂之苦。

二次海灣戰爭前,曾經的強人薩達姆以為民眾還會大力支持他,實際上,薩達姆對民眾的影響力已經到了最下線了,他已經不是大家心中的“王”。

薩達姆在絞刑前,肯定能想到“自己把國家帶成這樣”,肯定會想到“民眾的生活已經痛苦不堪”,也一定會“想到自己已經不被很多人支持”,哭,那是再正常不過了。

薩達姆被絞刑的日子,讓薩達姆傷心



薩達姆被執行絞刑的日子,是2006年12月30日,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是伊斯蘭教的“宰牲節”。在這一天裡,廣大的穆斯林,要著盛裝,要宰牛宰羊,歡度節日。

在這一天,薩達姆竟然要被執行絞刑,可想而知,這其中的諷刺意味。

薩達姆英雄一世,末了,卻要受到“牲口”般的對待,而且毫無辦法,這種情況下,薩達姆大哭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了。



一代梟雄薩達姆,其實也是人,面對家破人亡,人民受難,自己又慘遭非人待遇,在絞刑前失聲痛哭,符合一個正常人的情緒變化。

如果人生能夠重來,薩達姆一定不會這樣走完自己的人生。


藍風破曉


儘管薩達姆在位時有多麼霸氣,但當災難發生後,他已經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一國之君,監獄中的薩達姆僅僅只是一個失去兒子、孫子的老人,國破家亡,妻離子亡,自己也將面臨著絞刑,還有什麼災難能讓一個人無動於衷呢?但據說畢竟是據說,被捕後的薩達姆早已經看透了一切,也深知自己已經無法有任何的反抗,他所傷心僅僅是因為他而流亡他鄉的妻女,因為他而遭受磨難的伊拉克民眾。

我們可以在視頻中看到,他被戴著口罩的男人包圍著,其中一些人對他進行語言侮辱,一條套索被圍在圍巾上,緊緊地收緊。薩達姆對人群大喊:“你認為這種勇敢嗎?”有人告訴他要下地獄。“伊拉克到底是什麼地方?”他反駁道。

據消息人士透露,視頻中沒有播放的內容是,當薩達姆的屍體被帶出執行室時,一群狂熱的人群開始毆打併吐唾沫。

2009年,曾負責看守薩達姆的美國士兵寫了一本回憶錄,他在文章中寫道:“我幾乎覺得自己像個兇手,就像我殺死了一個我親近的人。”

薩達姆生前最痛恨的人是美國人,但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卻是由12名美國士兵看守。成為了他唯一能夠聊天說話的對象。這些士兵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和一個和藹可親的老人一起聊天,下棋,一起抽雪茄,士兵回憶稱,這個老人與媒體和外界上描述的竟然完全不同,他與媒體上所描述的薩達姆沒有任何相似之處。他說:“我應該討厭薩達姆,但這並不容易。”


走進伊拉克


薩達姆無論如何都想不到自己竟然會敗得那麼徹底。

按照他原本的想法,他覺得就算美國人的軍隊打到伊拉克本土,美國人也獲取不了多大的戰果。

他覺得伊拉克即將和美國爆發的戰爭就如同美國人六、七十年代和越南人的戰爭一樣,只要伊拉克人和他並肩作戰、協同一心,美國人的軍隊就終將陷入到他們人民戰爭的泥潭中,最後還是得像越南戰爭中那樣因為力不從心選擇撤兵。


但是在戰爭爆發後,他才發現自己太高估了手下軍隊以及百姓們對他的支持以及太低估了美國人軍事手段的強悍。

伊拉克戰爭剛爆發沒多久,他手下的軍隊就如同遇到了猛虎的綿羊一般,很快潰不成軍起來,不僅無法對美國人進行反擊,甚至連他的安全都保護不了。

薩達姆被抓時的淡定

薩達姆是個聰明人,看到這種狀況他也不敢再繼續硬撐下去了,當即帶著一批最為信任的手下跑回了老家、在一個隱秘之極的地窖中躲藏了起來。

薩達姆在地窖中躲藏了很久,直到他一名手下洩露了他的信息,他才被美國人從地窖中給揪了出來。

曾有一張照片記錄了薩達姆剛被美國人抓住的歷史時刻,在這張照片中,薩達姆被一名美國士兵給強行按在地上。


從這照張照片來看,我們可以知道薩達姆的表情還算是比較淡定的,並沒有因為被美國人抓住而大驚失色。

薩達姆在監獄中的生活

薩達姆在被抓住後,他曾在兩個不同監獄中流連輾轉過。

在第一個監獄中他所遭受到的待遇並不是特別好,那是一個美國人掌控的軍事監獄,在這種軍事監獄中,他能遭受到什麼待遇我們是不難想象的。


在第二個監獄中,因為美國人想要表現出自己的人道,所以他們改善了薩達姆在監獄中的生活條件。

當時他們給予了薩達姆很好的待遇,除了時常幫他檢查身體之外,還給他準備了營養非常充足的食物和打發時間的書籍。

從這方面來看,薩達姆在第二個監獄中的生活還算是比較不錯的。

薩達姆輝煌的消散

而正是在第二個監獄生活的過程中,薩達姆接受到了來自於法院的審判。

審判薩達姆的法院是由美國人和伊拉克新政府聯手成立的,成立的目的是想以正規的法律形式來給薩達姆定下罪名、置他於死地。

當時,他們找到了很多薩達姆曾經屠村、迫害庫爾德人的罪證,想判處薩達姆死刑的罪名。


只不過因為很多法官、律師並不敢得罪薩達姆,怕受到薩達姆支持者們的報復,然後再加上薩達姆和薩達姆的律師們比較強勢,所以他們對薩達姆審判了很久,都沒能給薩達姆審判出一個令他們滿意的罪名。

一直到薩達姆被抓三年之後,在一名庫爾德人法官的強勢審判下,薩達姆這位曾經統治了伊拉克多年時間的王者才被確定下了死刑罪名、在2006年伊拉克最盛大的節日中被處予了絞刑。

薩達姆死前並沒有痛哭

而與提問中所說到的情況不同,薩達姆在被絞刑之前根本就沒有出現失聲痛哭的狀況。

在薩達姆被處予絞刑的時候,全程都是有錄像的。

看過那份錄像的人都知道,薩達姆根本就沒有哭過,整個過程中,他表現得非常平靜,彷彿即將被剝奪性命的人並不是自己。

在行刑者準備要給他套上頭套的時候,他甚至拒絕了,直接把自己的面目暴露在人前去面對死亡的降臨。


孤客生


2006年12月30日,中東一代梟雄薩達姆被伊拉克當局處於絞刑,結束了血腥的一生。2003年12月13日,薩達姆被美軍抓獲,就註定逃不脫被處死的命運。據說,在被絞刑前,薩達姆失聲痛哭,跟被美軍逮捕時的淡定自若形成巨大的反差,他為什麼痛苦呢?

或許是薩達姆站在絞刑架前,感覺到了對死亡的恐懼,對現實的無奈。死亡是每一個人最後的歸宿,面對死亡,誰都會恐懼,只要不是自然死亡的,只要不是為了大義慷慨赴死的。越來越強悍的人,權力越大的人,生存的慾望比任何人都更強烈,對死亡的恐懼、抗拒更激烈,但終究難逃一死,特別是被敵人、對手處死,內心的無奈無以復加,薩達姆也不例外。

或許是薩達姆從掌握絕對權力隨心所欲地決定別人的生死,淪落到被別人決定他的生死,這樣的落差實在太大,他無法接受如此殘酷的現實更加懷念權力的美好。

或許是薩達姆在臨時前覆盤他血腥的一生,特別後悔得罪小布什,招引來美英大軍的入侵,怎奈他的軍隊太不爭氣,在生死存亡的時刻掉鏈子,被美英聯軍不廢吹灰之力地擊敗了,推翻了他的政權,也結束了他高光的暴虐時代。如果還有來生,他一定收斂囂張跋扈,在世界大國面前夾著尾巴做人,牢記古訓:老虎屁股摸不得!在中東的地頭上耍耍威風就可以了,千萬別越界。

或許是薩達姆對伊拉克人民施加的暴行感到羞愧。他從1979年上臺,到2003年被美軍逮捕,統治伊拉克長達24年,一向殘暴不仁,不僅打了兩伊戰爭、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三場大戰,平日裡對老百姓的統治更加暴虐、殘忍,人民簡直長期生存在黑暗之中,見不著陽光,看不到希望,當美軍佔領了首都巴格達後,伊拉克人向迎接上帝似的歡迎美國大兵的到來,拯救了水深火熱的伊拉克人。人之將死,或許在某個時刻會變得善良起來,薩達姆可能也是如此吧,在臨死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懺悔。


飛狼



薩達姆在受絞刑前失聲痛哭?簡直就是胡說八道。

薩達姆作為海灣地區的一代梟雄,抗美風雲人物,在國家實力懸殊太大的情況下,頑強抗美到最後一刻,最後被美國控制的傀儡政權判處了絞刑。

在被捕期間,受盡屈辱和折磨,但是鬥志絲毫不減,在法庭上從未認罪,且針鋒相對。最後法庭只好草草結案,對其進行肉身毀滅。

作為人的本能,薩達姆在被捕前以及庭審中或許有過對死亡的恐懼或者說是求生意識,但是他從來沒有低頭求饒過,雖然身陷囹圄,仍然態度強硬,堅持自己的立場以及努力為自己辯護,在被判死刑之後,他已經有了求死之心,不再留戀紅塵。下面是他被執行死刑當天的全部過程(有圖有真相),諸君不妨做一個瞭解。



2006年12月30日,薩達姆吃完了最後一頓早飯——美式快餐,為了凸顯自己與其他囚犯的不同身份,當天他並沒有穿一般的橙色囚服,而是一身黑衣打扮——黑色的外套、長褲、帽子和光亮的黑皮鞋。當他被美軍士兵架出囚房時,薩達姆掙扎了幾下,但是很快他就恢復了鎮靜。這種鎮靜不是一般囚犯所能表現的。隨後,他被移交給了伊拉克警方,警方將戴著手銬和腳鐐的薩達姆帶到了刑場。



魯巴伊說:“行刑時,薩達姆穿一件外套和白色襯衫,表情“自然、放鬆,看不出任何恐懼”。“當然,一些人想讓我說,他癱倒或者被注射了藥物……但是我沒有聽見他說任何懺悔的話,沒有聽見他請求寬恕。罪犯?沒錯。劊子手?沒錯。屠夫?沒錯。但是,他直到最後都不示弱。”



一名法官當眾宣讀了對薩達姆的死刑判決。被問及還有何臨終遺言時,薩達姆回答說沒有,然後將隨身攜帶的一本《古蘭經》交給旁觀的官員說:“我想把這本《古蘭經》送給那個人,那個叫約德爾的人。”(約德爾人熱情友好,喜歡與世隔絕的生活,他們擁有最古老的文明。)一名遜尼派宗教人士為薩達姆做了最後的禱告,這位即將70歲的老人也隨著禱告聲附和了起來。禱告結束後,薩達姆被架上了絞刑臺。刑室,薩達姆看見絞刑臺,對魯巴伊說:“這是為男人準備的。”行刑前,法官向薩達姆宣讀他的罪名,薩達姆則反覆說著打倒美國、以色列和伊朗,巴勒斯坦萬歲。



由於薩達姆雙腿被綁,魯巴伊和其他行刑人員把他拖上絞刑臺。一些在場人員奚落薩達姆,高喊遭薩達姆處死的什葉派領袖的姓名。薩達姆對他們說:“你們也算是男人?” 行刑官感受“很奇怪”



按照慣例,伊拉克在絞刑處決死囚時,會給死囚頭上罩一隻黑色的頭套。當頭戴面罩的劊子手要給他戴上頭套時,薩達姆卻拒絕了,劊子手於是把頭套圍在了薩達姆的脖子上。就這樣,這位昔日的領導人親眼看著幾名劊子手將粗大的繩索套在自己的脖子上,保留著最後一份尊嚴死去。在繩子套上他的脖子前,他大喊道:“真主是偉大的。這個國家將贏得勝利,巴勒斯坦是阿拉伯的。”處決時刻到,魯巴伊扳動開關,但絞架沒有反應。另一個人再次扳動開關,薩達姆被絞死。


這便是薩達姆受刑的全部過程,這其中的淡定與漠然何處體現了失聲痛哭?相反的倒是真正的視死如歸。雖然薩達姆的一生並不算是光輝的一生,其諸多政治決策也值得商榷甚至是批判,但是書寫歷史應該實事求是,而不是為了抹黑而憑空捏造。


謝金澎


如果拋開一切外在設定,就把薩達姆看做一個普通的老人,他失去了一切家業,又白髮人送黑髮人之後,輪到自己上絞刑架,這對於一個70歲的老人來說,是多麼淒涼苦澀的結局……

自然,他以自己的強硬和個性,贏得了反美英雄的“美譽”,成了一塊美國人心目中難啃的硬骨頭,作為冷戰後最具知名的被美國直接推翻並送上絞刑架的領導人,他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歷史符號價值,即使在將來,也必將被世人津津樂道、品頭論足。

薩達姆的上臺,本身就是非正常的政變方式,而他的前任們,除了一個僥倖流亡國外,其他都死於非命,在非正常權力結構之下,他的命運其實也被註定了。

他的一生,談不上有多麼的功績,但幹下的蠢事確實一件接一件,除了對外戰爭,就是對內各種鎮壓及個人崇拜之類,他的內政今天咱就不提了,以前說的也很多了,就說說他乾的兩大蠢事,也就是兩伊戰爭和海灣戰爭。

可惜,2場戰爭的慘烈後果,數十萬人的死亡和數千億美金的損失,都沒讓老薩驚醒落淚,在作了十幾年之後,終於身死國滅。

兩伊戰爭,一場兩敗俱傷極其愚蠢的戰爭。

戰爭原因雙方都有責任,薩達姆承擔了主動發起戰爭的責任(聯合國認定)。

這場戰爭有多殘酷?

伊拉克軍隊在前期是佔有很大優勢的,並深入伊朗國境內,但2年就被伊朗人打出來了,就是伊朗人的宗教狂熱遠超伊拉克人想象。

伊拉克軍隊在前線埋設大量地雷,霍梅尼一句話,就有成千上萬的伊朗“殉教者”積極主動熱情地承擔了獻身的責任,瘋狂地湧入雷區,用自己的身體為伊朗軍隊鋪平進攻的道路。

這種“人體排雷”,伊拉克軍隊那抵抗得了,之後戰場就在伊拉克境內廝殺起來。

雙方邊打邊談,但霍梅尼得了優勢,坐地起價,要薩達姆滾下臺才能撤軍,伊拉克自然不幹,那就繼續幹。

就這麼慘烈的幹了8年,雙方終於打的筋疲力竭,最終在聯合國框架內停火,各自撤兵,誰也沒撈到什麼好。

戰爭中,伊拉克死亡18萬、傷25萬,直接損失3500億美元。伊朗死亡35萬、傷70多萬,直接損失3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倒退了20年。

兩伊戰爭後,薩達姆的總統職位還是很穩固的,只要他安分守己,執政到2011年阿拉伯之春應該問題不大。

結果,他盯上科威特了。

可是,科威特的主權是英國賜予的,美國人在二戰後保證的,科威特以鉅額的石油財富,在歐美有千億美元級別的投資,可以說,科威特和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利益是極其密切的。

美國是絕對不會允許別國動這些和它利益攸關的國家的。

偏偏薩達姆盯上了,還要滅了科威特的國,直接吞併。

雖然,伊拉克軍隊1天就佔領了科威特這個小小的國家,但最後的結局,我們知道的,聯軍幾天的轟炸,就把伊拉克軍隊炸出了科威特。

伊拉克士兵沒瞧見幾個美國大兵,就傷亡了十幾萬人。

就此,也決定了薩達姆的命運。


雲中史記


被捕時很淡定,站在法庭上揮斥方遒,雄辯滔滔的薩達姆,站在絞刑架前那一刻失聲痛哭。


這大約是人之常情吧。


很多死刑犯在上刑場的路上還能高聲大喊: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但是臨到殺頭的那一刻,依舊有人雙腿站立不穩,有的人甚至大小便失禁。


很多大人物的人生最後一刻,往往會說:叫醫生,我很難受。


英雄或者梟雄到了自己人生的最後一刻,未必心裡沒有膽怯,怯懦,害怕,後悔。


薩達姆被捕的那一刻,他心裡應該不太害怕,因為他認為自己即使被捕後依舊有太多翻盤的機會,作為伊拉克的老大,掌權這麼多年,資源無數,薩達姆相信憑藉自己的逆天的能力一定能夠翻盤。


至少活下來是絕對沒有問題的,憑著這份自信,他闖過了一次次難關,也正是這份自信曾經讓他站到了權力的巔峰。


所以被捕的那一刻,他顯得很淡定,很從容。


或者也許還有一點點輕鬆,終於不再東躲西藏的過日子了。


坐上法庭的薩達姆,衣著整潔,雄辯滔滔,數位法官都被他的氣勢所攝,審問不下去。


甚至有法官因為在薩達姆名字後面冠以總統的稱呼,就被取消審判法官的資格,連續三年,兜兜轉轉。


美國遲遲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正義很著急,後來換了位和薩達姆有仇的法官阿卜杜勒·拉赫曼,這哥們先是驅逐了薩達姆的龐大的律師團,然後和薩達姆當庭辯論,又堅決的判處薩達姆死刑。

不知道美國人是不是看過中國的一部神劇,叫《康熙王朝》,這部劇裡索額圖被抓,審問他的官員無論如何審問都找不到突破口,審判進行不下去時,康熙使了一個絕招,讓索額圖曾經的對頭冤家明珠來審問索額圖。


此時的明珠已經被索額圖整治得官職全無,家也被抄了,如果不是康熙打仗時帶著他在身邊,大約明珠會因為吃飯不小心被米粒嗆死的。


當索額圖帶著鐐銬站再次在公堂上時,發生了神奇的一幕,同樣帶著鐐銬的明珠走坐上了主審官的位子,犯人審犯人,明珠歷數索額圖這些年的種種賣官鬻爵的非法勾當,說的索額圖啞口無言。

這位阿卜杜勒·拉赫曼法官恨薩達姆恨得牙癢癢,先是驅逐了薩達姆的律師團,然後讓薩達姆自己為自己辯護,薩達姆自辯的時候,大法官屢次打斷他,大聲呵斥,最終判了他死刑。


大約薩達姆臨死前,有不甘,更多的是恨。


恨米國,恨這個判自己死刑的法官,而他流淚更多的是不甘吧。


曾經叱吒風雲,在國際上也有自己一號,沒想到最後的結局是被人加上了絞刑架。


不過我想如果五年後,他在天堂或者地獄碰到卡大校時,和卡大校聊聊各自最後的時刻,我想或許薩達姆會沒有那麼恨恨不平了吧。


畢竟他最後時刻,照西方來看還算體面,算是貴族的死法。


===============



薛白袍


福垊需要闢謠的是薩達姆被捕時並不淡定,行刑前也沒失聲痛哭。對於薩達姆福垊的評價是:一國之主時是“梟雄”,一國之囚時是“英雄”,面對死亡時是“男人”。

薩達姆出身農門,自幼喪父,卻心懷壯志。21歲他和他的小夥伴們刺殺伊拉克的國王費薩爾二世,22歲他和他的小夥伴們刺殺伊拉克的總理卡塞姆未遂。當時薩達姆腿上中槍,他用匕首挖出彈頭,遊過寒冷的底格里斯河,逃亡到敘利亞。後來被捕入獄,卻被他成功越獄。在42歲的時候他擔任了總統,1980年他發動兩伊戰爭,1990年侵略科威特。這兩次戰爭,伊拉克都沒佔到便宜,前者被伊朗反攻,後者美國介入。至此惹到了美國的薩達姆走向悲劇。

2003年3月7日,美、英、西令薩達姆10天內放棄被禁武器,薩達姆很強硬地拒絕。3月20日美軍侵入伊拉克。12月13日薩達姆在他老家被美軍抓捕,隨後被審判。審判前薩達姆要求穿阿拉伯傳統服裝審判,但被法庭拒絕。在審判中薩達姆大義凜然,他以法庭為戰場,他以演講為武器。那可是錚錚鐵骨,滔滔不絕,他心中的恨都通過其演講發洩了出來。此時的他兩個兒子被打死了,他自己也被抓了,他可謂國破家亡,但他沒有哭泣,沒有求饒。

在他聽到審判被處死的決定時,他要求槍決那樣才能像個男人一樣死去。然而法庭並沒如他所願,而判處他絞刑。薩達姆再一次要求要穿阿拉伯傳統服裝後行刑,又被拒絕了。而且行刑的日子正是阿拉伯的最神聖的節日宰牲節,就連死刑日期也是對他的侮辱。2006年12月30日,薩達姆被執行死刑。期間他沒有求饒,沒有哭泣,而且是對觀刑者反唇相譏,大聲斥責。而且他拒絕了行刑時戴上頭套的命令,他要直視敵人,直視死亡!

福垊的看法

儘管薩達姆的一生是梟雄是英雄是男人,但這個三個評價是正如首段所示需要加引號的。因為薩達姆的窮兵黷武、好大喜功、獨斷專行、粗暴殘忍,而給伊拉克的國民以及其鄰國的國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可以說他個人的不幸,完全可以用自作孽來評價。當然,美國以戰爭介入伊拉克,並沒有給伊拉克帶來春天。因為對於伊拉克國民來說,有薩達姆苦,沒薩達姆更苦。福垊的意思是伊拉克的問題,美國不應該通過戰爭來解決,而是可以參照當年韓國的方式。


福垊


被捕和執行絞刑是兩種概念。

作為中東梟雄,薩達姆畢竟是一個曾經無限輝煌過的人,在他的鐵腕統治下,伊拉克曾經也如日中天過。

不僅曾經作為中東強國出現,還打過伊朗吞併過科威特,敢和美國叫板。

完全是一箇中東強人的形象。

在內政問題上,他打壓政治對手,壓制伊斯蘭教中什葉派的勢力扶植自己所屬的遜尼派,由於遜尼派屬於伊拉克國內的少數教派,所以需要非常強硬的措施,才能夠讓伊拉克穩定下來。

而且薩達姆是一個靠政變起家的人,所以他也很害怕別人學他的方式給他來陰的,所以他的一生都特別謹慎小心,或者稱之為疑神疑鬼。

所以他這樣的性格既有著勇敢無畏,卻又疑神疑鬼的特點,就決定了他內心深處還是非常怕死的。

否則薩達姆也不會在美軍還沒有攻佔巴格達的時候就已經逃跑了,如果按照薩達姆一貫的作風,可能會和巴格達共存亡。

如果薩達姆真的悍不會死的話,他不會死在絞刑之下,是死在美國人的槍口下,就像他的兒子5代和庫賽以及他的孫子穆茲法特那樣,在和美軍的戰鬥中被擊斃。

而非被抓住受審。

而且薩達姆還是藏了幾個月之後,在暗無天日的地窖中生活了幾個月才被美軍抓住的,可見他有著極強的求生慾望和忍耐力,否則一般人不可能在地窖中生活那麼長的時間。

當被美軍抓出來的時候,他已經根本就沒有當年中東梟雄的風範了,反而像一個徹頭徹尾的流浪漢和乞丐。

之所以他在被捕的時候很淡定,那是他覺得,既然被抓住了,肯定不會輕易被殺。

美國人需要一個正義的藉口,以平息世界輿論,對美國悍然出兵伊拉克的疑問,他們自己知道自己的認罪,是美國人最想要的東西。

只要自己不認罪,美國人肯定就不敢殺自己,既然想明白他不敢殺自己,又有什麼可害怕呢?

在牢裡生活還能比在地窖中生活更苦不成?

薩達姆想明白之後,也就毫無反抗的接受了美軍將它從地窖裡邊拖出來,且把自己兩隻手槍交給美軍,他仍舊滿懷著理想主義的認為,只要自己不承認美軍所給他的那那些罪名,就可以在牢裡大不了坐個終身監禁。

但是事情最終沒有能如他所願,雖然薩達姆的案件一拖再拖,一審再審,大法官都換了幾個人。

但是在美軍心中薩達姆必須死,不然美軍撤退之後,薩達姆的支持者必然會捲土重來,到時候北京在伊拉克的利益將會受到重大打擊,伊拉克戰爭也就失去了意義。

所以就算薩達姆最終不承認,還是被判予死刑,並且執行絞刑……

薩達姆在最後一刻終於明白自己沒有僥倖心理,只怪美國心狠手辣,也悔恨自己當初為什麼沒有慷慨激昂的和美軍打上一仗,也好歹能死得轟轟烈烈。

想到最終人之將死,在告別世界的恐懼中,薩達姆不由得落下淚來,失聲痛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